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旅游景点介绍

   龙头泉始建于元朝延佑二年(1315年)。传说喝水岩泉水改道后,从这里石壁中喷出,后人把这股水引入石制的龙头嘴,龙头之下装上一座轮机和挂一个小钟,龙头吐水,这股水冲向轮机使之转动,并带动钟鸣。据从元朝起有关资料记载此泉千百年来久旱不竭,水质纯净,类似杭州虎跑泉,属优质矿泉水。由于水的表面比重大,表面张力强,所以小硬……[详细]
  林则徐墓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力倡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团结军民打退英军进攻。由于清廷妥……[详细]
  九仙观始建于北宋,祀何氏九兄弟。清朝时前殿称“天君殿”,内供奉“王天君”;后殿称“九仙阁”,又叫玉皇阁,祀玉皇大帝。阁前龙凤青石柱,为清代名匠杰作。福建福州……[详细]
  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的湖滨路,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晋太康三年时,郡守严高引西北诸山之水到此以灌溉农田,因其位于晋代城垣之西,所以称西湖,后又经历代扩建,始有今日之规模。园内长堤卧波,垂柳夹道,湖中几个自然的湖屿间有飞虹桥、步云桥、玉带桥等相连;园内还有动物园、博物馆、展览馆……[详细]
  温泉公园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休闲公园,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设计,1997年初建成开放。公园占地约10公顷。以玻璃金字塔为中心,分为北半部和南半部两大部分。北半部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桂花园区、榕芳游憩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风情区、水景观赏区、绿荫休闲区;南部仿效天然湖光山色,有山、湖、……[详细]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该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德时始改名华林寺,寺大殿今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当时,吴越国国王钱镠割据闽浙等地,福州郡守鲍修让为祈求佛祖保佑郡境的安宁,拆除闽王宫殿,利用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修建“越山吉祥寺院……[详细]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始创初建时,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据说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曾数度遭灾被焚。其范围按现……[详细]
  福州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于山西麓坡地上挖基,却掘出一颗五彩宝珠,故将塔命名为“报恩多宝定光塔”。附属的寺庙亦称“定光塔寺”。其实,这是王审知事先策划的。他派人暗埋珠宝,再公开挖掘出来,这样可为塔取个好名,可聚人心,可让闽王是孝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初建时塔……[详细]
  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又名净光塔,乌塔是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岗石砌造,外表略带乌黑,故名“乌塔”。乌塔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建“净光塔”。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被毁。闽永隆三年(公……[详细]
  位于屏山顶上,屏山是福州三山之一,因为山峰形状像一座大屏风,所以称屏山。越王时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绕于山、乌山。城墙东、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遗址修复。建福州府城时,王恭……[详细]
  屏山位于鼓楼区的北隅,海拔62米,方圆2平方公里。闽越王无诸筑城建都于山南,古称越王山,其山如屏,拱卫州城,故称屏山。传说,当年屏山被雷所劈,一半飞落台湾成为“半屏山”。今其尚有龙苔泉、华林寺、镇海楼等古迹。……[详细]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详细]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8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