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荆岳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白螺镇和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之间。2006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11月建成通车。大桥为世界首座主跨800米以上高低塔不对称斜拉桥,总长5420米,其中,长江大桥长4512.5米,主桥长1444米。作为首座横跨湖北、湖南两省的长江大桥,被誉为“利弥两湖、惠及八方”的德政工程。其建成通……[详细] |
![]() | 郢城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城村。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南北长1200~15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2平方千米。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门遗迹。夯筑城垣基宽15~20米,顶宽7~10米,残高3~6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1977年发掘,城内文化层厚0.6~3米,出土有大量陶器和“半两”、“五铢”钱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详细] |
![]() | 马山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和川店镇境内。据统计有封土堆的古墓葬约300余座,分布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经过多次发掘,出土有陶器、铜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其中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丝织品,马山五号墓出土的吴王夫差青铜矛,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都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川店镇境内……[详细] |
![]() | 桂花树遗址位于松滋市大沟口村、松滋市与公安县交界的王家大湖南部的台地上,遗址呈长方形,面积54,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74年发现,同年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试掘。文化堆积厚达2.5~5.5米。文化内涵以大溪文化为主。石器采用了切割、钻孔等技术,器形规整,有铲、斧、锛、凿、雕刻器等。陶器数量多,器形有鼎、碗、钵、簋、盘、……[详细] |
![]() | 天星观墓群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东北天星观村。墓群沿长湖南岸分布,东西长约4.7千米,南北宽约3.5千米。其保护范围内有天星观墓地、黄家湾东汉墓地、杨家台墓地、渔家湾墓地、二龙岗墓地、张湾墓地、陈家咀西周遗址、亨堂坟东周遗址共6处墓地和2处遗址。1978、2000年对天星观一、二号墓进行了发掘,资料非常丰富。天星观是……[详细] |
![]() | 雨台山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雨台村。墓群占地30平方公里,古墓葬据测算在10万座以上。墓地内有多道岗地,多为南北走向,大墓一般分布于岗地最高处,小墓则分布于低岗和岗地的坡地上。1975、2000-2003两次发掘,雨台山墓地埋葬的大部分为楚国中下等墓,也有较多的大墓,如张家巷M8、M18都属楚国中上等贵族墓。其四周……[详细] |
![]() | 鸡鸣城遗址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龙船嘴村和王家厂村交界处。该遗址为一新石器时代城址,平面略呈圆角梯形,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330-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距今5000多年。城垣外有城壕。城内高地沈家大山一带有厚达2米以上的文化层。城东南100米外也发现一处小型遗址,文化层厚1米以上。城址范围内采集有大溪文化至石家……[详细] |
![]() | 东周及明代墓群。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南与长江相望,北与纪山为邻。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2�15′02″~112�15′07″,北纬30�33′74″~30�33′82″。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是楚王族墓地和明辽藩王墓地。八岭山古称“龙山”,又名八宝山……[详细] |
![]() | 松滋大悲寺:松滋大悲寺位于松滋市龙凤山上 寺院简介 松滋大悲寺:松滋大悲寺位于松滋市龙凤山上,传承临济正宗,演化无为祖师道场,大悲寺所作之一是承前启后,-利生。“见性明心得祖意,直指单传无上乘”,“圣凡普照开真释,空有齐彰续慧灯。”始祖无为祖师于万历年间,在大冶县,东方山弘化禅院礼志印祖师门下第六代孙净觉和尚为师,……[详细] |
![]() | 忠济寺,原普济寺,位于黄山大顶。 寺院简介 忠济寺,原普济寺,位于黄山大顶。建于南北朝。北宋时,荆州刺史谢麟,为官清正,死后葬于黄山。宋徽宗二年,赐封谢麟为“忠济真人”,改普济寺为“忠济寺”。寺前有对联一副: 二千石荆楚赡依 公是前朝贤太守寺院历史 八百里洞庭环抱 天留此老镇名山 忠济寺为三进二十来间,砖木结构……[详细] |
