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泉山区旅游

泉山区旅游景点介绍

  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北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碑亭基座向东10米,西、南至分别至上山石阶东、北侧,北至碑亭基座向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碑亭基座向东15米,西、南至分别至上山石阶东、北侧,北至碑亭基座向北15米。……[详细]
  培正中学旧址位于徐州市泉山区立德路22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本体建筑东墙,西至本体建筑西墙,南至本体建筑南墙,北至本体建筑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立德路西侧道路红线,西至本体建筑外扩5米,南至本体建筑外扩6.7米,北至北侧道路红线。……[详细]
  云龙山碑廊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北魏石佛东侧石台东边界,西至饮鹤泉向西7米,南至招鹤亭基座南侧,北至放鹤亭基座北侧。建设控制地带:包含整个兴化寺及放鹤亭平台所在位置。……[详细]
  “云龙山”碑刻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北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上山石阶西侧,西、北、南分别至石刻本体向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上山石阶东侧,西至山间陡坡东侧,南至本体向南7米,北至本体向北5米。……[详细]
  东坡石床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西坡,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本体围墙以东5米,西至山间石路东侧,南至望湖亭北侧,北至醉石亭以北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山体等高线73米,西至山间石路东侧,南至山间石路以南10米(现状围墙),北至醉石亭以北10米。……[详细]
  兴化寺北魏石佛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兴化寺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北魏石佛东侧石台东边界,西至饮鹤泉向西7米,南至招鹤亭基座南侧,北至放鹤亭基座北侧。建设控制地带:包含整个兴化寺及放鹤亭平台所在位置。……[详细]
  云龙山“造林兴学”石刻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北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本体以东5米,西至上山石阶东侧,南至本体向南6米,北至主体平台北边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本体向东11米,西至山体53米等高线,南至山体68米等高线,北至山体53米等高线。……[详细]
  大士岩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现有院墙,西至亭子台基西侧,南至五十三参向南10米及南院墙,北至五十三参向北10米及北院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兴化寺院墙,西至山体55米等高线,南至保护范围以南8米,北至山间石路和保护范围至北8米为界。……[详细]
  燕子楼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公园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分别至公园现有游步道,西、南分别至水塘岸。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园现有游步道西侧,西、南、北分别至水塘岸为界。……[详细]
  石佛井(饮鹤泉)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北魏石佛东侧石台东边界,西至饮鹤泉向西7米,南至招鹤亭基座南侧,北至放鹤亭基座北侧。建设控制地带:包含整个兴化寺及放鹤亭平台所在位置。……[详细]
  放鹤亭(包括招鹤亭)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北魏石佛东侧石台东边界,西至饮鹤泉向西7米,南至招鹤亭基座南侧,北至放鹤亭基座北侧。建设控制地带:包含整个兴化寺及放鹤亭平台所在位置。……[详细]
  倒马井位于徐州市泉山区倒马井8号楼南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分别至明理街规划道路红线,西至交叉口往西7米,北至住宅楼南墙向南4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南分别至明理街规划道路红线,北至住宅楼南墙。……[详细]
  小庙井位于徐州市泉山区和平新村18号楼南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至本体基座向外1米。建设控制地带:四至周边现有住宅楼外墙。……[详细]
  云龙山石牌坊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山北门西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至云龙山现有围墙,西至云龙山北门围墙西15米,北至和平路南侧道路红线。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云龙山现有围墙,西至云龙山北门围墙西37米,北至和平路南侧道路红线。……[详细]
  苏山头汉墓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九里山西端苏山头,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至本体区域向外30米。建设控制地带:四至苏山头山林红线。……[详细]
  小金山汉墓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云龙湖东南岸小金山,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至本体区域向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湖东路西侧道路红线,西、南至山体35米等高线,北至山间东西向石路南侧。……[详细]
  西奎山汉墓群位于徐州市泉山区西奎山西北坡,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规划道路南侧红线,东南至已出让地块范围线,东、西、南至山林红线。建设控制地带:北至规划道路南侧红线,东南至已出让地块范围线,东、西、南至山林红线。……[详细]
  奎山塔遗址位于徐州市泉山区东奎山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至本体区域向外1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规划道路西侧红线,西、南分别至45米等高线,北至现状围墙。……[详细]
  徐海道署又称道台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东察院。明正德六年(1511)改为道署。后圮于黄水。崇祯三年(1630)徐州兵备道唐焕于旧址重建。清乾隆六年(1741)进行过大规模的增修扩建,有大小院落30多个,建筑群坐北向南,三路三进,由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后楼组成。光绪十一年,重修。现存清建照壁和二堂。……[详细]
  徐州妇女学道院旧址位于徐州市王陵路57号。1922年,美国南方长老会在此建成三座西式别墅,供美籍传教士彭永恩等人使用。1928年,彭永恩夫人夏洛特创办妇女学道院。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徐州,彭永恩夫妇在此处设立难民保护区,被称为“徐州的拉贝”。1948年,夏洛特回美,妇女学道院停办。现存传教士别墅楼、礼拜堂各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