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寨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委会下寨村南边。建于民国时期。坐北向南,砖木结构,面阔15.62米,进深10.38米,占地面积162平方米。高二层,泥砖墙,墙体厚0.5米;青砖门框,趟栊门;每层设4房1厅,内设木楼板、木楼梯,每层墙体设有窗口和炮眼,原楼高3层。1948年,粤桂湘边纵队陈胜、马奔部曾攻占该楼,……[详细] |
![]() | 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位于广宁县南街镇环城西路广宁县博物馆内,陈列厅面积600平方米。馆内设有《粤桂湘边纵队史迹陈列》。《粤桂湘边纵队史迹陈列》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局势与自卫斗争”“粤桂湘边区武装斗争的恢复和发展”“坚持艰苦的反‘清剿’斗争”“展开战略进攻,粤桂湘边战略基地的形成”“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粤桂湘边区”等七个部分……[详细] |
![]() | 黑云头战斗遗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拆石村委会黑云头山。1948年临近清明,粤桂湘纵队游击队被螺岗潭布国民党自卫队追击。游击队撤至拆石,抢占黑云头反击。黑云头山山高路陡,易守难攻。国民党自卫队久攻不下,进退不得,后出动县警和聘请潘汉岳(地方-武装)共五百多人攻打,战斗持续近一个星期,后游击队撤走。现该山山头林木茂……[详细] |
![]() | 白马岗战斗遗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贝洞村委会石坪村北面白马岗。白马岗为石山,形状狭长,山峭路险,易守难攻。山顶上修筑有石块构筑的房舍和防御工事,是清代为防红--(太平军)而修建,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曾多次驻扎,并与国民党、地方民团多次对垒交火。现该处还残留数堵房舍墙基和战壕。该遗址是研……[详细] |
![]() | 黎碧村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福排村委会黎碧村北面村边。为民国初当地村民为防土匪而建。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面阔4.24米,进深6.77米,占地面积28.7平方米。楼高4层,泥砖构筑,墙体厚0.5米,金字架盖灰瓦。每层设一房一厅,内设木楼板、木楼梯,墙体设有窗口和炮眼。据村中老人讲述,解放前,粤桂湘边纵队马奔……[详细] |
![]() | 长乐居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赤坑社区交赞村东北面村边。属炮楼,建于民国初。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面阔9.82米,进深7.84米,占地面积77平方米。该楼楼高4层,墙体厚0.6米,石门夹,门额上阴刻“长乐居”三字,每层墙体设有窗口和炮眼。瓦面、木楼板楼梯均已拆掉,仅剩墙体。该楼所在交赞村是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所……[详细] |
![]() | 陈瑞琮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木塝村委会三角村北面村边。陈瑞琮(1908年—1962年),今排沙镇三角村人。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根据党组织决定,打入国民党内部,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45年2月20日,广宁、四会两县武装起义起义取得成功,成立“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任广宁大……[详细] |
![]() | 扶罗口伏击战遗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扶罗村委会排沙河与绥江交汇河段。1948年7月20日,粤桂湘边区人民解放军在副政委钱兴指挥下,由欧新、欧伟明率领绥贺支队第一团,在广宁扶罗口伏击敌军火船,毙中队长以下12人,俘副乡长以下5人,缴机-2挺、长-131支、-万余发,重要文件一批,战绩辉煌。此战影响甚大,震动了国民……[详细] |
![]() | 薛六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社岗村。始建于清末。20世纪20年代被敌人焚毁夷为平地,至1970年代重建。坐东向西。三间两廊,面阔11.15米,进深7.75米,建筑占地面积86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薛六(1887年—1930年),潭布镇大茛村人,是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西江籍第一人。1924年4月,任社岗乡农……[详细] |
![]() | 雷坪村彭湃旧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潭布镇社岗村。建于清末民初。坐南向北。三间两廊,砖木结构,总面阔10.39米,总进深9.74米,建筑占地面积101平方米。彭湃(1896年—1929年),广东海丰人,中国农-动的杰出领袖。1924年,彭湃到广宁领导农-动。同年12月,广宁县农协、农军临时指挥机关和部分农军入驻社岗乡。……[详细] |
