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 > 铅山县旅游

铅山县旅游景点介绍

  在陈家寨西南鼓楼门(又名虎头门)阳源山颜家垄。此墓原为麻石砌成,墓道口立有“稼轩神道”碑,毁于清雍正年间。尔后墓基石板,复被人盗掘,仅存土坟一堆,墓碑一块。碑上镌文:“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是二十五代玄孙霞溪等九人,乾隆四十修。修复的墓茔占地51.5平方米,高2.5米,四周砌麻石四层,前立原碑,左右立仿石水泥柱,柱……[详细]
  在永平北门外铅山河上,八墩九孔,全长193米,面宽6米。唐贞元间(785~804年)始建木桥,名“思政桥”。宋乾道八年(1172),桥被大水冲毁,赵不适捐资重修,更名“万安桥”。绍熙三年(1192)重修,更名“大义桥”,“以大义福地揭名”,一说大桥始创于大义禅师而得名。后世随圯随修。清乾隆六年(1741),大义桥毁于火……[详细]
  在湖坊街的陈坊河上,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桥六墩五孔,长60多米。宽4米多。麻石桥墩。桥梁结构别致,两墩之间架设七层桥梁,顺桥长方向每层架桥梁8至10根,顺河流向每层架横梁5根,远看如同“喜鹊窝”。桥面铺木板,两边建有店房,中间供南海观音。东西桥头有门,门额分别镌刻“河清海宴”、“风吹浪静”字样,据传……[详细]
  在铅山县河口镇沿河街与复兴路交接处,矗立着一幢坐北朝南的石库门面楼房。它就是百年老字号药店——金利合。金利合由何柱成于1875年创建,药店诚以诚信立业,开张伊始,便把门市部营业大厅命名为“诚心药室”,并在“诚心药室”大横匾两边竖了一幅“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的对联,加工制药饮片时,不惜工本,一丝不苟遵古炮制,次品……[详细]
  河口镇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明清时期,河口镇是销售本地的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同时也是赣闽浙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与当时的苏、杭、松江以及南洋、日本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所以有人将之与当时的九省通衢汉口相比,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说。河口是一座明清商业建筑的博物馆。我们……[详细]
  【鹅湖山概况】鹅湖山又名荷湖山,在江西铅山县永平镇北十五里。《铅山县志》载: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记》载:山上有湖多有荷,故称荷湖.。东晋人龚氏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其成翮乃去,更名湖。晚唐诗人王驾有著名的七绝《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详细]
  在铅山古县城永平镇西门幸福弄西侧弄口,有一四角亭。亭叫“报本坊”,为南宋大儒朱熹所题。亭西壁嵌一碑,碑高150厘米,宽74厘米,刻有白菜一株,题词两句——“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这是明代铅山知县笪继良立的碑刻。报本坊位于永平申家巷。报本,报答父母之意;坊:牌坊,旧时一种类似牌楼的建筑物,用来……[详细]
  黄冈山是闽赣两省界山,其至高点2158米位于江西铅山县境内。山顶长满萱草(俗称黄花菜),八九月开花时节,山岗遍染金色,十分秀美。黄岗山位于上饶铅山县境正南端,是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部分,也是武夷山主峰和东南大陆最高峰。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海拔1900米以上由于受到山地冰川侵蚀,地形平缓,山顶平圆……[详细]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乘云奔来,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远视可见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上饶灵山、弋阳圭峰。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详细]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铅山县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等当时著名的理学家会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鹅湖书院聚居过许多学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