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平远县旅游

平远县旅游景点介绍

  梅平武工队旧址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梅平武工队旧址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树庐”位于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城南村,建造于1930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靠北朝南,依山而建,为两堂两横一围龙的客家围拢屋,于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第五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树庐”建造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靠北朝南,依山而建,两堂两横一围龙,……[详细]
  见龙围与炮楼位于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古围垅屋“见龙围”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占地面积2630平方米为三堂、二横、一围龙结构,是晚清举人、两广学务处查学员刘士骥的故居。见龙围是刘士骥祖父刘学荣所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落成,刘士骥出生于此。走进“见龙围”,只见门楼有两层高,卷拱门上设有木栅栏。穿过门楼踏入围……[详细]
  凌风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潭头村。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潭头万安桥碑记载有到凌风塔的路线和凌风塔的风景分析,建塔时间不会晚于嘉庆年间。凌风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高35.5米。楼阁式砖塔,塔梯为壁内折上式。塔首层在西北方正面设门,每层均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叠涩出檐,各层每面均留窗洞。游人可循阶……[详细]
  邹坊文祠,俗称八角亭,坐落在平远县 仁居镇 邹坊村村口。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详细]
  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坐落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梅州市平远县境内,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总投资20亿元,依托“世界第一天然大佛”独特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集“祈福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整个旅游产业园由生态观光旅游区、祈福养生区、客家文化商旅风情区、休闲运动度假区四大部分组成,主要包……[详细]
  井下吴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井下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为乡人吴昆亭所建。井下吴屋面阔43.3米,进深51.72米,占地2252平方米,整屋座东北向西南。主体为三堂三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252平方米,共64间11厅6舍。前面有平坦耕地,周围有潺潺溪流。堂屋后有高起半月型“花台”,花头与主体合起……[详细]
  驾虹桥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古镇标志之一是明代建成的石桥———驾虹桥。荒草萋萋下的桥身仍坚固无比,令人由衷赞叹古时工匠的智慧,偌大的一座石桥,所有的石块均是靠特殊的技艺巧妙地咬合在一起,未使用任何粘合剂。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居红四军第一纵队革命旧址(含红四军纵队司令部旧址、红四军纵队军需处旧址、红四军纵队后勤处旧址、老东门街红军标语)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平远县红军纪念园坐落于当年红四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仁居镇东较场,该纪念园是广东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详细]
  宝善居位于平远县大拓镇丰光村。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溪古道始于西晋末年,是中原人向南迁到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潮汕等地的必经之路,距今1600多年,据说被客家人尊为客家人文始祖的程旼也是从这条古道进入广东,并最终定居梅州的。目前遗存的这段松溪古道位于平远县差干镇,长约6公里,宽5尺,鹅卵石砌面。古代松溪古道上通平远县城、江西寻乌、赣州等地,横接福建武平、上杭,下至蕉……[详细]
  黄梅兴故居位于东石镇大屋村街尾,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为抗日将军黄梅兴所建。故居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1.10米,进深17.10米,占地296.03平方米,共6间2厅2舍1天井,是典型的客家“合面杠”建筑。故居泥砖墙,杉木瓦面,花岗石沿,三合土地底。它对研究客家建筑方面、展示黄梅兴将军爱国精神具有一定价值。据悉,黄……[详细]
  姚子青故居,位于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详细]
  蕙楼,又叫慎敏第,因是华侨吴蕙根所建,所以叫蕙楼。位于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建于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它的设计建造,颠覆了客家民居在传统上的观念,不在安全防护性上作过多考虑,而是引用了西式建筑元素。蕙楼主体上是客家民居中常见的上中下三堂结构,以正大门为中轴线向左右伸展,左右两侧类似横屋,但与传统横屋不同是,左右两……[详细]
  仁居镇红军标语 位于平远县仁居镇仁居圩。1929年10月红四军出击梅县,回师上杭,路过平远石正、仁居、差干等地。在仁居约驻扎一个多月,朱德总司令的指挥部设在仁居中学。随后,为了打破敌人的“三省会剿”,红四军又于1930年2月由赣州挺进平远。在仁居进驻了10多天。红四军两次到仁居,在墙上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的革命标语。19……[详细]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 位于平远县中行镇仲石村以东,枫树岗石壁上。刻“太平天国平天王左排”七字,分3行竖书,中为“太平天国”,左为“平天王”,右为“左排”。石刻字迹书写平常,刻工粗糙,呈行书体,略有残缺,不像名家手笔,更不像是能工巧匠所作,长0.8米,每字约0.15×0.6米。史书记载,太平军曾两次入粤作战:一次为咸丰……[详细]
  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旧址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要冲的平远县仁居镇,从南齐开始,已逐渐有人迁徙到此地定居,古称此地为“豪居”。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设置平远县时,仁居为县治(县城)所在地。四百多年来,这座古镇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金库是一座民国时期极为罕见的框架结构、带地下室的三层大楼。大楼虽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却未显……[详细]
  水口陶窑位于平远县石正镇安仁村水口。年代为西周。1974年发现并清理了4座。为圆形竖穴窑,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窑室,下层是火膛,火膛一侧有火门,中间是窑箅,箅孔上大下小,有3~11个。窑室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窑壁略作弧形,窑壁和窑箅用泥拌抹筑,经高温焙烧而成。其中三号窑窑室残高1.1米,中部宽1.85米,底宽1.66米~……[详细]
  寨顶上山遗址位于平远县长田乡龙颈村。年代为西周时期。1986年发现。遗物主要分布在山顶平台及南面山坡。出土陶器以泥质陶为多,火候高。器类有罐、釜、钵、器座等,多见折肩、高领、圜底或圜凹底。纹饰有席纹、菱格纹、方格纹、粗格纹、双线格纹、绳纹、云雷纹、篮纹等,少量为云雷与方格组合纹。石器多见半成品器,器类有耜、锛、有段锛、……[详细]
  金穗谷养生旅游区位于中行镇快湖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秀美。园区规划面积4800亩,以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为主题。构筑了一个集休闲养生、科普示范、亲情体验、文艺家创作交流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休闲观光、食宿接待的重要场所。地址:平远县206国道中行镇快湖村联系电话:0753-812513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