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兴化市旅游

兴化市旅游景点介绍

  县丞署位于市区昭阳街道英武社区城内东大街,东经119°50′15.0″、北纬32°56′13.6″。县丞署初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北宋天圣初年(1023)范仲淹任职兴化,理政其间,筑有小梅岭,亲植腊梅,故被称为“景范明堂”而被列入“昭阳十二景”。历经宋元。明初因在原址西侧另建县署,旧署降格使用,“明为主簿……[详细]
  状元坊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文峰社区东城外大街,东经119°50′40.6″、北纬32°56′08.1″。石质,双柱,单门,跨街而立,上立重檐。皆为明代建筑。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春芳廷试鼎甲第一,奉旨于故居(今名状元巷)巷南跨街建“状元坊”。石柱高大,上镌“圣旨”,额题“状元坊”。李春芳(1511-1585),字子实,……[详细]
  任大椿读书楼位于市区昭阳街道儒学社区儒学街儒学广场,东经119°50′13.3″、北纬32°56′08.0″。占地面积16平方米,建筑面积28平方米,砖木结构一间二层小楼,明建清修,为任大椿祖父任陈晋和任大椿读经处。现增设了门楼、天井、围墙,形成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独立院落。任大椿(1738-1789),字子田,又字幼植……[详细]
  益民巷古民居群位于沙沟镇后大街益民巷两侧,东经119°43′08.9″、北纬33°09′07.8″周围。全长约100米,南接镇区,北临后河。两侧青砖黛瓦、小楼耸峙,座座屋脊高翘,门前墙砖浮雕,狭窄幽长、古色古香,多为清代和民国间建筑。益民巷形成于清嘉庆二十年(1780)前后,原名儒学巷,曾于巷北张仙祠中设立儒学,为古镇……[详细]
  姜雨仁祖宅位于沙沟镇镇区后大街34号,东经119°43′08.9″、北纬33°09′07.8″,清代民居建筑。姜雨仁祖宅坐北朝南,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两组建筑均为三进两天井,自成院落,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大门两侧安置石鼓,院内建有“福”字照壁,主屋房间天花板吊顶,两侧厢房门窗镶不规则七彩玻璃。姜雨仁祖宅始建于明末,清……[详细]
  张氏宗祠位于沙沟镇镇区姜家三巷6号门内,东经119°43′17.0″、北纬33°09′01.8″,是一处清代祠堂建筑。张氏宗祠坐北朝南,四进、三天井。由南往北,分别为祠门、议事厅、享堂和正厅,均有雕饰。第二进院内植有一株古银杏树。第三进西侧为三间客厅,七檩,穿斗式。第四进东侧设有门楼,正厅内曾设有长条祭台,供奉张氏列祖……[详细]
  石梁古码头位于沙沟镇石梁村冰房巷河畔,东经119°43′17.0″、北纬33°09′01.8″,是一处清代古建筑。石梁古码头用青条石构建,整体呈“八”字形,出水九级石阶,每级宽50公分、高14公分,条石表面粗糙防滑,完整无缺,码头两侧建有石头驳岸,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坚固耐用,目前仍在使用。石梁古码头是里下河水乡地区保……[详细]
  虹桥位于沙沟镇虹桥巷北首,大士禅林南侧,东经119°43′24.9″、北纬33°09′10.0″,南北向,建于明代,原名“三仙”桥。虹桥主体为石结构,南北走向,全长15.5米,宽2.66米,正桥长4.5米,两边斜坡分别长5.5米。桥的结构为一孔方形,桥面、桥桩、踏坡台阶及护栏均为棕色花岗条石,两边引桥用青砖砌接。整个石……[详细]
  鱼市口石板街位于沙沟镇镇区前大街与南大街交汇处新大街104号,东经119°43′15.0″、北纬33°09′04.2″,明代建筑。鱼市口石板街现存30米,由108块棕色条石铺就,每块条石长1.15米,宽约0.36米,南北走向,呈“T”型。石板街两侧皆为店铺,基本保存了明清及民国时期建筑物。明代中期以后,鱼市口及石板街逐……[详细]
  迎新桥位于沙沟镇时堡村,东经119°42′42.3″、北纬33°07′06.1″,建于清代。为单拱石拱砖身桥,拱高约2.2米,桥面宽2.6米,长15.8米。拱券顶部到桥面0.6米。石拱由五组桥拱拼接组合而成,每组桥拱又由七块拱石构成。上砌青砖,桥身坚固、优美,结构科学。迎新桥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桥梁,拱形优美,结构……[详细]
