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南澳县旅游

南澳县旅游景点介绍

  招兵树虽历经沧桑,但仍枝叶茂盛,苍劲挺拔。树干为气根包围,呈三角形状,需10人才能合抱。该树基部盘根错节,凹凸崎岖,似小山包。扁平处如战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起突处又像矗立地面的指挥亭,令人拍手叫绝。 用时参考半小时交通 可乘坐汕头602路(原南澳2路)到深澳镇(总兵府遗址) 景点位置南澳县深澳镇南山路上……[详细]
  南山寺是南澳岛上的一处小型寺庙,不收香火钱。南山寺位于南澳岛古城南面的一座小村的街巷之中,全寺宏大庄严,结构精巧,雕梁画栋,飞檐翅角,琉璃焕彩。不过,南山寺的规模不大,从大门进去,就能看到大殿,不是其他地方常见的那种高大的大雄宝殿。当地人来烧香的也不多,甚至看不到香炉,闻不到香烛的特有味道。但是,寺院专门修了一堵墙,用……[详细]
  南澳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南澳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海岛风力发电场。风机管理比较严格,而位于海岛中部火烧岭附近的风电场游览区,则是岛上为数不多的,可以近距离触摸这些身高有20层楼高,叶片接近50米大家伙的地方;2000年始建风电科普游览区,2002年7月,经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这里成为汕……[详细]
  自然之门位于南澳岛东端的青澳湾,是迄今我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这是北回归线上我国独有的风景,必将成为世界天文、地理学界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是南澳的新景点之一。青澳湾北回归线标志的兴建,使北回归线标志家族中又新添一员,也是人类更深入认识北回归线、认……[详细]
  南澳,位于闽粤之交、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是中国有名的“风柜”。经实测,南澳风场年平均风速每秒8.54米,年有效风速时数超过7千小时,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开发风能发电场的条件非常优越。1989年,有关工程人员开始在南澳开发高山风能电场,首期安装3台瑞典风力发电机。到1998年,已有风力发电机111台,总装机容量4万多千……[详细]
  龟埕景区草坪绿化面积5000m2。景区标志物——石龟群雕,长8米,高2.6米,重约80吨,为目前国内同类石刻龟之最。规划配套大小石龟99只,建成名副其实的石龟园。人类伊始便与龟结下不解之缘。华夏始祖就以龟为崇拜图腾,“伏羲始造龟卜”《物原》,刻于龟板上的“卜辞”被称为“甲骨文”,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者。从古至今,……[详细]
  黄花山书法石刻园,位于龟埕景区正面,已镌刻有沈鹏、胡洁青等知名书书法家的墨宝1300多幅,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摩崖石刻园,是书法爱好者旅游欣赏的胜地。……[详细]
  大尖山景区位于黄花山中部的大尖山,海拔588.1米,是汕头市最高峰,上下主峰各有游步道,约4000级。登上顶峰,既可俯瞰山峦叠翠的群峰,又可极目烟波浩淼的南海,远眺广袤无垠的潮汕。……[详细]
  西烟墩,位于西半岛龟埕龙颈山。离龟埕约200米,主体直径7.5米,高约1米,呈“U”形状,连同许公城(位于隆澳东部鲤鱼山下)的附属军事设施,与东烟墩(位于后宅山顶村东偏南山麓)、上水关(位于后宅坑内)、下水关(位于后宅东坑仔东段)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海上武装集团首领许朝光盘据南澳时所建,是岸上观察敌情之报警系……[详细]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鹰石山摩崖石刻区位于森林公园的龟埕西部,占地500多亩。鹰石山满山翠绿,四季常青,青山绿树之间散见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花岗岩。现有石刻1300多幅,是全国最大的石刻区。其中有沈鹏、胡少昂、陈大羽、朝磊等名家书法。   石刻区在整体内容铺排上,独具匠心,以形定词。在书艺上,择楷、行、隶、草、篆之上乘者……[详细]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南澳岛西部,总面积2.06万亩,森林覆盖率92%。其地理位置独特,北回归线从中部贯穿而过,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生物群落,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舒适宜人。公园三面临海,山海景观突出,旅游资源丰富。   森林生态景观。公园森林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雨林,动植……[详细]
