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泰兴市黄桥公园内有三尊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的石雕,分别是一匹马、一只羊和一只龟。这三尊石雕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它们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古时会在一些高官的墓前正门直道两侧设有武将或者是辟邪神兽的石雕,让它们来守护墓主人在地下的安宁。黄桥公园内的这三座石雕正是黄桥四大世家之何家的何棐墓葬前的雕像。……[详细] |
![]() | 在泰兴市黄桥镇十桥中路中段的西侧有一间小寺庙真武庙,这寺庙规模不是很大,旧时尚有前后五进,现在只余三进。真武庙始建于明代,人们从方丈室的中山上可以判断,虽然在时光的风化下寺庙外表显得有些破落,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寺庙的内部大有文章,直来桥碑石和唐代的经幢石都是从这座庙里发现的。寺庙的第一进保存着嘉庆十年重修直来桥石碑……[详细] |
![]() | 当我们走进黄桥何氏宗祠的展厅,正墙之上挂着百年何家先祖们的画像,这其中有一个身穿红色朝服的名叫何棐,作为晚辈他的画像竟与黄桥何氏第一代世祖孔庭公画像并肩,这何棐究竟是何许人?弘治壬戌年,也就是何棐中举的第二年,他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中获得第十名,殿试为三甲九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原议留京任兵科给练,因有人从中梗阻,改派……[详细] |
![]() |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宋史》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顾昕,泰州泰兴人。十岁丧父,以母病,荤辛不入口者十载。鸡初鸣,具冠带率妻子诣母之室,问其所欲,如此五十年,未尝离母左右。母老,目不能睹物,昕日夜号泣祈天,刺血写佛经数卷。母目忽明,烛下能缝衽,九十余无疾而终。……[详细] |
![]() | 黄桥镇余家村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举行一场庙会,这个一年一次的庙会是为了一个人而举办,这个人就是余学仙。余家村,顾名思义村里大多数人都姓余,包括一位叫余学射的道人,余学射为何改名余学仙,这里面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民国时期,当地的农民们被地主的“猪子捐”压迫,日日生活在水火之中。为抗缴猪子捐,余学……[详细] |
![]() | 在泰兴市黄桥镇布巷封家园有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民居,这间民居大门朝西,共有正屋三间,厢屋十间。这座民居朴实无华,但在普通的屋舍里诞生了一位学富五车、为祖国科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王德宝。1918年王德宝出生在黄桥镇,1940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7年出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54年,学有所成……[详细] |
![]() | 千年的历史文化名镇黄桥少不了许多历史在岁月里留下的印记,直来桥纪念碑就是一个。直来桥村,因直来桥而得名,而直来桥纪念碑正是为纪念直来桥重修而专门立的一块石碑。直来桥纪念碑高2米,宽0.8米,碑上刻有碑文,碑文上记载了重修直来桥的全过程。清代嘉庆年间,邑人丁丰占出于民生的考量,发起了直来桥的重修工作,直来桥修建完毕后,满……[详细] |
![]() | 裕泰和茶叶店地处历史文化名镇黄桥最繁华的东大街,它于1870年由胡氏投资兴办,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是老黄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裕泰和茶叶店的创始人是胡氏第44世、胡锦涛主席的高祖胡沇源。胡沇源年轻时家境贫困,从安徽绩溪来到江苏东台,从专门采购徽州名茶的水客作起,一直将茶叶生意做到上海、泰州、姜堰和黄桥,并成为响……[详细] |
![]() | 萧盛龙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人民,但普通的他却干了一件不普通的英勇事迹。1941年萧盛龙出生在泰兴市广陵镇南萧村,青年时品学兼优的他考入江苏省扬州中学读书,1964年被分配到六合县化肥厂工作。在化肥厂工作的这段日子里,他踏实勤恳,努力认真,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等职务。1966年12月6日,工厂的阀门车……[详细] |
![]() | 萧人夫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1923年1月23日,萧人夫出生在江苏省泰兴。1938年,年仅十五岁的萧人夫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抗大人事科科长、区长、团参谋长、营长、教导员等职,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皖南事变中他率领部队迎接新四军东进,与日伪军浴血奋战七天七夜……[详细] |
