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泰顺县旅游

泰顺县旅游景点介绍

  登云桥,位于县城南门处,故又名镇南桥,俗称南门桥。系明正德年间(1505~1520年)时任知县的刘桐主持修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故名登云桥。桥呈东西走向跨泰寿溪之上,是泰顺西南地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交通要道,桥长32.6米,宽约6.2米,单檐歇山顶。桥面西通泰寿路,东连南塔路,仍保……[详细]
  半月坵土楼位于万排乡茂竹园村半月坵,建于1936年,底层大门朝东北向,四面夯土墙合围,共四层,攒尖顶。内部为木结构,设四根木柱承托楼面搁栅,靠墙一侧设木梯,以通上下;土楼每层均开有方形窗口,东北面最高一层墙外设悬廊,用悬柱承檐檩。……[详细]
  下洋寨土楼位于万排乡茂竹园村,平面呈方形,四面夯土合围,攒尖顶。土楼共六层,一至五层均为土木结构,第六层为木构架建筑,每一层的夯土墙上均开有方形窗户,最高一层向外施悬廊。底层周围挖有护寨池,深约2米,大门前设有吊桥。……[详细]
  双路土楼位于仕阳镇双路村叉路头,底层大门朝西南向,占地面积约45平方米。土楼四面夯土合围,共五层,四角攒尖顶,顶端做有葫芦状脊饰。平面呈方形,边长8.7米,底层大门门框青石结构,设铁叶门。土楼正中竖一圆柱,直达顶层,每层用木板隔断,设有木梯互相连通。五层外侧施悬柱,做有走廊,起瞭望作用。一至四层夯土墙均开有方形小窗,第……[详细]
  东溪土楼位于东溪乡上村东村自然村西侧山脚下,坐东南朝西北,石、青砖、木夯土结构,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夯土墙合围一座正屋,东南向带耳房,西北侧设门,门楣为青条石质,门柱为青砖叠砌仿西式建筑,墙体底部为块石,上部为夯土墙,内设三开间,三层悬山顶,底层三间开敞,二层起设隔断,阁楼式,当中设一柱,夯土墙承檐檩,清水屋脊。……[详细]
  黄沙坑土楼位于三魁镇黄沙坑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64平方米。土楼四面夯土合围,共四层,攒尖顶,底层大门朝西南向;内部为木构架,正中立通心柱直至屋顶,每一层均在中柱上横向出穿枋,枋上置搁栅承楼板;沿墙体一侧设有木梯,环绕而上直通顶层;在四面墙体上均开有或方或圆的窗户,最高一层向四面悬出瞭望台。……[详细]
  城水桥,八字撑式木拱廊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桥长15米,宽4.17米,跨径8米。“八字撑”桥梁已初具木拱桥雏形,使木拱廊桥技术的出现成为可能。“八字撑”式的廊桥中,横坑的霞庄桥构架还比较简单,城水桥的拱架中已出现“剪刀撑”。……[详细]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新久村,系木平梁廊桥,建于嘉庆廿六年,长13.60米4.25米3.74米8.54米。廊桥北桥头的神庙是马仙宫。桥头的台阶用了大青石铺成,古驿道则用了大块的卵石砌就,圆润滑溜的石面上刻着岁月悠悠的印痕。普宾桥周边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的比较绿色生态。,跨径,桥屋高,桥屋宽……[详细]
  池源桥,位于横坑乡池源村,系木平廊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二年(1852)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桥长21米,宽4.3米,跨泾9.5米。……[详细]
  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宫)位于泰顺县仕阳镇,为清代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宫)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东桥位于于浙江省温州泰顺县泗溪镇,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离水面9.5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详细]
  泰顺素有“中国廊桥之乡”的美誉,仍完好保存着34座形态各异的廊桥,这些廊桥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精湛的营造工艺上,更体现在它们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民居建筑、宗教信仰等完美地有机融合。而这其中的代表,就是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泗溪“姐妹桥”——北涧桥和溪东桥。根据泗溪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廊桥文化园以“姐妹桥”的廊桥文化为主,以……[详细]
  张十一厝位于泰顺县泗溪镇前坪村,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重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占地面积约5780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正厅、左右四厢房构成三进合院式。外门楼三开间,抬梁式梁架,悬山顶。外天井两侧各建大门,门内各有小院,各厅悬有牌匾。内门楼为双落翼式台门。正厅两层九开间,悬山顶。带卷棚檐廊,梁架为抬梁穿斗混……[详细]
  玉塔古窑址位于泰顺县彭溪镇玉塔村附近。有青瓷窑址三处,青白瓷窑址七处。窑床为龙窑形式,其一长37.36米,宽2.32米,窑墙用泥坯砌筑,券顶用楔形砖砌成。青白瓷有碗、盘、碟、盏、罐、壶、瓶、灯盏、水盂等。胎壁较薄,质地坚细,呈灰白色。釉面纯洁晶莹,器物以素面为多。纹饰仅在碗、盘内刻画卷草纹和篦梳纹或在外壁饰莲瓣纹。产品……[详细]
  玉岩石刻位于泰顺县泗溪镇玉岩村。题刻两处,相隔4米,字迹清晰。东边题刻:上端横刻“包公墓道”,字长0.27米、宽0.23米;下端直书两行“道理最大,以服天下之人”,“为善最乐,亦为子孙长久之计”。落款“大明万历三年(1575)静山立”。西边题刻楹联一副:“玉岩钟吼水,尖山应洞天”。字长0.15厘米。据《泰顺分疆录》载:……[详细]
  文祥塔位于泰顺县罗阳镇南门外。明隆庆年间(1567-1572)始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倒坍,道光廿三年(1843)乡贤潘浦筹资重建。塔高19.7米,砖木结构,六角七层空心楼阁式,内有楼梯盘旋而上,腰檐以叠涩法层层递出。翼角吻兽逐层不同,有大鳌衔珠、吉祥如意、鹊尾卷草等。外壁绘有松、竹、梅、兰等图案。……[详细]
  莒江戏台位于泰顺县原莒江乡上村。建于清中期,单间四柱亭阁式结构,面阔5米,进深4.5米,悬空台面,距地表1.4米。戏台后靠有木屏墙,两侧对称开圆洞门与后台相接。戏台顶棚设八字形藻井,施五重斗拱。歇山顶,戗脊上做云头。整个台面可以从三个方向观看表演,整体结构合理。……[详细]
  庵前古民居位于泰顺县三魁镇庵前村,建于清中期。依山而筑,高低错落有致,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其中“九榴”、“七榴”两座民居最具代表性。九榴坐东北朝西南,由两侧门台、天井、正厅组成。正厅两层重檐十四开间,以明间为中轴分左七间右六间,进深七柱九檩,悬山顶。七榴坐南朝北,由门楼、正厅、左右厢房组成。门楼为双落翼式歇山顶……[详细]
  里光水尾亭位于泰顺县司前镇里光村,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楼阁式,六面三层三重檐,亭高9.42米。亭中设圆柱六根,鼓形柱础。亭身不设斗拱,用叠涩法挑出远檐。顶部浮雕花鸟图案,翘檐和亭身浑然一体,风格独特。……[详细]
  林建墓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扶椅式,墓前有《济南郡林始祖唐内史建公墓》碑,-砌筑半圆形青石墓廊,全长21米,宽16米。建于宋建隆三年(962),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林建(885—962),始居建阳,20岁任内阁长史,宋建隆二年(961)迁泗溪隐居,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卒,葬泗溪下桥,为泗溪林氏始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