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山陵通往灵谷寺的大道旁,有一个景色优美的人工湖,面积达24亩,名曰流徽湖,它是中山陵园在二道沟筑坝蓄水而成。盛水时期,陵墓东,灵谷寺西一带山坡的水,沿着水面的两道山沟汇流至此。流徽榭就坐落在这个人工湖上,俗称水榭。流徽榭是一座长方形的亭式建筑,三面临水,一面用石阶与陆地相通。亭长14米,宽10米。顶为卷棚式,盖乳白……[详细] |
![]() |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位于中山东路3号,现为中国银行金陵分行,是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该行在南京的办公楼建于1937年,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869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兴业银行总行于1907年在杭州成立。1914年迁至上海。1931年8月20日南京分行在白下路升平桥开业。1937年7月12日迁至中山……[详细] |
![]() | 位于总统府西花园(煦园)荷花池北端,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坐落着一幢古典园林建筑,名之:漪澜阁。此阁又有一名,为“水民双鉴之轩”,寓意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传该阁曾为太平天国的机密房。孙中山任大总统时,到卧室必经此阁,孙中山常登阁办事或休息,因此也称“中山堂”。阁为青花雨脊歇山顶,六扇落地长窗上刻有瓶鼎图案,……[详细] |
![]() | 位于水池西侧,与忘飞阁隔水相对。傍晚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小楼,景色绝佳,因而得名。该楼为卷棚重檐两层建筑,三面临水,楼外走廊环绕,有鹅颈背式靠椅伸入水中。楼上四面均为中国传统式的镂花窗。屋脊高高翘起,灵秀而雅致。与其它园林建筑不同的是,夕佳楼虽名为楼,但本身并没有设楼梯。如需上楼,要通过一座天桥,这座天桥建在楼……[详细] |
![]() | 建于1909年。小青瓦木结构硬山顶,两层中式建筑。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高级幕僚的住所。1912年1月至4月,孙中山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即在此居住。楼上是卧室和办公室,楼下是会客室和餐厅,另有侍卫室和厨房。长子孙科、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携女孙娫、孙婉来到南京时,也在这里与孙中山共同生活。3月25日卢夫人离开南京,两女托孙……[详细] |
![]() | 在熙园西侧,是1910年两江总督张人骏建造的西式花厅,典型的仿法国文艺复兴式样。建筑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外面再加以粉饰。单层七开间,朝南有一外走廊,有十二座拱形落地窗,拱的上部中央均嵌拱心石,下为铸铁空花栏杆。房屋基座有一米多高,正中抱厦向南突出二米多,顶部饰有山花,东南西三面各有一拱形门。正中间是穿堂,一般作为衣帽间……[详细] |
![]() | 在今东南大学教学区内,北临北京东路,西临进香河,南临六朝松,为了纪念我国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书画家李瑞清而建。梅庵始建于1914年.当时建有3间茅草平顶的平房,暗红色的水泥墙壁,古朴而略嫌简陋。门前挂有李瑞清手书的校训木匾,上 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整个建筑物既有西式风格.又有中式风采。在梅庵正面,有著名文史学……[详细] |
![]() | 该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的杨廷宝先生1934年设计,1935年2月动工,次年7月落成。党史馆坐北朝南,四周布置花园和警亭四座底层有大小办公室、会议室和史料库房,二、三层为陈列室。来宾参观由大台阶直达中间礼堂,遂至两侧陈列室参观。陈列室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尤其库房部分采用特……[详细] |
