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旅游景点介绍

  张启钊旧宅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舜南社区笋行弄76号,坐北朝南。该宅的主人为余姚电力公司的经理张启钊,解放后属统战对象。该旧宅所有建筑都沿着中轴线分布,在中轴线是建门厅、主楼、后楼,中间用前后院隔开。两侧建翼楼,连接门厅、主楼和后楼。楼上用回廊宛转相通。环境幽静,整体布局井然有序。主楼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翼楼分布在主楼的两……[详细]
  褚氏宗祠位于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上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由大厅、厢楼、门厅组成院落。上村,地处晓岭村上段而得名。村民多褚姓,据《褚氏宗谱》载:“南宋孝宗时,镇江录事参军褚邦英由慈溪金川徙余姚四明小岭(今晓岭),为小岭褚氏始祖,嗣后子孙有分居低塘、梁弄、王石坑、深坑、上庄等地者”。再据宗……[详细]
  积善桥位于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东南的北溪之上。为单孔石拱桥。桥全长12.6米,拱矢用较规整的块石垒叠而成。东西两侧桥面各有12级台阶。标志碑立于桥西侧。此桥跨度较大,气势雄伟,为四明山区较有特色和价值的一座古桥。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越国公庙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汪巷村西明自然村村中心,亦称为“越国公祠”。初建于唐乾符年间,现存建筑为晚清时期重建。据光绪版《余姚县志》,越国公庙在四明山,唐乾符间翰林学士汪亮建以祀其祖越国公汪华,嘉靖十九年裔孙惇与其弟克章重修。清同治元年毁,十一年后裔重建。殿前原有石牌坊(高八尺,宽一丈八尺,前树汉白玉圣旨碑,雕有盘……[详细]
  学宫小学旧址位于余姚市实验小学老校区内(梨洲街道学弄社区)。校舍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至民国二十一年,历时4年,如今仅存教学楼一幢,现为实验小学图书楼。该教学楼系砖木混作单檐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两楼,前置阳台,洋松木欧式栏杆,中为楼梯,两边共四教室。在教学楼东山墙南首墙体内嵌石碑一块,系“余姚县立学宫小学碑记……[详细]
  兴庙位于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建于清代,崇祀唐代名臣、书坛大家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自少志向高远,学业精进。自陈朝至唐代,一身而任四朝。唐太宗时,任虞世南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后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故有“虞永兴”之称。为官清正,议论持正,对上敢于犯颜直谏。唐太宗曾赞其“德行、忠直、博……[详细]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位于余姚市凤山街道凤山社区阳明东路。惠爱医院,由中华基督教会宁绍区会发起筹建,美籍教徒捐助,于民国3年(1914年)3月正式成立。惠爱医院占地9亩,有西式楼房4幢,现仅存住院楼一幢。住院楼坐北朝南,砖泥混作结构,二层西式洋楼。面南三间,方柱粗大。走廊设拱门,明间与西次间之间实墙隔开。面东三间,门窗残破,……[详细]
  陈氏宝元典当行旧址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南侧,清咸丰年间陈氏创建。由主楼、西侧楼和后罩屋组成。主楼坐北朝南,为当铺的仓库与帐房。三开间,硬山重檐。前后设卷棚,雕刻精细。明间梁架为抬梁式。楼前为天井,高墙围护。西侧楼原为当行铺面,坐东朝西,硬山造,为五间二弄。后罩屋为硬山造平房,五开间,为当时的粮仓、灶间、柴房所在。主楼与……[详细]
  合宝弄叶家台门位于余姚市宪卿第社区合宝弄,为清中晚期建筑。该地区为叶氏宗族聚集地,共分五兄弟,叶家台门为叶家大房,位于叶氏举人房(叶家二房)东侧,俗称“紫藤棚”。叶家台门坐北朝南,为三合院结构,朝东开门。主楼重檐硬山顶,五开间,穿斗式构造,七柱九檩。用材较为粗大。檐下设廊,施月梁,梁头略有雕刻。东西厢楼两开间,与主楼稍……[详细]
  蒋氏洋楼位于余姚城区合宝弄,建于1925年。旧为蒋茂泉旧居。抗战时期曾为侵姚日军司令部机关所在地。洋楼坐北朝南,由主楼、东、西厢楼、东侧楼组成,均为二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1162平方米。主楼三开间,面阔23米,进深21.2米。厢楼各二开间,东侧楼五开间。主楼与厢楼、厢楼与侧楼之间均有走廊相连。门窗装饰具有欧洲古典主义……[详细]
  城隍庙大殿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南侧,始建于宋代,原在龙泉山东南麓,宋末迁至县衙的东首,现该处仅存大殿。相传城隍庙菩萨是古代守护城池的神。20世纪80年代城隍庙部分建筑迁建于龙泉山,存大殿。大殿坐北朝南,占地约430平方米,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翼角飞挑。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柱十一檩。次间、梢间八柱落地。檐下设廊,檐柱上施斗……[详细]
  宜春堂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以南,合宝弄以西,工人路以北。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系余姚叶氏世居宅院。该宅院坐北朝南,由前楼、后楼、东西厢楼及三座砖雕门楼组成。四周围墙。宜春堂规模宏大,庭院幽深,人文内涵丰富,反映了余姚城区家世居家族大院的基本面貌。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府前路李氏民居位于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宅第民居。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府前路徐氏洋楼位于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家墙门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73号,为民国时期建筑。周家墙门原名中水阁周寓,1934年造。原屋主为周郁庭,在上海安利洋行五金帐房做帐房先生,归乡后营造该宅。周家墙门坐北朝南,为三合院结构。主楼和东西厢楼围抱十米见方之天井。南面一照壁,旁为一台门。周家墙门格局完整,保存较好,中式布局,装饰显西洋风格,……[详细]
  叶氏举人房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23号,该地区为叶氏宗族聚集地,共分五兄弟,叶氏举人房为叶家二房,因族中有人考中举人而命名。叶氏举人房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东西两侧楼,前楼前为照壁,旁为一门楼。门楼前有小巷通往大街,临街处原还有一大门,现不存。叶氏举人房规模较大,格局基本完整,同时门楼雕刻丰富精致,具有……[详细]
  鸡山学堂旧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十二房自然村14号,初建于清嘉庆年间,为陈布雷之父陈依仁开设的陈氏私塾,族中课读童蒙之所。1946年,陈布雷心系家乡,再续兴学。特意捐资并仿广州黄埔军校建筑风格,再旧私塾旁建新校舍,并名“鸡山学堂”,陈布雷自任校长。旧私塾,坐北朝南,面阔五开间;新校舍砖作建筑,仿西式,砖拱门承……[详细]
  鼎新潭摩崖题刻位于大隐镇章山村大岗山北麓里森林道士山山腰间的山坑中。潭两侧各镌“其泽配天”和“鼎新潭”等大字和若干小字,为清顺治年间慈溪县令王绣所题,笔力遒劲,整体保存较好。2010年4月26日,鼎新潭摩崖题刻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泗门光明粮站位于泗门镇镇北村谢家路自然村,原为万胜、湖北、夹塘三乡共用粮站,占地近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呈蜂窝状,由六座六角形建筑连体组成。该粮仓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粮仓建筑的重要代表。2010年4月26日,泗门光明粮站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祝江大桥位于三七市镇祝家渡村祝东,南北横跨慈江(当地亦称祝江),沟通三七市和河姆渡两镇。1966年建成,全长101米,是浙江省最早的钢结构铁索斜拉桥。2010年4月26日,祝江大桥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