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古井-龙泉井:位于澜溪老街后巷,开凿于清嘉庆年间,距今约200年。井口上面砌着青石凿成外方内圆的镂空大石井圈一块,井圈西侧石壁上刻有“龙泉井”、“嘉庆丁丑年”(即1817年)、“佘以雨开”等字样,该井井深约5米,常年水深距井口2米,井口内直径约0.4米,水质清凉,且特大干旱年井水也不干涸,现仍可使用。……[详细] |
![]() | 大通盐务招商局旧址:盐务招商局(大通自立军起义指挥部)旧址--大关口位于大通和悦洲中部,是历史上大通盐务招商局与大通自立军起义的指挥部遗址。大通和悦洲盐务机构最早设置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曾国藩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缺少军费,奏请朝廷批准在此设立集中督销食盐的“大通盐务招商局”,征收盐税同时代征厘金税……[详细] |
![]() | 寺基墩烈士陵园位于老洲镇桃源村境内,占地1500平米(包括广场),总投入15万元。2015年由县文明办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前夕老洲、汤沟、横埠、陈瑶湖等周边乡镇中小生及民众约6000余人前来祭扫,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激发爱国热情。1949年4月23日,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后勤部队准备在桂家坝拐小……[详细] |
![]() | 福光居委会烈士墓内安葬了章占魁等四位烈士。一九三九年八月,章占魁等侦察到日军一小队人马,每天从余村经鲁村分路碑往四家里巡逻,章占魁带了新四军一支队伍,在鲁村前子垅山上埋伏,上午九点左右,日军巡逻队路过此地,章占魁一声令下,打!新四军战士的土步枪,自制的手-集中向日军开火,由于武器落后,童占魁及另外三名战友不幸牺牲。一九……[详细] |
![]() |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前后三进,由前厅、中进、后堂、钟楼、鼓楼、宝树堂等部分组成,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建筑构件,质高硕大,雕刻极其精美。陈瑶湖镇党委政府2013年决定利用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氏祠堂的西院,建设桐东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陈列馆,2014年6月26日,桐东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陈列馆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桐东抗日……[详细] |
![]() | 铜山吴氏宗祠位于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境内。吴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末期,距今约千年,原建筑有七进,几经拆修,现仅剩五进,属徽派建筑。当年,四宣义公经商路过此地,钟爱此地好山好水,遂由徽州迁入此地安家。吴氏宗祠是南泉村仅有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遗产,系旧时用于供率吴氏列祖列宗牌位、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20世纪50年代改为大食堂……[详细] |
![]() | 三官大帝即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三官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坐落在安庆矿区办事处花园社区。后历经沧桑风雨,多次被毁又多次修建。1988年,当地村民陶玉祥,法名释西玉,个人捐资1000余元,修缮了三官庙。三官庙分前后大殿三座,禅房20余间,庙内供有南海观音、送子观音、西方三圣、地藏王、三官大帝、药王佛……[详细] |
![]() | 章氏宗祠(光绪堂)位于郊区周潭镇大山村,年代为清,占地面积246.48平方米。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2米,西6米,北5米,南至大山村委会南侧外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详细] |
![]() | 铜陵周氏宗祠门楼位于郊区周潭镇周潭街,年代为清,占地面积93.32平方米。保护范围:本体范围外,东1米至围墙,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13米,西、北各4米……[详细] |
![]() | 铜陵大通古镇澜溪老街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古镇中少见的宽阔老街。街道两侧街区至今仍是大通古镇日常商业服务的主要区域,有典型的皖南传统商业街市特点。近年来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安徽省影视拍摄基地、安徽省旅游休闲集聚区等。……[详细] |
![]() | 汤家墩位于安徽铜陵市郊区周潭镇七井村竹山组西南100米,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该遗址地表及剖面发现陶鬲足、纺轮等文化遗物。1987年7月,窑厂工人取土,曾发现西周时期饕餮纹青铜方彝一件,十分精美,定为一级文物。1989年,对汤家墩遗址发……[详细] |
![]() | 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和铜陵市。已发现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其中铜陵市的木鱼山、金牛洞,南陵县的江木冲、塌里牧四处,发现一批西周、春秋炼钢竖炉,唐宋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汉唐地下采矿场等重要遗迹,出土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物。该遗址自西周早期始,延续至宋,长达两千余年,对研究古代冶金史和长江下游社会经济史……[详细] |
![]() | 大通天主教堂钟楼位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胜利街156号。1872年,西班牙人在此创办天主教会。现存的天主教堂钟楼竣工于1936年,是一座罗马式的建筑,由西班牙人、芜湖洋码头总堂的神父纪纳德负责建造。钟楼坐东朝西,俯瞰长江和大通镇城区,整体呈四方立柱形,青灰砖、料石垒砌,边长约为5米,高度约19米,分上、中、下三层,高大的束……[详细] |
![]() | 铜山铜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位于铜陵市郊区,年代为1964年。2019年,铜山铜矿工人俱乐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铜陵白鳍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它位于安徽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夹江长1620米,宽220米,洲上杨柳依依,云淡风高;江上水鸟逐波戏浪,江岸树影婆娑起舞,水色秀丽,风景宜人,是养殖白鳍豚的理想水域。铜陵白暨豚养护场始建于1985年9月,占地面积409亩,保护区自枞……[详细] |
![]() | 大通古镇AAAA ![]()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详细] |
![]() | 澜溪老街地处长江夹江(鹊江)与青通河出口汇合处。澜溪街的历史史料记载甚少,大多与和悦老街相提并论,现尚存一条长500余米,宽7米,铺有方形石块的街面,临街两边的门面房大都是小瓦屋面,马头墙,也颇有徽派风味。大通古名澜溪,唐朝时,镇址在今光荣村老镇,后逐渐移至今址。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大通正式设为镇。二十世纪三十……[详细] |
![]() | 大通天主教堂钟楼,它是一座至今已经有着近70年历史的建筑物。钟楼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坚固雄伟,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镇中心的长龙山“西瓜顶”上,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为4米,园形拱门,高约20余米,上下三层,是目前大通镇上最高的建筑,登临其顶,大通美景尽收眼底,鹊江两岸一览无余。大通天主教堂钟楼竣工于民国25年(公元1936年……[详细] |
![]() | 慈堂湖是铜陵市南部白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东西慈堂湖两部分构成,北以光荣大道为界,南抵青通河,东至铜贵公路,西临长江,天然水面面积约1200亩,是集养殖、垂钓、休闲为一体的风景区,现建有水口景点、旅游商品码头、寺庙文化园、老年公寓等。湖区及周边绿树掩映,山水相依,具有创造景观的自然潜质。近年来,大通镇党委、政府高……[详细] |
![]() | 澜溪山庄位于中国古铜都——铜陵,居于千年古镇大通,距铜陵市区10公里,北经铜陵长江大桥至省城合肥170公里,南至池州30公里、佛教圣地九华山70公里,随着合铜黄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车,距世界著名的自然文化遗产——黄山和太平湖仅1小时车程。山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美,交通便利,是举行各种会议及培训活动的理想场所。澜溪山庄是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