![]() | 在中山东路313号,现南京军区档案馆。大院内正中央,有一幢仿古大屋顶宫殿式建筑,这就是它东望南京博物院,西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因其位置大致在明朝皇宫内的文华殿遗址上,故俗称“东宫”。此组建筑平面布置和建筑外形都与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办公楼相同。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5.78万平方米,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建筑……[详细] |
![]() | 35号为砖木二层楼房,一楼为董必武的办公室、卧室和廖承志的办公室兼卧室;二楼分别是钱瑛及李维汉的办公室兼卧室。……[详细] |
![]() | 30号为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居住处,西式二层小楼,坐北朝南,红瓦青砖,坡面屋顶,门窗、栏杆均为白色油漆,显得典雅、清新。院内还保留当年的石榴树、翠柏、铁梗海棠等。……[详细] |
![]() |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事处原址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东端梅园新村17号、30号和35号。1946年5月3日,以周恩来、董必武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政府举行和平谈判,此处为中共代表团住地。在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宣布和谈破裂以后,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最后一批人员于1947年3月7日返回延安,临行前深情告别南……[详细] |
![]() | 变星仪室一座,面积25.52平方米,高四层,上部圆顶直径四米,内设100mm罗氏式变星照相镜一具,下部有研究室、暗室等。仪座高十二米,方形中空,这样可以把日光从塔顶反射到塔底,预备日后增设太阳分光仪之用。变星仪室圆顶由天文所金氏和宏记土木模仿小赤道仪圆顶自己制造。奠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21日春分。碑文由国……[详细] |
![]() | 赤道仪室一座,6间,面积106平方米天文观测室,不仅气势雄伟,造型精美,给人一种学术研究机构的庄重之感,而且自远处看去,又颇具有中式建筑的特色和韵味。……[详细] |
![]() | 子午仪室一幢,5间,面积113.95平方米;紫金山天文台子午仪室是紫台最早落成的建筑,为安设子午仪而建。下层有一地下室,安设电气主钟二具,这是因为天文钟和子午仪关系最密切,放在一起最是相宜。地下室用木屑填实四周,温度终年不变。子午仪室活顶、活窗由上海远大铁工厂根据瑞士制子午仪工厂附来的图纸制造。奠基于民国二十一年(19……[详细] |
![]() | 玄武湖烟波浩淼,水量丰富,然而这千顷碧水何以泄出?循着南岸城墙根下寻觅,终于解开了这谜底,武庙闸就是玄武湖主要泄水口之一,也是湖水通过闸口进入城内珍珠河的主要源头。闸口的流量可达4立方米/秒左右,该闸对南京城区的水系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东吴宝鼎二年(267),孙皓在此开城北渠,引湖水入城,当时称作“北水关”。刘宋大明三……[详细] |
![]() | 西水关,为内秦淮河出城处,亦称下水关(下水门)。位于水西门(即明代三山门)南侧,洪武年间筑城时,改筑原下水关为西水关。水关构造形式与东水关相仿,设有大小33券洞,分3层,每层11券。上面两层22券,向城外一侧封堵,以增加水关的防御机动能力;下面一层11券通水,中间一券较大,可通舟楫。清代在下浮桥与西水关之间设有云台洞(……[详细] |
![]() | 这里的城墙历史上是没有城门的,是1996年为开通后标营路,建月牙湖大桥把城墙破出一个口子,为将中断的城墙串联起来,增加了城墙的完整性,2009年建成该门。……[详细] |
![]() | 2007年10月1日,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顺利竣工通车,丁山脚下的明城墙由此多了一座新的城门:华严岗门。这座新城门是在明城墙坍塌缺口处修建的,一方面被改造成察哈尔路西延段的通道,另一方面也被乘机改造成完整的城门。华严岗门共有四拱,中间的两座拱门高度为9.38米,外侧的两座拱门略小,拱券高度为6.22米。华严岗门就像一座……[详细] |
![]() | 雨花门,位于今武定门与中华门之间。1935年5月,随着宁芜段铁路的竣工通车,《首都计划》中,拟将南京市内“小铁路”“与京粤路线相连”的设想,于1936年3月得到实施并建成城门。由当时南京市下水道工程处勘测设计,从中正街(即白下路)向南穿八府塘过淮清桥而跨秦淮河,傍白鹭洲,沿武定门内侧向南至门东石观音庙而抵城墙,辟城墙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