  茅山东岳庙位于茅山镇镇区东部,东经120°00′25.7″、北纬32°44′30.5″,明建清修。茅山东岳庙现存正殿三间,梁架结构及墙体完好,另有部分配套建筑,布局规整,用料精美。茅山镇是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传承久远。宋以前山丘曾建有三茅真君观,相传为“三茅”(茅盈、茅衷、茅固)修道之地。茅盈又为道教……[详细]
  茅山唐井位于茅山镇镇区景德禅寺内,东经120°00′23.9″、北纬32°44′28.1″,原山丘朝南山坡处。茅山唐井系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举道教为国教时扩葺茅山三茅真君道观时所凿,《扬州府志》、《东台县志》及《茅山志》皆载为“唐明皇时所凿”,亦即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713-755),距今约1300年。……[详细]
  护国寺全称“敕封护国寺”,位于戴南镇护国街,东经120°07′36.6″、北纬32°43′07.8″。唐代始建,宋代改建,明清重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护国寺,在戴家泽,建于宋。”护国寺前身为唐代所建的道观“七星庙”,宋代改为佛寺。扩建天王殿时,为保护东侧一棵唐代参天古皂荚树(今不存),将该殿西移2米左右,形成此殿……[详细]
  罗汉寺位于周庄镇邬牛村,东经119°56′25.0″、北纬32°43′39.1″,始建于宋。据明崇祯六年(1633)《泰州志》卷七《方外·寺观》等相关史籍记载,罗汉寺最早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罗汉寺坐落于邬牛村东北隅一个三面环水的垛岛上。当年碧流萦绕,形如满月,被称为“亮月……[详细]
  蒋庄西庙位于陈堡镇蒋庄村,东经119°51′07.0″、北纬32°48′06.6″,本名“吉祥庵”,清代佛教寺庙建筑。蒋庄西庙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光绪(1875-1908)年间重修,由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三间的两组建筑对接组合而成。为佛教禅宗传承。主殿“玉庙殿”,壁上嵌有清光绪年间石碑。蒋庄西庙布局合理……[详细]
  韩氏宗祠位于戴窑镇西侧的韩窑村,东经119°50′12.9″、北纬32°56′26.6″,面南三进,明建清修,享堂供奉明代理学家韩贞(现为韩乐吾纪念馆),正堂供奉韩氏自明代洪武年间从苏州迁居兴化的历代先祖。韩贞(1509-1585),号乐吾,明代兴化人,窑工出身,师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王襞父子。学成归里,以教学化俗为……[详细]
  福星桥位于张郭镇张纪村,东经120°12′22.4″、北纬32°47′01.6″,建于清代光绪(1875-1908)年间。福星桥是一座单孔砖桥,已有约一百二十年的历史,桥栏至水面5.2米。栏杆高1.25米,拱高4.05米,跨度3.7米,拱圈高2.05米,桥面栏高0.6米,桥宽3.23米。栏宽0.38米,桥长22.7米。……[详细]
  胡公生祠碑位于市区第一中学操场南端(原南城内大街胡公祠中),东经119°50′10.7″、北纬32°56′05.4″,明代石刻。碑高210厘米,宽114厘米,厚23厘米,字迹清晰,保存完好。碑镌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碑文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的兴化人宗臣所撰。内容记述嘉靖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557-1……[详细]
  莫氏民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义社区北城外王府巷21号,东经119°50′22.9″、北纬32°56′43.5″,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由东、西两组前后各两进建筑构成,共有房屋12间。花墙、门窗做工精细,雕刻别具匠心。莫氏民居始建于清代。清咸丰三年(1853年),原籍镇江的莫益三为避太平天国……[详细]
  徐府位于市区城内东大街北侧、长安路西侧,东经119°50′19.5″、北纬32°56′14.2″,是一处典型的民国府第建筑(局部)。徐府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小楼,门窗梁架结构及墙体保存完好。小楼西侧为两层厢房,七檩,穿斗式。木头楼板,东西长约6.8米,南北长约9.5米,有四米见方小天井,东、西两侧建有围墙,形成一个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