![]() | 坐落在广陵镇曹市村的徐斌烈士墓修建于1950年7月,后来被重新翻修,如今占地面积40平方米。徐斌烈士墓由墓碑和墓身组成,墓身周围砌有水泥栏杆,虽然外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站在墓前依然能够感受到徐斌烈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徐斌是华东二级英雄,也是泰兴的骄傲。在国家危难之时,徐斌烈士满腔热血地奔赴延安抗大学习,学成之后便毅然……[详细] |
![]() | 1924年初,沈毅受党的指派到泰兴传播革命真理,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初秋原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在泰兴刁家网(刁氏宗祠)成立,次年底改建为泰兴县特别支部。1928年初,“特支”改建为泰兴县委,沈毅任县委书记。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在江北特委传达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沈毅领导农民武装举行“五一”如泰农民暴-动-……[详细] |
![]() | 东方禅寺坐落在泰兴市古溪镇,始建于唐末,兴于北宋北宋嘉佑年间。清嘉庆二十年,四方信众捐资重修,建成殿房九十九间半,盛极一时。然而抗战时期正殿及部分殿房毁于兵火,文革--中古寺遗存被毁坏殆尽,只留下“东方禅寺”一座古碑。东方禅寺在当地被称为西寺,除了供奉平常寺院皆有的诸佛菩萨之外,东方禅寺还有自己的-伽蓝——东岳神君,在……[详细] |
![]() | 在泰兴市原大生镇政府东南十米,有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桥——大生桥。光绪十二年《县志》里记载,大生桥原名为“大孙桥”,至于为何改叫大生桥,有两种传说。一说在大生桥东面有一小石桥,桥面仅有三块长石条,叫“小孙桥”,大生桥与之对应便叫“大孙桥”;一说本来是叫“大僧桥”,由于泰兴的方言缘故,逐渐喊成“大生桥”。但不管是何种……[详细] |
![]() | 在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长沟村南部曾经有一座玄坛庙,岁月轮转变化,玄坛庙在时光风化中消失,只余下一座古戏台。玄坛庙古戏台仿佛从很久以前就一直默默陪伴在长沟村村民左右,没有人知道它始建于哪一年,只能从它后屋桁梁上刻着的“大清嘉庆四年重修”的题记上得知一点有关它年岁的消息。戏台为歇山屋面,高7.5米,面阔8.7米,进深4.5米……[详细] |
![]() | 王勃《滕王阁序》有言道“襟三江而带五湖”,襟江书院由此而得名。以《滕王阁序》作为名字的出处,也是希望在书院里读书的莘莘学子们能够拥有广阔的胸襟,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永远不要失去雄心壮志。襟江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十年至十一年间,1987年重修。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重门、厢房、讲堂组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详细] |
![]() | 黄桥何家是镇上四大家族之一,家传悠久,从南宋至今已有三十余代。位于黄桥镇珠巷西首的何氏宗祠,记载着这一大家族的历史。何氏宗祠被称为江北第一祠。这江北第一祠是中国新闻记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题写的,他还题写过一个“江南第一祠”——胡锦涛同志祖籍安徽绩溪的胡氏宗祠,一南一北,两个第一祠,遥相辉映。何氏宗祠主体为明清建筑,其中三间……[详细] |
![]() |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指示,率苏南主力经扬中县北渡长江,到达江都县吴家桥地区,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同年10月,为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陈毅领导的指挥部,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政府军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取得了黄桥决……[详细] |
![]() | 新四军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这个名字有些长还有些难记,它其实还有个名字叫“丁家花园”。黄桥镇上曾有四大望族,丁家便是其中之一,丁家花园顾名思义,是丁家的一座小园林。这是一个清代的园林建筑,园内回廊曲径,雕梁画栋,多竹堂、小于舟、桂花厅、蝙蝠厅、蝴蝶厅错落有致,砖雕石刻,假山鱼池,丹桂翠竹相映成趣。别致的苏北园林已……[详细] |
![]() |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是我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00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348平方米,东西向长度120米,南北向长度170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以老县衙的重建和恢复为基础,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内设博物馆、名人馆、规划馆等三馆,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