  前江湾在南澳县南澳岛南部,后宅镇境内。属溺谷湾。湾口朝南,口宽8.1公里,纵深1.1公里,岸线长12公里,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因在南澳岛南,北与后江湾对应,故名。海湾呈半月形,水深3—8米,底部较平坦,底质为灰黑色土,含少量贝壳。湾顶有1.3公里长沙滩,余为岩岸。东部沿岸多礁,主要有东妈印礁、0礁、铁线礁、虾尾屿。……[详细]
  南澳岛上,寺庙可不少。就明朝陈天资《东里志》等史书记载而言,最早佛门就是创自宋朝的云盖寺(原称三宝寺,明重修时易名)。它已于1992年8月15日由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5年起历经16载,由住持释通教尼师艰苦备尝,募资重建扩大,于2001年10月5日落成开光。明万历二年(1574)陈天资《东里志·疆域志……[详细]
  清戍台澎故兵墓位于深澳镇猎屿湾。据史书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移厦门镇总兵官,并中、右、左三营官兵驻南澳,由左营官兵换班驻守台湾澎湖、淡水……三年期满,轮流更换。这些担负着保卫祖国光荣使命的官兵远涉重洋,为守疆御侮作出贡献,部分将士阵亡或殉职后,骨殖移回南澳安葬。1993年初春,南澳县政府拨出……[详细]
  屏山岩有一副对联:“屏山峭立西天岭,岩寺凭依南岛峰”。这是清末邑人张殿光所撰。又有一副对联云:“屏藩毓秀围青嶂,山水钟灵涌壁岩”。这是民国时期高僧、上海圆明讲堂圆英法师所撰。者两幅对联概括了屏山岩险要位置、雄伟气势和壮丽风光。屏山岩座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岭”,也称金针峰的地方。喜欢攀登的人,从深澳水电站沿着大水管,……[详细]
  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人,对片头那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陨石,自应记忆犹存。如今,这块“青埂峰下的顽石”在南澳可以找到它的倩影。在南澳东半部中部的雄镇关西行约2公里,便到果老山东翼马鞍山的地界,遥望起伏山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侧山坡上那宛若天外飞来的巨石。它稳置于横空出世的另一块硕大的石头之上,这就……[详细]
  金银岛位于深澳镇贼澳湾。整个景点由九曲桥连接而成,镌刻多处名人摩崖石刻,竖立看守金银财宝的石雕塑像。相传这里是“海盗“吴平的藏宝之地,至今流传着藏宝的谜语“潮涨淹不着,潮退淹三尺“,却无人能破译,遂成千古之谜。……[详细]
  雄镇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军事关隘,是华南地区的名关,这在全国海岛中是独一无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华名关》一书中,南澳雄镇关就名列其中。雄镇关位于深澳南面约三公里的云澳与深澳交界的山坳。那里地势险要,东倚金山,西连马鞍山,自南而北,唯有此路可通,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那里是当年深澳总兵府南面的屏障,……[详细]
  “海上鱼村”位于深澳镇猎屿湾,北与饶平柘林镇隔海相望,猎屿、虎屿(又称塔屿)屹立为门户,湾内水域宽阔,风静浪平,是养殖的天然海湾。此地既是古时深澳的重要屏障,同时又是扼守闽粤航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津,也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古战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俞大猷等先后在这里写下了抗击外来侵略和收复台湾的不朽篇章。昔日……[详细]
  南澳地理位置重要,为漳潮锁钥、东南门户。朝廷为抵御倭夷侵扰,打击海寇劫掠,1575年,明朝特设立“闽粤南澳镇”。“镇”是明清军队建制单位,南澳总兵是正二品大员,负责闽粤交界海面军务。康熙收复台湾后,南澳总兵还分批轮流参与守卫台湾、澎湖、淡水,三年一班,前后历二百余年。明清两朝共有177任,计167名总兵、副总兵驻守在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