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越秀区旅游景点介绍

  清真寺又称濠畔寺。位于广州市人民中路濠畔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1949年后,伊斯兰教的主麻聚礼轮回在此举行。寺内的看月楼、南北廊、水房等已被拆,现仅存寺门和大殿。寺门朝南,上盖瓦顶已坏,残存墙垣与石门框。门上还有镌刻“清真寺”3字的石匾。大殿坐西向东,面宽五间18.8米、进深五间19.……[详细]
  简氏祖祠 位于广州市盘福路第27中学内,为纪念简文会而建。原简氏祖祠在中山五路桂香街,规模较小,后在简照南兄弟(南洋烟草公司董事)倡议下,迁建于现址,1933年动工,1936年落成。1947年在该址创办众贤中学。宗祠坐北朝南,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两侧以青云巷相隔为偏间,深三进,建筑面积1481.84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详细]
  太监韦眷墓 位于广州市东山姚家岗,旧永泰寺后。1964年发掘。墓为券拱石室,坐东南向西北,用红色砂岩石块砌筑,全长7.44米。墓室构筑严密,封护得水泄不通,防盗措施独具心思。石室的两壁券墙和后壁厚达1米多。前部券拱5重,后部4重。石室之外有厚达半米的三隅砖壁包护,砖墙外再抹石灰。石室与墓坑之间上、下四周都用石灰、沙、砾……[详细]
  戴缙夫妇墓 位于广州市东山梅花村象栏岗。1956年发掘。是分室合葬墓。地面上有花岗石建筑的坟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两墓室用花岗石砌筑,并排但不相通,埋于地下深2米。室顶前后各置黑石墓志1合。右边为戴缙墓穴长3.18米、宽1.94米,左边是其妻周氏的墓穴,长2.9米、宽1.46米。两室构造完全相同。四面石壁……[详细]
  淘金坑16号墓 位于淘金坑(今白云宾馆)附近山岗。1973年发掘。为一小型木椁墓。墓坑长3.7米、宽2米。棺椁全朽无存。随葬品有陶制礼器鼎、盒、壶一套,还有瓮、罐、瓿、鋗甑等陶器10多件。其中一件陶瓮的肩上打印有“长秋居室”印文,篆书。“长秋”为汉代皇后居住的宫名,始于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据此陶文可判定这座墓……[详细]
  区庄螺岗木椁墓 位于广州市区庄螺岗。1962年发掘。竖穴木椁墓,长3.6米、宽1.9米。棺已朽,尚存椁板少许。随葬品置椁内一端,有瓮、罐、小盆、釜、鼎、盆、壶等12件陶器;漆器有奁、盘和耳杯残件7件,铜带钩1件,亦残。铜戈1件置陶器旁,长26厘米,“阑”上已磨蚀,是经长期使用过的实物。戈“内”一面刻凿有“十四年属邦工□……[详细]
  龙生岗43号墓 位于先烈路龙生岗。1953年发掘。属东汉前期。墓上有残高约3米的封土。墓坑长方形,长6.2米、宽3.6米。坑底前低后高分成两级,椁室依坑形用大木条垒筑成两级,后部高起0.59米的一级是棺室,前面低下的一级有一块厚板横隔成前、后两半。前半是前室,后半是器物室,这种简化的两层造法,实为“假双层分室”的结构。……[详细]
  王兴将军墓 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南秀湖畔。墓坐东向西,封土呈馒头形,墓碑刻“南明抗清殉节王兴将军暨妻妾之墓”等字。墓后立石墓志一方,高0.55米,宽0.45米。王兴墓原于1952年在南箕村发现,当时墓碑已不存,墓穴中埋一大陶瓮,瓮口覆盖志石一方,内盛有骨灰和残金饰。1954年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迁葬于越秀公园。现立志石……[详细]
  回教三忠墓 位于广州市解放北路清真先贤古墓东侧。为南明政权驻守广州的回族将领羽凤麒、撤之浮、马承祖3人衣冠冢。三墓并列一起,坐北朝南,相互距离约3米。地面建筑为伊斯兰教传统的石棺形式,用水泥灰沙批荡。墓长1.98米、宽1.26米、通高1.31米。墓顶层为一平卧圆柱状,下为长方形棺室,分为二级逐步向外扩大。位于中间的一墓……[详细]
  姚潭墓 位于广州市建设大马路北段。1954年发掘。长方形券顶砖墓,墓砖灰黑色无纹饰。墓长3.52米、宽1.2米、高1.15米。墓底铺砖。棺具置中后部,已朽。只存残铁棺钉。骨架亦朽,只存两枚牙齿,其中一齿上粘附薄金片一小片。室内前部有白瓷碗一对、粉盒一个和几件釉陶四耳罐。墓志1方竖于右券墙之下。室后部有双耳釉陶罐。出土的……[详细]
  王涣墓 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后面山坳。1954年发掘。长方形砖墓,墓砖青灰色平素无纹。墓长3.6米、宽1.72米。墓内仅出土一块青石墓志,余无他物。志盖高75.5厘米、宽78厘米、厚10厘米,四边斜面,当中刻“太原王府君墓志铭”两行8字,篆体。周围密布线刻牡丹花纹。志石高75.5厘米、宽78厘米、厚7厘米,已断成数块……[详细]
