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旅游

株洲市旅游景点介绍

  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八担坵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年代为1928年。2019年,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八担坵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楼台遗址位于攸县丫江桥乡铁炉塘村,据记载,该遗址年代为商周至汉代,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高楼台遗址是株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场采集的高楼台遗址陶片标本判定,商周时期,丫江桥地区有越族人居住过。而越族人之后又出现在湖南南部、广西、越南等地区。……[详细]
  位于醴陵市嘉树乡荆里村卢家湾组的中坝桥,是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28处交通文化遗产之一。据县志记载,该桥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其主体由红砖砌筑,全长56米,宽2.1米,拱高1.8米。该桥共有19孔,是株洲地区发现孔数最多的桥。中坝桥为东西走向,现桥面用泥石铺盖,桥身南面被改造水系修筑的堤岸遮挡。……[详细]
  下屋湾高楼位于攸县渌田镇陵垅村,资料记载,明代时期,由蔡姓先祖建楼以御匪患,东西宽24米,南北长8米,高13.8米,建筑面积192平方米,共三层,砖、石、木结构。高楼的墙面上设有十多个瞭望孔。战争年代的建筑,墙体、门窗、楼梯等的设计,都突显防卫功能。下屋湾高楼是我市唯一一座高楼建筑,也是湘东地区现存罕见的明清时期防御性……[详细]
  醴陵火车站旧址,位于醴陵市阳三石街道阳三石居委会境内,是毛泽东1927年来醴陵考察农-动时经过的重要场所,也是他考察醴陵农-动的起点,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详细]
  南溟桥,位于攸县黄丰桥镇丰垅村码头上组,始建明正统四年,乾隆间复修,同治年间重修,民国増修。南溟桥工艺精湛,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与智慧。2019年,南溟桥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好善乐施”旌义坊,位于攸县莲塘坳镇银坑村璜铺组虎形山北麓,是为旌表贡生陈兆昺义行而建的旌义坊,建于道光22年。该坊史料详尽,为清代湖南人文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19年,“好善乐施”旌义坊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2009年11月25日,攸县文物所文物普查人员在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重兴组发现一座距今已有885年、保存状况良好的古桥——重兴桥。同治版《攸县志》载:重兴桥,县西,距县25里,宋宣和六年(1124)由保宁仁勇禅师倡建,明洪武元年(1368)沈氏重修。据此,该县文物普查队展开调查和走访,终于找到这座古桥。专家称,这是该县迄今……[详细]
  虎踞陈家大屋位于茶陵县虎踞镇乔下村岭上组,大屋背靠马鞍型的高山,前面有池塘和一大片稻田,两边是茂盛的翠竹。整座古屋建筑以砖木构架为主,结构对称严谨、布局采光合理、造型古朴典雅。采用青砖砌筑,青瓦盖顶,青石铺底,没有饰檐,是典型的清代湖南民居。古屋包括主房、书房、厨房、轿房、仓库等各式用房,占地共5000平方米;保存完好……[详细]
  孙家湾窑位于株洲市醴陵市孙家湾镇,年代为五代。2019年3月,孙家湾窑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即红官窑旧址,位于株洲市来龙门街道八里庵社区玉瓷路新村1号,始建于1958年。醴陵群力瓷厂的前身,是1958年周恩来按照毛泽东指示亲自批复拨款创建的醴陵艺术瓷厂。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旧址总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主要文物构成包括:原……[详细]
  湘赣革命根据地(xiānɡɡànɡémìnɡɡēnjùdì)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基础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发展起来的。根据地位于赣江以西,株萍铁路和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湘赣边界,包括湖南的茶陵、攸县、酃县、醴陵、耒阳、资兴、郴县、桂阳、宜章9个县及长湘区……[详细]
  谭震林墓位于攸县中心大道西攸州公园狮师岭东麓。根据谭震林遗愿和攸县人民要求,于1988年4月4日,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攸县烈士公园谭震林墓,杨尚昆亲自提写墓碑。1995年9月,谭震林夫人葛慧敏的骨灰与谭震林合葬。2002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谭震林墓迁建于攸州公园内。1999年6月,攸县人民政府公布谭震林墓为县级文物保……[详细]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原国营三三一厂苏联专家别墅。位于南方国宾宾馆(原工厂第一招待所)后院。苏联专家楼建于1953年,是专门为来三三一厂工作的苏联专家建造的别墅式住宿楼,原有5栋,现存2栋。建筑面积327.6平方米。红砖清水外墙,木三角形屋架,红色波纹瓦屋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苏联专家楼见证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20……[详细]
  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一、二村苏联式建筑群。苏式建筑主要是指331厂建设村苏式住宅、331厂苏联专家别墅等,这些苏式红房子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株洲最早的工业时期一段见证。2011年10月,株洲市对南方公司建设一、二村共12栋苏式建筑进行了翻新。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持其原貌。(建设一、二村由粮店至煤……[详细]
  国营三三一厂消防瞭望塔位于董家塅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主干道东侧,建于1953年,塔楼和消防办公楼联成一体。塔楼平面呈正方形,四层,长5.6米,宽5.5米,高18米。消防办公楼平面呈长方形,两层,长22米,宽13米,高8.4米,几经改建后现存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整栋建筑均采用清水砖墙,广设窗户,建筑风格简洁、古朴,具……[详细]
  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筹备处旧址位于石峰区田心社区。始建于1936年,1946年建成。平面呈“飞机形”,红砖砌墙,红平瓦屋面,前栋带天窗,为单层砖木结构,整体造型端庄大方,外立面简洁美观,采风通光良好,是一座典型的苏式建筑。整栋房屋坐北朝南,由前栋、过房和后栋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339.31平方米。……[详细]
  1936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在芦淞区董家塅选址征地5481亩建炮弹厂,由炮厂、炮弹厂、枪弹厂和动力厂组成,统称株洲兵工厂。在建造兵工厂的同时,在董家塅的大小山头修筑了碉堡、防御工事及弹药库等配套设施。防御工事,现在已对外开放,有8个炮位、8个地下掩体位。掩体之间相通,且与厂区地下防空洞相连接。市博物馆副馆长肖劲介绍,弹药库……[详细]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厂房,全称叫做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又叫大铁房、机器房,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认为株洲地处粤汉、浙赣、湘黔三条铁路的交汇处,对过往客运和货运列车的修理及配件供应均有优越地理条件,且株洲位于湘江河畔,物质丰富,取给方便。鉴于此民国政府资源委会规……[详细]
  攸县南岸列宁室旧址于1930年由当地富户陈寿康所建,座东北朝西南,总建筑面积为214.74平方米。2008年4月县政府征收整栋房屋,同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攸县苏区和湘赣根据地西翼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奉命来攸县鸾山南岸。旧址为1932年6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