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旅游景点介绍

  蒋梦麟故居位于黄家埠镇华家村老蒋自然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民国时期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教育部长等职务的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就出生于此宅,并度过了少儿时代。故居原有三进,现仅存后进五开间平房,为清晚期建筑。2010年4月26日,蒋梦麟故居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宝老宅位于黄家埠镇杏山村介堂里自然村,为规模较大的民国时期传统院落,为当地富商陈凤宝所建。该宅由门厅、大厅、主楼等组成,间置花园和天井,四周围墙,占地3000多平方米,体现了民国时期姚西北大户居宅的建筑特色。2010年4月26日,凤宝老宅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沈明记洋楼位于临山镇湖堤村,建于1929年。有头门、主楼和侧楼组成。头门由西式门楼和中式亭子组合而成。主楼五开间,侧楼三开间,顶上均设阳台。该宅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是姚西北地区优秀近代建筑的代表。2010年4月26日,沈明记洋楼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赤水桥位于大岚镇柿林村,始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时期,系单孔陡拱石桥。桥长30米,拱劵高8.5米,拱跨13.6米,气势雄伟,风格典雅。2010年4月26日,赤水桥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岩桥位于大隐镇芝林村与陆埠镇大坪地交界处,为三孔石拱桥,现存桥梁重修于民国时期,桥长18.5米。该桥用不规则的大石块作桥栏,在余姚桥梁中仅为一例,具有一定特色,也反映了山区因地制宜的营造理念。2010年4月26日,白岩桥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汇源当旧址位于朗霞街道杨家村,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由门厅、主楼、后楼等组成,基本格局完整,是余姚目前保存最好的传统当铺建筑。2010年4月26日,汇源当旧址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岙万安桥位于梨洲街道金冠村金岙,建于清光绪辛酉年(1901),系八字形折边石梁桥,长约11米,桥面两侧各筑有栏板及望柱。该桥造型端庄,结构科学,保存完好,具有较重要的建筑艺术和科学价值。2010年4月26日,金岙万安桥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季卫桥位于余姚城区凤山街道,南北横跨候青江,现存桥梁建于清道光年间,系五孔石拱桥。桥全长51米,主孔净跨10.2米,拱劵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该桥由当时邑人叶季卫出资所建,故名。季卫桥是余姚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之一。2010年4月26日,季卫桥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史邵宅院位与阳明街道管家弄。建于清代,原为洪氏所有,后由史邵两户共同购入,故名。坐北朝南,现存主楼、东西厢房、侧屋等,主楼七开间。该宅规模较大,建筑单体保存较好,体现了清中晚期姚城大户居宅的建筑风格。2010年4月26日,史邵宅院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成之庄位于泗门镇西大街社区望安路,建于清后期。坐北朝南,有门厅、仪门、主楼、后罩屋及东西厢房、侧屋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该宅系镇压太平天国时期余姚十八局起义的泗门地主头目谢敬宅院,是浙江省现存为数较少的地主庄院之一。2010年4月26日,成之庄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潜德堂位于泗门镇汝湖社区高踏步,清中期建筑。坐北朝南,由门楼、主楼及厢楼组成院落。该宅砖雕精美,木雕素雅,风格典雅,是余姚清代优秀民居建筑的重要例证。2010年4月26日,潜德堂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干氏宗祠位于朗霞街道杨家村西干自然村,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戏台、后楼等组成。该宅用材较大,雕刻精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的七通石碑保存完好,具有较重要的建筑历史价值。2010年4月26日,朗霞干氏宗祠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龚氏宗祠位于鹿亭乡石潭村,现存建筑建于清代。由门厅、大厅及两侧厢房组成。格局完整,雕刻较为精湛,在余姚山区古代祠堂建筑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鹿亭龚氏迁自湖南武陵,明代出有工部侍郎龚辉。该祠是龚氏宗族文化的历史见证。2010年4月26日,石潭龚氏宗祠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家孙氏宗祠位于陆埠镇江南村孙家,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后楼组成,各五开间,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气势庄重,为清代余姚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2010年4月26日,孙家孙氏宗祠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王庙及长命山古石宕遗址位于大隐镇大隐村,系大隐石工为祀山神秀公而建,初建于唐代,重建于清代。由山门、前殿、大殿及商铺组成,结构繁复,雕刻精细,格局基本完整,是大隐石业者祭祀、议事、经营之场所。庙附近的长命山石宕自明代开采至今,东西绵延约两公里,尚保存历代采石遗迹。山王庙及长命山古石宕遗址是大隐悠久石文化的见证,具有丰……[详细]
  万隆老屋位于河姆渡镇罗江村,建于清代,为当地罗氏世居宅院。该宅坐北朝南,由砖雕门楼、门厅、主楼、后楼等组成,规模较大,雕饰精美,用材粗壮,是余姚境内较为典型的清代商派民居建筑之一。2010年4月26日,万隆老屋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界老宅——“九进十明堂”位于丈亭镇胡界村,由建于清初的朝南院和建于清后期的朝东院两个院落组成。昔日规模宏大,有“九进十明堂”之说。该宅造工考究,风格鲜明,其朝东院之砖雕门楼雕刻精湛,图案丰富,反映了清代浙东民居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2010年4月26日,胡界老宅——“九进十明堂”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氏始祖祠堂位于泗门镇后塘河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明代余姚籍状元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是浙东姚北地区古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2010年4月26日,谢氏始祖祠堂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霍宅位于阳明街道阳明社区武胜门路东侧,建于明代。原建筑规模较大,现仅存中轴线和东轴线上两组建筑。中轴线有砖雕门楼和后楼,东轴线有大厅和后楼。该宅结构简练,装饰素雅,反映了余姚明代民居建筑的典型特色。2010年4月26日,霍宅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家大厅位于兰江街道谭家岭村山树堰自然村,又称聚顺堂,系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陕西副使朱瀛达旧居。该宅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和两侧厢房组成,用材粗壮,结构简练,规格较高,富有特色,是典型的明代后期民居建筑。2010年4月26日,朱家大厅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