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安桥位于浏阳市社港镇合盛村。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东西走向,石木结构,长19米,宽4.5米,由石拱桥与木桥廊两部分组成。拱桥为红砂岩条石建筑;桥廊由29根木柱榫卯结构支撑,木构架用斗拱,工艺独特,做法古朴,造型别致。新安桥屡经修葺,保存完好。2006年5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32300125保护……[详细] |
![]() | 谭钟麟墓位于岳麓区坪塘镇白泉村荷叶塘的一处由东冲山与狮子山南北对峙而形成的约150米的山峡中,海拔77~95米,墓坐东朝西,西南距白泉村委1公里,东北距湘江3公里,西侧有白泉港水从南向北流入湘江。谭钟麟墓坐东朝西,墓封土堆直径5米,系用糯米混碎瓷浇筑,麻石砌边。祁阳石碑三通,麻石框边,主碑高约1.5米,宽约0.5米,上……[详细] |
![]() | 李朝斌墓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2—0007公布地址望城县星城镇马家河社区类别古墓葬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墓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详细] |
![]() | 张百熙(1847-1907年),清末长沙县沙坪人(现属长沙市开福区),少年时曾在长沙城南书院求学,1874年中进士,在京为官多年,历任工、刑、吏、礼、户、邮传等部尚书,及政务大臣、管学大臣等职。张百熙思想开明,主张施行新政,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详细] |
![]() | 谭继洵墓位于浏阳市集里乡筱水村。墓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60平方米,花岗石墓围,三合土墓冢,高0.9米,底径3.8米。冢首立祁阳石墓碑五通,中间主碑高1.9米,宽0.7米,阴刻楷书碑文“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兼署湖广总督湖北巡抚谭敬甫君诰封一品夫人谭母徐太夫人之墓”“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岁仲冬月”,两侧附碑阴刻龙纹。1991年,谭……[详细] |
![]() | 梅岭官兵合葬墓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03—0029公布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类别古墓葬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墓外缘为起点,四……[详细] |
![]() | 杨恩寿墓位于雨花区石马铺后山上,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91),占地面积10平方米。该墓为花岗岩结构,分别由墓冢、墓围、墓碑、前坪等部分组成,造形古朴庄重。主碑竖书“诗人杨坦园墓”,左右次碑分别刊刻了子孙题写的墓志铭记及其遗诗一首。杨恩寿(1835-1891),字鹤俦,名坦园,号蓬海、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清代晚……[详细] |
![]() | “谷山砚”采石场遗址位于望城县黄金镇金山桥社区谷山西北一处山坳里,由四处大小、深度不一的采石场,以及石料堆积场组成。四处采石场平面呈东西向分布,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主采石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坑深20米,整体形制略呈梨型。四周山体均为陡峭的绝壁,青色岩层上布满了条状细密的凿痕,遗址南向区域为开采石料形成的……[详细] |
![]() | 魏家大堆汉墓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黄土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内,此为一大型汉墓。墓为一隆起的大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因原地属魏姓所有,故称魏家大堆。长沙解放前曾有人在此盗掘出汉代文物。1952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确认其为一座大型汉墓,随后即予以保护。现墓葬区域已被学校围作苗圃和绿化区……[详细] |
![]() | 裴休墓时代为唐。位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清溪村大沩山之韦驮峰前。此为唐代名相裴休之墓。墓冢周砌石,外砌石罗围。坐西朝东。墓后有碑,上刻“唐故相国裴休之墓”。墓前有石栏、石柱,柱上刻一联“亮节高风乾坤并老;慈怀道气天地长存。”系众僧重修时(1932)镌刻。另有花岗石刻七言诗:“万重云捧古人坟,花木争奇紫翠纷。神气丽天经夜月……[详细] |
![]() | 赵汝愚墓 时代为南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侧,此为南宋重臣赵汝愚之墓。 墓占地500平方米,坐南朝北,呈椭圆形,南依妙高峰,北砌高约4米,中有台阶30余级,北面临石基有石护栏,东西各立华表1根。石墓石壁上嵌有叶德辉所撰碑记。后有石碑,上刻“南宋忠定赵福王墓”,左刻“南宋庆元二年丙辰安葬,清宣统二年……[详细] |