![]() |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 寺院简介 二圣寺前名天宁寺。东晋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慧远及勤二僧,于长江中沙洲处卓锡开基修建天宁寺。即今斗湖堤东一公里处。太和三年戊辰,公元三六八年,道安偕弟子慧远,于斗湖堤下一公里江衅处,建安远寺。东晋太元元年丙子,公安县令周道,与沿江居民,夜同一梦二圣,安镇治水,带领居民果从长江中捞……[详细] |
![]() | 沙市圆通寺位于沙市立新乡红门路桥 寺院简介 沙市圆通寺位于沙市立新乡红门路桥,在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荆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沙市章华寺方丈心继大和尚之感召下,在住持禅寺法师的主持和不懈努力下,在十方檀越及善信弟子之鼎力护持下,经过近四载之惨淡经营,现已建有大雄宝殿(接引殿)、韦陀殿、地...... 寺院格局 沙市……[详细] |
![]() | 石首东岳寺历史悠久,据史记载:纪元初期,佛教传入石首,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东岳山山顶建东岳寺,至明清时期,佛教高僧倍出,香火更是鼎盛,建筑更加雄伟,成为两湖平原结合区域的重要道场。后终因战乱焚毁。东岳寺地带山势延绵,依山带水,人文荟萃,曾有蜀主刘备在此举行婚庆;晋朝药仙葛洪在此种玉炼丹;唐朝诗圣杜甫在此早发泊舟;……[详细] |
![]() | 宝梵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西干渠车渊东岸,江陵县白马寺镇谭市办事处北0.5公里处 寺院简介 宝梵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西干渠车渊东岸,江陵县白马寺镇谭市办事处北0.5公里处,始建于宋朝(公元1127年),曾名宝莲庵、又名永安寺,后名宝梵寺。 历经沧海桑田,宝梵寺几毁几修。 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在各……[详细] |
![]() | 报慈古寺,位于湖北省公安县章田镇东南部风景秀丽的淤泥湖畔,东临章田古镇,南枕千马平川,西望古城荆州,北依万里长江,其开山缘起与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紧密关联,此人便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刘秀乃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生于公元前6年,其父刘钦是南顿县令。在刘秀九岁那年(公元3年),父病故,其母樊娴都为躲避杀身……[详细] |
![]() | 在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世居江陵。嘉靖进士,神宗时为相,曾下令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裁减冗员,加强边防,浚治河道等都有成效。死后葬此。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等附属文物,现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立石碑一通,高3. 6米,宽1.24米,上刻“明相太……[详细] |
![]() | 位于八岭山中部。墓主朱植,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封辽王,就藩广宁(今辽宁北镇县)。建文中,“靖难”兵起,建文帝召植还京,以荆州之湘王身死国除,改封荆州。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薨,谥曰简,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下葬于此。该墓于明末被盗。1987年予以清理。墓现存封土高3.5米……[详细] |
![]() |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遗址,也称“郢”都。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南,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第一大都会。20世纪50年代开始调查,1965年及以后多次勘察,197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城垣夯筑,底宽30~40米……[详细] |
![]() | 称九里冢。在荆州市江陵区城东北约3公里。樊妃是春秋时楚庄王的夫人,常劝庄王选贤用能,勤政治国。据史载,庄王好田猎,不问国事,樊妃极力劝谏,但庄王不听,她即不食肉,以明心志,庄王受到感动,乃停田猎,故此冢又称“谏猎墓”。唐张说游此时留有“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怀沈尹禄,谁进叔敖贤”的诗句,咏物抒怀。冢封土高14米,直……[详细] |
![]() |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由荆州创业学校和市非遗传承中心共同建成,同时还成立湖北十八匠文化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发挥市场力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传承院,是以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美术技能传承基地(简称荆州市“非遗”基地)为依托,致力于荆楚非遗技能的产品化深度开发,创新荆楚特色文化产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