![]() | 上莞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上莞镇新南村彭屋岗。20世纪50年代在学堂岗建造了烈士碑,因四周被建民宅,1991年迁于现址建了一座纪念碑,2002年扩建为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亭、休息长廊各一座,两面题词墙有任仲夷、林若、梁威林、郑群等20多位老领导的题词。园内外建有20多个形状不同的花坛,……[详细] |
![]() | 曲龙支部旧址位于东源县康禾镇曲龙村。1925年冬,在海丰农-动的影响下,由钟子怀、刘西琴等发动组织了河源县的第一个农民协会“苏维埃曲龙农民协会”,会长由赖民担任,会址就设在这座房屋中,从此东源县的农-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不到一年时间,在全县就组织了24个农会,会员2400多人。1927年冬,建立河源县第一个中共……[详细] |
![]() | 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简称后东特委)、《星火报》旧址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永新文秀塘。1941年2月,经省委批准,在龙川县水贝成立了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特委书记梁威林,组织部长张直心,宣传部长饶璜湘,青年部长李汉兴(张日和),妇女书记李静芬(后徐英),直属粤北省委领导,辖紫金、五华、龙川、河源、和平、连平、新丰等县和兴……[详细] |
![]() | 中共九连地委及粤赣边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新南村六角楼。1947年2月,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在香港成立,严尚民任书记,同年3月,严尚民等九连工委成员进入九连地区,领导恢复武装斗争。1948年6月,中共粤赣湘边临委派黄松坚、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开九连工委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五项决议,将九连地区……[详细] |
![]() | 塘耙屋——龙川第一个农会旧址位于龙川县黄布镇欧江村塘耙屋。1924年7月3日,第一届广州农-动讲习所开学,来自龙川黄布的黄超凡参加讲习所学习。毕业后,黄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后受组织派遣回家乡开展农-动。同年9月,黄超凡在家乡欧江塘耙屋建立龙川第一个农民协会组织,开龙川农-动之先河。因农会设在塘耙屋,固称“塘……[详细] |
![]() | 中共龙川特别支部、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百岁街戴家祠。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1925年10月随第二次东征回乡的共产党人黄觉群、曾培霖等,国民党人张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驻龙川县城。黄觉群、张重耳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身份,从事领导与开展龙川国民革命运动。随东征军返乡的还有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与周恩来同学很知己”……[详细] |
![]() | 龙川县农民讲习所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百岁街郑、叶家祠。在广州农讲所的影响下,1927年1月,广州农讲所第五届学员黄自强,在龙川郑家祠堂创办县农-动讲习所,国民党县长罗俊超兼任班主任,黄为副班主任具体负责班务。龙川农讲所仿效广州农-动讲习所的办学宗旨与具体做法,举办农运训练班,招收学员100余名。学员一半来自龙川各区乡选……[详细] |
![]() | 龙川县第十区农协会旧址位于龙川县车田镇华光庙。1925年龙川特支成立后,积极推动开展农-动。是年12月,农-动基础较好的第一区(县城)、第三区(鹤市)、第十区(车田)相继成立农民协会。十区农协会在车田的华光庙成立,巫亚海任协会主席,委员有:邓鸿芹、彭赤霞、邓湘屏、邓巨青、彭思强、陈珍甫、陈欣如、彭永龄、陈桂林、邓亚林等……[详细] |
![]() | 中共五(华)兴(宁)龙(川)临委旧址位于龙川县霍山风景区大乙岩。1928年春,五华、兴宁、龙川的中共组织,执行东江特委指示,组织举行了“年关暴-动-”。3月27日兴宁党组织的刘光夏、蓝胜青率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进攻下堡民团失利后,经叶塘并得龙川铁场桥头一带农民的支援,退守霍山。与此同时,五华及龙川鹤市暴-动-失败后的……[详细] |
![]() | 中共龙川县委旧址位于龙川县回龙镇园田村袁高榕屋。鹤市暴-动-失败后,龙川特支和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遭到疯狂的围捕杀害。生还者均被悬红追捕,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谋生,龙川的革命斗争活动逐渐由川南地区向川中、川北转移。为适应新的革命斗争形势,1929年1月,东江特委决定在大塘肚成立中共龙川县临时委员会和龙川县临时革命委员会,以……[详细] |
![]() | 中共赤(岗)龙(母)铁(场)区委旧址位于龙川县田心镇东友村小东坑下围。旧址建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进四横一围龙,正屋上五下五布局,总占地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1929年春,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在回龙大塘肚成立,同时设立赤龙铁,龙(县城)老(隆)鹤(市),岗(罗岗)马(石马)坪(大坪),罗(罗浮)黄(陂)区等4……[详细] |
