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罗源县旅游

罗源县旅游景点介绍

  福湖村,是一个少数名族的畲族乡。来福湖村游玩,主要是看清代畲家民居建筑群,感受畲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气息,最好赶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畲族歌会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动,各村寨的男女穿上民族特色服装,载歌载舞,十分热闹。古民居气派非凡俗话说:“全国的畲族以罗源为代表,而罗源的畲族以福湖村为代表。”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目前人口不足7……[详细]
  罗源霍口乡,是福州仅有的两个畲族乡之一,畲山水景区属罗源“畲风海韵”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畲山水有山、有水、有绿树、有红叶,并以潺潺流动的纯净溪水取胜,呈“川”字形的峡谷地貌,组成动静相结合的巨幅山水水墨画。怪石奇树、深潭悬瀑、山泉溪谷、清流畲风,有福建省最大的百年红枫林,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水质特别清沏、生态保护良好……[详细]
  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以“海洋之旅”为主题,位于罗源湾滨海新城东南面,占地172亩,建筑面积20470平方米,周边配备多达4000余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及海洋世界商业广场等设施,能满足吃、住、行、玩、购、娱等六大旅游需求。不同于其他海洋馆相对单一的展示功能,福州罗源湾海洋世界在展示功能设施上是最齐全的。项目的设计方负责人X……[详细]
  位于罗源飞竹镇的“西洋宫”,原称“陈林李祖殿”,是后人为纪念林九娘所建,与古田县临水宫、福州下渡陈靖姑故居并列为陈靖姑文化发祥地。70岁的守宫老人肖本钿介绍,西洋宫比古田临水宫还早建了12年,每年陈靖姑文化祭祀时,八方游客云集,场面非常壮观。林九娘原名林淑靖,又叫飞竹奶,出生于罗源飞竹。当时随夫住罗源的陈靖姑,协助丈夫……[详细]
  栖云洞造像位于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南部、莲花山圣水寺侧。洞形如钟,占地36平方米,洞内明亮,绕石壁砌筑的石台上有石雕十八罗汉和观音坐像。石刻制作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高者84厘米,低者75厘米,具有五代石刻风韵,是研究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有价值的实物资料。栖云洞为天然石洞,形如巨钟罩地,中有澄心井,高1.3~2.85……[详细]
  陈太尉宫座落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原南宋嘉熙三年(1239)苏十五世孙陈庆封“都统伏魔太尉”,改名陈太尉宫。整座建筑由正偏殿、戏台、宫门组成,支承构件为拱斗叠接,是江南仅存完好的,融宋、明、清三朝风格的一座木结构古建筑,系省级文物。……[详细]
  漂流起点在古松岛,途经王廷洋、卓田垅、洋头里、霍口、下坂、福湖,总长8公里,漂程约2个半至3个钟头。除了参与漂流之外,还可领略该乡浓郁特色的畲族风情。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畲族传统节日——乌饭节。这日,各村寨畲族青年男女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岱江边,乘竹筏于江边上对歌,纵情歌舞,热闹非凡。生长在青山秀水山区的畲族姑娘,明眸皓……[详细]
  全村6个村民小组,163户,人口667人。其中畲族147户、565人,畲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福湖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发时常被淹没,则成为湖,村民为求逢凶化吉,称之福湖;又一说畲族人自广东迁居此地,为寻求福地,而称之福湖。该村,宋代属霍口里,元代属霍口上里,明代属黄重里,清代隶属重下里;民国时期隶属罗源县四区福……[详细]
  在福建省东北部海岸。向东南伸入三都澳与罗源湾间。北有三都岛、青山岛,南与黄岐半岛隔海为邻,东有西洋岛,西以飞鸾、白水一线与松山、岚口毗连。属宁德市和罗源县。以半岛上集镇鉴江得名。面积约235平方公里。多由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质砂砾岩、花岗岩组成。鉴江西北地势高,海拔500米以上,最高峰白马山海拔976米;东南部有少数山……[详细]
  禾山风景区位于罗源县白塔乡七步自然村,山上有奇石怪洞24处,散落山中,其中“道人祝凡”、“玉盘映月”、“孤舟引渡”、“蟠桃庆寿”、“老翁窥斗”、“片瓦寒宫”、“蓝鲸扬波”、“银壶仙液”等景点,形神俱肖,栩栩如生,是领略大自然神韵的佳境。福州禾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白塔乡七步自然村,禾山风景区山上怪石嶙峋,栩栩如生;山中花岗……[详细]
  百丈龙潭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下大洋村,三潭层叠,一石耸峙百丈,水从石峡下注,直悬冲抵为二,如弥勒挂珠。少雨时水绕山屏抱腰,淙淙入潭;多雨时澎湃喷激,一落如泻。仰望龙潭,飞瀑如珠玑万斛直落九天,蔚为壮观。……[详细]
  古称匹岩,在罗源县城东17公里的双贵山(俗称岭头山)上。因山上洞额有“回仙岩”三字,隐约可辨,又称回仙岩;因状若雄狮怒吼,亦称狮岩。岩高百余米,拔地而起,势欲撑天。岩下有天然洞室,高20多米,广约600平方米,碧岩寺建在洞室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