![]() | 碑角革命烈士墓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赤水村。始建于解放初,1988年烈士后人出资捐建墓碑。坐北向南。墓地由陈芳烈士墓和一座烈士纪念碑组成,占地面积25平方米。陈芳烈士墓在前,水泥批荡抄手墓,黑色花岗岩墓碑,高0.7米。宽0.35米。烈士纪念碑为砖牌单间,歇山顶,龙船脊,黄色琉璃瓦顶,宽0.4米,长3.45米,高3……[详细] |
![]() | 上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上林村。始建于1961年,2000年将原碑拆除在现址重新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碑体为方柱形,水泥砌筑,外贴瓷砖,碑顶塑一火炬。通高8米。方柱形碑座分二级,嵌黑色大理石刻有烈士芳名,白瓷砖围边,朱红瓷砖底座。外建水泥护栏,碑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为金色行书体。……[详细] |
![]() | 广宁县第二十五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上林村。始建于清代,2007年重修。坐东向西。原为逵三冯公祠。三间两进,总面阔13.5米,总进深21.85米,建筑占地面积293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平脊,青砖墙。1925年10月,广宁县第二十五区农民协会在此成立。1926年2月,该协会会所迁至汶水圩。解放战……[详细] |
![]() | 江屯剿匪阵亡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江屯镇江屯社区。建于1950年,是广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江屯、北市等地剿匪牺牲的官兵而建立此碑,并将烈士骸骨集中安葬于此。坐北向南。用青砖、水泥建成,外贴白色瓷片。碑身呈方柱形,碑顶为塔尖状,后修缮时碑座平面由正方形改为六角形。该碑较矮,高5.8米,其中碑身高3.5米,碑座高2……[详细] |
![]() | 排沙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木螃村。始建于1951年。1984年10月,将原碑拆除在现址重建。坐西南向东北。为青砖、水泥、灰砂、石米混合建成。碑体方柱形,碑顶金字装饰,碑高9.4米,其中碑座1.45米,碑座边长2米。纪念碑平台四角的地方均修筑一个装饰方柱,碑的正面直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阴刻42位……[详细] |
![]() | 广宁县第一区行政督导处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塘尾村。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原为当地廖氏宗祠。坐东向西。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总进深21.5米,总面阔15.5米,建筑占地面积333平方米。1947年11月,广宁县第一区行政督导处在现址成立,陈瑞踪、陈伯康分任正副主任。是中共西江党组织领导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主政权……[详细] |
![]() | 罗国杰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带洞村。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廊,面阔10米,总进深9.45米,建筑占地面积94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罗国杰(1896年—1929年),宾亨镇带洞村人。“五四”运动时,就读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积极参加--。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广宁县委机关旧址位于离县城20公里的石涧镇马坳塘仔角村。这是一间砖木瓦面结构的农村小屋,面积只有40多平方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中共广宁县委为保存力量,于同年8月将县委机关秘密转移到第十三区石涧塘仔角(今石涧镇马坳塘仔角村)程德修家。中共广宁县委在这间普通的民房里,继续领导人……[详细] |
![]() |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驻广宁石涧旧址座落在现广宁县石涧镇黄塘村,是一间青砖瓦面木料结构的“三间两廊”式平房,面积大约90平方米。1939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西江特委,王均予任西江特委书记,机关设在新兴。6月,特委机关迁至广宁县石涧,设在黄塘村共产党员王德彬家里。西江特委机关迁到广宁石涧后,改组和加强了各县的党组织,领……[详细] |
![]() | 广宁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座落在离县城南街20公里的螺岗镇的“镇安府”(即现在的螺岗中心小学)。1928年2月25日,在中共西江特委和中共广宁县委的领导下,广宁县农民赤卫队队长欧蛟率领300余名赤卫队员武装进占螺岗圩,宣布暴-动-,并没收扶溪地主设在该圩谷仓内的几百石稻谷充作赤卫队给养。中共广宁县委随即在“镇安府”召开有30……[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