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蒙自市旅游

蒙自市旅游景点介绍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蒙自芷村镇查尼皮村,会址占地面积5336平方米,设有会议室、多功能厅、陈列馆等。查尼皮地处蒙自、屏边、文山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距蒙自县城25公里,距滇越铁路迷拉地(芷村)车站7.5公里。查尼皮见证了在血雨腥风的严峻形势下,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高高举起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旗帜的光荣历……[详细]
  文澜王家宅院位于蒙自市文澜镇桂林街35号,建于1935年,坐东向西,是由大门、倒厅、过厅、正房及两厢等建筑组成的民居四合院,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王家宅院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是典型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对研究蒙自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及西南联大在蒙自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9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建成于1910年,是法国人建造的法式建筑,由车站站房、站长房、车站办公室等9幢欧式风格建筑及一处转车盘组成。2012年1月7日,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前的芷村火车站为一等车站,现在是滇越铁路上至今保留法式建筑较为完整的车站之一,也是滇越铁路上唯一的双翼站房。芷……[详细]
  杨增新故居位于蒙自市期路白乡大莫别村,年代为民国。杨增新故居为红河州第八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蒙自海关旧址位于云南省蒙自县城南湖东南隅。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置的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旧址。原有房屋五十余间,今仅存一幢建筑,坐南朝北,通面阔23米,通进深14米,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1938年夏至1939年春,曾辟为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教室。……[详细]
  新安所镇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军屯文化古镇,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地位,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贲古县,设制于新安所一带,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人,屯田戍边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所归蒙自县。2000……[详细]
  走近蒙自老街,看到很多蒙自的历史古迹。古老的街道、古老的房屋,朴实的民风、民俗,还有各种传统美食。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详细]
  碧色寨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洲蒙自县的草坝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也见证了一段段历史。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让人想起当年的繁华。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这座边地火车站是火车迷们的必游之地,也是摄影爱……[详细]
  尼苏小镇占地面积500亩,共有369户人家。距蒙自市行政中心6公里,紧靠天马路北沿,交通畅达,是蒙自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尼苏小镇原为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第一、二、三村民小组所在地。因原居住村民98%为彝族,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故起名尼苏小镇。近两年,小镇以“美丽家园”建设为契机,打造成为以少数民族风……[详细]
  长桥海旅游度假区位于蒙自县域的雨过铺镇和文澜镇中心区之间,景区以北回归线为主题,以“长桥卧虹”的桥文化、“铁路博物馆——碧色寨车站”的法国铁路文化为内涵,以“水”为巨大的景观载体,以田园风光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即“北回归线、桥文化、铁路文化、中西文化、湿地公园”的景区主题,有岩溶断陷盆地景观、长桥海湿地等自然景观。……[详细]
  文澜公园面积为34.6万平方米,由休闲广场、喷泉、叠水平台、人工湖、园林景区组成。县级行政中心预计总投资约为13245万元,其中县级机关办公楼约为4745万元,文澜公园投资估算为3000万元,县级行政中心路网及附属设施估计投资5500万元。……[详细]
  蒙自新天地商业街地处蒙自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之间,贯通锦华路与天竺路,交通便捷,紧靠省级住宅示范小区红竺园等多个连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处于蒙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地段,被誉为“滇南一条街”。商业街净用地5.3公顷,全长700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8%,容积率0.77,是由我省房地产界的领头羊--昆明官房集团……[详细]
  新安所位于红河州蒙自县城东南,地处北纬23°15′至23°21′,东经103°24′至103°31′,地貌为东面高山横亘,西南面丘岗起伏环抱、北面为一马平川,地势开阔,掩映在4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之中,是一派美丽富饶的江南田园风光。全镇国土面积87.2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万人(其中……[详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同年10月,三校合并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局势持续恶化,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于1946年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详细]
  1887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被辟为商埠,县城东门外划为通商处所。1888年,法国驻蒙自领事府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落成。1889年8月24日,蒙自海关正式开关。海关管理、人事、税收三大权由洋人控制,中国人不能自主。蒙自开关通商后,云南极大部份进出品商品均在蒙自集散,省内外48家外贸商号在……[详细]
  红河体育馆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红河奔牛队的大本营,曾于2005—2006年赛季打入CBA前四强的红河奔牛队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在这里曾经举办过一系列主要的国际国内赛事和文艺演出。于2000年9月开工建设,2002年8月竣工,总投资5500多万元。体育馆基底占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有座……[详细]
  法国花园的原名叫“法国滇越铁路总局”(解放前俗称老铁路局)。当时滇越铁路全线分上、中、下三段施工,各段的工程师和小包工头大都是意大利人。为此,意大利政府就在老铁路局内设驻蒙领事馆,直到蒙自碧色寨的新铁路局落成,意大利领事馆才从老铁路局迁出,随后又由法国委派的铁路监督衙署入住。衙署入住后,这栋充满异国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里……[详细]
  查尼皮位于蒙自县芷村镇。查尼皮是彝语“不引人注目的”意思。这里离滇越铁路和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交汇处—碧色寨不远。而碧色寨是是近代云南最繁忙最热闹的火车站,因为它是两条铁路的中转枢纽,是云南铁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最多时有2000左右的铁路工人在此工作。不远的个旧锡矿,有工人10万以上。作为工人……[详细]
  周家宅院,位于蒙自县城文澜镇武庙街15号,始建于1916年,为富绅周子荫家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09平方米,建筑面积3259平方米,为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楼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河州博物馆坐落在蒙自市天马路65号红河州行政中心红河广场西侧,于2003年12月建成,馆址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21平方米,有文物藏品8089余件,是红河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2005年10月8日开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走近红河州博物馆,别具一格的中西结合建筑十分显目,取材于红河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