  淘金花园王复元墓 位于广州市淘金坑东侧太和岗,广九铁路南侧,东南与黄花岗公园相邻。1998年在这里清理唐代砖室墓4座,出土随葬器物36件(套)。一号墓长3.15米、宽1.65米、残高0.30米,用青灰砖单隅砌筑,有小壁龛。墓底无铺砖,后部有砖砌棺床,长2.84米、宽1.10米、高0.1米。出土随葬品10件,有陶罐、盏、……[详细]
  麻鹰岗建初元年墓 位于动物园麻鹰岗。1956年发掘。这是一座圆锥形突顶砖室墓。深约5米。墓门西向,外接斜坡形墓道。墓室双隅砌筑,平面呈“中”字形,内分甬道、前室和棺室三部分,全长9米。前室方形,长、宽各2.8米、高3.26米,顶部呈圆锥形。室的左侧附一耳室,后面连接棺室,棺室长4.78米,券顶,后壁有龛。在棺室后端拱顶……[详细]
  沟金坑1号墓 位于华侨新村西邻的淘金坑山南麓,是南越国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区。1973年在此建白云宾馆,在1万平方米的平土范围内发现南越墓40多座,经抢救发掘22座,有21座属木椁墓,仅这墓属竖穴土坑墓。墓坑狭长,长3.1米、宽0.86米。四壁挖得不很平整,底部齐平,墓坑内全填黄沙。随葬物放在一头,除一处漆器残迹外,余为瓮……[详细]
  城墙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年代为东汉至南朝。1996~1998年两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出一段长16米,呈南北走向,始建于东汉,而于晋、南朝扩建沿用的城墙。东汉城墙为夯土墙垣,修筑于山岗上,基部保存较好,经后代修削,现存面宽5米,残高1.85米,夯筑19层,每层之间铺垫草茎。夯层0土大量汉瓦和陶罐残片。东晋时……[详细]
  冼星海墓是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冼星海的墓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麓湖边星海园,由水泥砌筑。墓地占地4200平方米,塑有冼星海像。此墓于1985年,为纪念冼星海逝世40周年、诞生80周年而建,建成后举行了冼星海骨灰迁葬仪式。墓地所在星海园建有冼星海纪念碑与纪念馆。星海园位于麓湖西岸,占地6000平方米,为纪念我国著名音乐家……[详细]
  民国广州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文明路194号至200号(原为文明路75至81号)。是一座四间相连的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木楼板,坐南向北,四间内部有门互通。每间宽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机关没有公开,用“管东渠”(即“广东区”的谐音)的化名向-局登记,后来“管东渠”就成了广东区委的代号。民族解……[详细]
  民国广州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天文台文物点有新旧两处。旧天文台位于广州市今越秀中路125号内。新天文台在石牌华南理工大学内。1926年,时在越秀路的中山大学设数学天文系。次年2月,在越秀路校内建筑天文台,1929年6月落成。主要仪器有法国制天文标准时钟,15厘米口径子午仪、20厘米反射望远镜,德国制赤道仪各1个,气象仪器多……[详细]
  邓荫南墓 位于广州市先烈南路,东邻兴中会坟场。进入墓门,在墓道旁竖着“邓荫南先生墓表”,胡汉民撰文并书,简介邓氏生平,1929年立。墓表西侧是墓园的中央。墓长方卧石形,水泥结构,坐北向南,高20厘米。墓顶平置“陆军上将邓荫南先生之墓”墓碑,与一般墓碑竖立墓前的形制不同。北面建有纪念碑,高9米,呈方柱形,石米批荡,顶尖四……[详细]
  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广东省地震局办公大楼2楼,总面积730平方米。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建设项目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批准的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 于2006年7月2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内容馆展包括网络互动区、试震互动区、多媒体互动区和实物展览、展板等部分,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