![]() | 长沙王室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这些诸侯王室墓对于研究西汉诸侯葬制及西汉长沙国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974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江西岸的陡壁山、象鼻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大墓,根据葬制及出土文物断定,这一带为西汉长沙国吴氏家族的王室墓地。1975年发掘的陡壁山汉墓,为岩坑竖穴,葬具为一大型木……[详细] |
![]() | 长沙王后“渔阳”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郊望城坡,此为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地汉代诸侯王室墓。 1993年长沙市考古人员配合建设工程进行清理。墓占地约1万多平方米。主墓居中,3座从葬坑成品字形自东而西分别排列。主墓为斜坡式墓道上坑竖穴,墓口长15.98米,宽13.10米,墓口下2米尚保留一层台阶,宽1.3-1.4……[详细] |
![]() | 大禹碑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左峰,此为广布全国各地的奇碑之一。 禹碑原在南岳岣嵝峰,故又名岣嵝碑,相传为夏禹王遗迹。宋嘉定九年(1212),何致游南岳,即摹拓全文,复刻于岳麓山左峰石壁,面宽140厘米,高184厘米,共77字,每字径约17厘米。明嘉靖三十年(1551),,太守张西铭建护碑亭。崇祯二年(163……[详细] |
![]() | 谭嗣同祠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二栋一亭的旧式祠宇建筑。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牌楼式)、庭院、前厅、过亭、后厅等建筑。前门墙面凸出四砖柱。明间设券门,两扇大门拼钉几何图案竹片,上部女儿墙由两端向中收缩成三角形西式状,下部现左右镶嵌祁阳……[详细] |
![]() | 陈天华、姚宏业墓 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为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烈士陈天华、姚宏业墓冢。 此为合葬墓,共茔分冢,坐西北朝东南,茔地面积60平方米。墓身为花岗岩石凿成的长方形石棺,棺长2.5米,宽1.02米,高0.76米。墓围内侧立4块汉白玉石碑,北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南刻“姚烈士宏业之墓”。墓前青石坪上……[详细] |
![]() | 黄爱、庞人铨墓 时间为1922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小桃源山上。此为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之墓冢。 墓围花岗岩砌成,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角各立圆形石柱。墓上用青石砌成方形平顶塔碑,正面楷书阴刻“黄烈士爱、庞烈士人铨之墓”。墓、塔通高6.7米,墓前有石桌,前有用条石围成半圆形的石栏,外侧有碎石坪,墓后……[详细] |
![]() | 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 时间为1927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此种佛塔式纪念塔建筑在国内为仅见。 此塔又名五轮塔,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为纪念北伐战争中的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塔为石结构,仿佛塔形式,分五层,高11.8米。所谓“五轮”是指“地、水、火、风、空”等,其形即地方、水圆、火三角、风半月、空团点,用梵文写……[详细] |
![]() | 雷锋塑像 时间为1991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内,此为纪念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而建。 雷锋在亿万人民心中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长沙市人民政府在雷锋纪念馆的广场上,于1991年3月5日竖立了雷锋的石雕像。此为雷锋背着枪大步向前的形象,寓意雷锋回到家乡。像高5米,平台基座高4米……[详细] |
![]() | 欧阳予倩故居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人民中路人民医院,此为中国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的欧阳予倩纪念建筑。故居始建于清代,占地355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结构,青瓦烟砖,坐西朝东,南向开门。庭院长方形,面积为130.6平方米,北墙下为一天井,东墙下为小花台,西面为二层结构的主楼,一楼为正房,二楼为0。主楼通高8.21米。南面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