![]() | 龙川重建党后的第一次全县党代会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读书坝余进文屋。1938年12月下旬,广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尹林平抵老隆指导工作,尹在听取县临工委组织部长李健行的龙川工作汇报后,在莲塘小学主持召开县临工委会议,传达广东省委指示,将县临工委改为县委,李健行任县委书记。次年2月间,李代表龙川县委参加在紫金古竹举行的东江党……[详细] |
![]() | 中共粤北省委、后东特委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下围文昌阁。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广东省委机关迁址韶关(1940年11月撤销省委、设立中共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为加强对龙川地方党的领导,省委派李建行、张凤楼抵老隆工作,同时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1月下旬,省委宣传部长饶彰风抵老隆传达省委指示,指……[详细] |
![]() | 龙川县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中心小学。1938年底,刘汝深率“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东江区队”抵老隆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在龙川县党组织和抗日东江区队的宣传发动下,龙川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热忱日渐高涨,建立了许多抗日救亡机构与团体,如龙川县抗敌后援会、龙川县民众抗日战时动员委员会及其政工队、龙川抗日自卫团等,各区、……[详细] |
![]() | 龙川党组织学习班与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涧洞村瓦口碉楼。1941年2月,后东特委在龙川县老隆镇成立。为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后东特委依据东江抗日后方国统区的实际情况,率先在龙川为各县党组织骨干举办各级各类学习训练班,以增强党员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开展秘密工作的能力。自1941年6月至1942年2月,在后……[详细] |
![]() |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大洋楼。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军级)成立。1月17日,原粤赣边支队改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5月14日,东二支队在边纵领导下解放老隆后,支队司令部曾一度迁驻水贝大洋楼,以大洋楼作为首脑机关,指挥围歼龙川北部残敌以及部署龙母战斗等。其间,边……[详细] |
![]() | 鹤市武装暴-动-旧址位于龙川县鹤市镇街道。1928年春,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和“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后,为配合东江地区“年关暴-动-”计划,决定于3月上旬进军鹤市,举行首次武装暴-动-。9日晚,工农革命军编队400多人在坪田分水坳誓师出发,黎明前抵鹤市墟镇附近埋伏。凌晨5时,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黄克下达进攻令。农军乘夜色……[详细] |
![]() | 五(华)兴(宁)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兵工厂旧址位于龙川县回龙镇大塘肚村。旧址原为一打铁铺,面宽8米,建筑面积64平方米。坐东向西,建于清代,灰沙夯墙基土砖墙体,灰瓦屋面,土泥地面。内有金字架屋架,西南角有一小房间。1929年春,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在大塘肚成立,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五、兴、龙县苏维埃在该铁铺设……[详细] |
![]() |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茶活村。1932年8月,广东军阀陈济棠令一主力团,会同龙川、兴宁、五华、平远、寻乌、定南、和平等七县的地方武装共五千余人,配以多门火炮疯狂“围剿”五兴龙苏区上贝浮联区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即茶活苏区)。上贝浮联区苏维埃政府区长黄清鼎和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黄正卿,率苏区军……[详细] |
![]() | 古柏牺牲地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土纸厂。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后,党中央指示闽粤赣边坚持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35年2月下旬,中央苏区留下坚持斗争的原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古柏,以粤赣边区游击司令的身份来到龙川上坪青化鸳鸯坑土纸厂,召集龙川、兴宁边境的20多名苏区干部开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一说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并设法与东江地区的……[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