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区旅游

西山区旅游景点介绍

  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国最早兴建的水电站。电站一厂于1910年7月开工,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2006年05月25日,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弹指一挥间,100年过去了,2012年5月28日,这座中国第一座……[详细]
  大自然风情园位于昆明市海埂村,是都市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告别喧嚣的都市,一家人出行、亲戚朋友相约,走进位于滇池岸边的昆明大自然风情园游玩,让双目满眼翠绿,让疲惫的身心放松,呼吸新鲜的空气,做一做运动,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滇池湖畔的大自然风情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广西北海银滩、人工湖、亭台、楼阁、池塘边挤满了休……[详细]
  世界蝴蝶生态园,是由云南九彩云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以蝴蝶为主题的大型生态主题公园,座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黑荞母村,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然无污垢 ,森林覆盖率到98%。负氧离子含量达2万/cm3以上。是集团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青少年科教育及蝴蝶养殖、观赏、加工、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生……[详细]
  昆明大观公园内的仿清代主题邮局——大观邮局昆明大观楼公园营销科科长郑磊介绍,大观楼是全国十大名楼之一,为了满足当代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昆明大观楼公园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昆明市分公司联合推出云南首个仿清代主题邮局,并设有“时空邮局”服务,游客可写信寄给未来的自己、朋友、家人,最迟可4年后寄出。该邮局自1月4日开业以来,吸引众……[详细]
  昆明西华湿地公园建在滇池西岸、高海公路中段、观音山脚下,这里芦苇重重、栈道通幽、湖光山色、风影波动。8月时节,公园里的桂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西华湿地公园面积约781亩,修筑景观栈道447米,车行道1800米,其中281亩的生态湿地中,种植苗木45万株,种植乔木1225株,还有25万多丛水生植物,是一个真正结合了乔、灌、草……[详细]
  昆明故城坐落于云南民族村旁,其拥有18栋装修古典、自成一体的商业楼,占地约50亩,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与民族村内的少数民族村寨不同的是,昆明故城原貌展现了明清风格的老昆明建筑,充分体现了老昆明闲适的市井文化。不仅为各类商家提供了经营场所,同时也是附近居民及广大昆明市民开展商业活动、休闲娱乐、购物及体验民族风情的重要集……[详细]
  滇池西山索道使用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的世界上先进的索道设备,索道全长2000米,高差300米,其中1000米横跨滇池水面之上,索道全线可挂80个客箱,每个客箱一次可以运载6人,是国内唯一一条既跨水又越山的索道。乘坐索道在20分钟之内游客就可以从民族村后的索道下站跨越滇池水面直达国家AAAA级景区—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观光游……[详细]
  龙润大龙潭隶属于龙润集团全资子公司,现已开发营运的都市农庄大龙潭生态休闲园,是-议接待、休闲垂钓、生态餐饮、度假娱乐、自助烧烤、星级住宿、生态沙滩等一体化的生态休闲园。龙润大龙潭将龙润好茶与云南绿色生态食材资源完美结合,创新出龙润大龙潭独有的特色茶香鹅、茶油花椒鸡、茶椒鱼、茶汤羊肉、普洱茶酥红豆、茶香干巴、茶香酥肉、茶……[详细]
  中国兵器房车温泉中心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毗邻云南民族村,地理位置优越,景色宜人。中心共拥有标准型、豪华型房车20辆,床位100张,内置舒适软床、温泉洗浴、冰箱、空调、影音设备等生活设施;营地提供房车生活用电、上下水、排污等基本补给,所有的停车区域及夜间所有的步行道都有足够的照明,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及消防设备;……[详细]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在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建造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也耸立着一……[详细]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傈僳族人……[详细]
  木结构,木板盖顶,四面墙用木料重叠垛成的木屋里展示了他们日常的生活起居。旁边有一酥里玛酒酒作坊,香气四溢。普米族自称“培米”,意为白人,人口3.3万,主要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及维西、永胜等县。民居建筑:坝区住房多仿白族“三坊一照壁”等院落形式,山区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多数房屋为木结构,木板盖顶,四面墙用木料……[详细]
  壮族村寨迎面是祭祀龙王天子的龙柱,两边是天王崖画、石葫芦亭、昊天阁和硕大的铜鼓耸立在广场两侧。壮族青年男女社交、休憩的“情廊”、村寨长老聚议大事的“老人亭”,守护村寨的龙树和药用植物“三七”园,一起构建出浓郁的壮乡风情。稍远处别致的风雨桥和旋转的水车映衬出一派秀丽的村寨田园风光。布朗族人口约11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详细]
  瑶族寨子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瑶族人口有213万人。主要分布于富宁、金平、广南、勐腊、元阳等县。云南瑶族有四个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山瑶和红头瑶。民居建筑:瑶族的房舍都建成吊角楼的形式,即美观又舒适。另一特点是用木板代替瓦盖房顶,瑶族人称……[详细]
  寨内分布有茅草顶的干栏式建筑群、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以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场正中的牛角为佤族的寨桩,广场前的两个石人分别为佤族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木依吉”和“阿依娥”。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人口约36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澜沧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区。民……[详细]
  藏族村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坡顶民居和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云南藏族约有13万人。主要聚居区迪庆州,195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建筑: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详细]
  水族寨依水面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历史的祖风与特色。水族人口近1.3万人,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民居建筑: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四周多修竹古木,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喜植果木。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详细]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互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间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怒族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以及沪水、兰坪县境内,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民居建筑: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是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详细]
  蒙古族村主要由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代表性的合院系“一颗印”式的建筑、蒙古包及跑马场等组合而成,既表现了大草原游牧民族的祖风特征,又展示了云南蒙古族独特的建筑风格。蒙古族在云南有2.8万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民居建筑:“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详细]
  苗族村选取山地为营造环境,颇具代表性,提炼了苗族建筑的精华。吊角楼展示苗族服饰及手工制作工艺,民居楼则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间风范。苗族共104万余人,几乎全省都有分布,主要在广南、金平、屏边、马关4县。民居建筑:以典型的板屋系“吊角楼”等民居为构建主体,与傣族的吊脚楼有所区别。在苗家,这种吊脚楼也称“单坡吊脚楼”。吊脚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