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星台遗址位于丹阳市埤城镇胡桥村城头上自然村东北约300米。遗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高出地面约5.5米,墩顶平坦,地面采集到夹砂红陶,黑皮磨光陶,几何印纹软、硬陶残片等。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网纹、弦纹、回字纹等。该遗址是丹阳地区极少数的商周台形遗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
![]() | 小桥街27弄16号古井位于丹阳市市区小桥街,该井栏为圆鼓形青石质,井座为圆形花岗岩石,圆形井台为近代改建,井栏高0.4米,外径为0.53米,内径为0.34米,现井仍使用。该井是小桥街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小桥街25号古井位于丹阳市市区小桥街,井栏为圆柱形,青石质,井壁为青砖砌成,井栏高0.33米,井外径0.50米,内径为0.32米。该井是小桥街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该井位于丹阳市大南门小牛场5弄,井栏为八角瓜棱形,青石质,井栏高约0.40米,内径为0.37米,外径为0.60米,井壁用红砖加砌过。原井壁为青砖叠砌而成,井栏有绳素凹槽十余条。井栏中部有对称圆孔直径约0.15米,应为居民锁井而凿,现井仍使用。该井是小牛场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该井位于丹阳市大南门小牛场11弄,井栏为圆柱形,青石质,井栏外壁粗糙,井栏高约0.37米,外径为0.56米,内径为0.30米,井壁用红砖加砌过,下半部为青砖砌成,现井仍使用。该井是小牛场弄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该双墩位于丹阳市导墅镇小华行政村,周家自然村,两墩体呈方形,东面墩体较大。两墩间距约25米,水面相隔,四面环水,东面墩体南北长32米,东西宽28米,西面墩体南北长27米,东西宽17米,两墩高出地面约1.5米,地表生长着树木,有近现代墓葬,地表面未见遗物。该墩位于丹阳东南部水网平原,因地势低洼,商周时期先民平地取土筑墩,……[详细] |
![]() | 小华韦家土墩墓位于丹阳市导墅镇小华行政村韦家自然村,四面环水,东西长15米,南北宽7米,墩体地表面生长着芦苇,略高出地面1米,地面未采集到陶片。该墩位于丹阳东南部水网平原,因地势低洼,商周时期先民平地取土筑墩,导致出现环水墓葬这一仅见于丹阳地区的奇特墓葬现象,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小华陈家墩位于丹阳市导墅镇小华行政村陈家自然村。墩地处平原田间,四面环水,墩体东西长62米,南北宽25米,高出地面约1米,地表面未见遗物。该墩位于丹阳东南部水网平原,因地势低洼,商周时期先民平地取土筑墩,导致出现环水墓葬这一仅见于丹阳地区的奇特墓葬现象,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夏墅尹氏宅位于丹阳市埤城镇祁钦村夏墅自然村夏墅小学操场南5米处。该建筑由尹氏先人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座向朝东南,共有4栋长条形建筑,每进9开间,面阔31米,每进深七檩,进深7.5米,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为1171平方米。第一进九间,进深七檩。上下2层,东西山墙及屋面保存较好。第二进为9间,下门门楣上“五子登科”……[详细] |
![]() | 夏家祠堂位于丹阳大泊岗行政村大夏家自然村中,该建筑建于清代。座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二院,建筑分布面积约为552平方米。第一进三开间,面阔12.7米,进深七檩,深度8.2米,后有一走廊,第二进进深九檩,深9.7米,柱梁粗大,东西山墙完好。地面平铺水磨方砖,青石台阶。第三进进深九檩9.6米,长形青砖铺地,后有木质……[详细] |
![]() | 下前庄郑氏宅位于司徒镇前岗行政村下前庄自然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约为194平方米,一进五开间,面阔16.9米,坐北朝南,进深11.5米,上下二层,现有人居住。该民宅对于研究丹阳地区民国民居建筑风格、工艺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王家堂间位于丹阳市开发区陈家行政村下长段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清代,座向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约459平方米,是王姓房、支祠堂,第一进三小间,面阔11.6米,大门口有一对抱鼓石,第二进三开间进深七檩8米。第三进五开间,面阔17米,进深九檩10.5米,梁柱粗大,抬梁式结构,留有船棚式廊迹痕。地面方形水磨砖平铺。由……[详细] |
![]() | 西庄上御土墩墓位于丹阳市导墅镇留庄行政村,村西庄自然村西南方向,地处平原田间,封土墩,呈圆形,原墩体较大,由于村民种植,水土流失,现墩体底径约25米,高出地面约3米,北面高,南面渐低下,地表面生长着树木及农作物,有近现代墓葬。该墩对研究丹阳东南部水网平原商周时期历史文化,丧葬习俗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
![]() | 西庄湖古井位于丹阳市延陵镇庄湖行政村西庄湖自然村。井占地约3平方米,为青石质地。井栏与井座连体。方形井座长85厘米。村民用水泥加建过,井栏上加建压水阀。现井仍使用。该井是庄湖村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西庄长沟土墩墓位于丹阳市导墅镇留庄行政村,西庄自然村西。地处平原田间,西北面环水,墩体呈圆形,圆顶。底径约28米,高出地面约3米,地表生长着农作物,有近现代墓葬,地表面未见遗物。该墩位于丹阳东南部水网平原,因地势低洼,商周时期先民平地取土筑墩,导致出现环水墓葬这一仅见于丹阳地区的奇特墓葬现象,具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
![]() | 林家大院位于丹阳市西门大街65弄,为林姓大户于民国时修建,共分三处宅院,另二处为土桥巷1号、3号民宅。该建筑建于民国18年(1929年),坐南朝北,三进二厢,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约为384平方米,第一进三开间平房,第二进三开间,西一间有一米宽过道,进深七檩,上下2层,第三进三开间,进深七檩,上下2层,有2厢房,……[详细] |
![]() | 查氏民宅位于丹阳市西门大街109号,该建筑建于清末,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一进三开间,上下两层,面阔12.4米,进深15.8米,分布面积195平方米。院内青石铺地,方格子门窗,雕有人物图案,上下2层,中间后有木质踏板楼梯。东西山墙有单峰马头墙,屋内柱梁粗大。地面方形水磨青砖平铺,现有人居住。该民宅保存较好,对研究……[详细] |
![]() | 该井位于丹阳城区老西门大街南侧,井栏为六角形,青石质,井栏高约38cm,内径36cm,外径为54cm,井座用青砖叠砌,井栏被村民修过,用红砖砌50cm再加井栏。该井是丹阳老西门大街清代人民生产生活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
![]() | 西茆村井位于丹阳市访仙镇双茆行政村大西茆村路边。井分布面积约1平方米,井栏为花岗岩石质地,井栏高32厘米,厚4.5厘米,内径33厘米,外廊为圆形,井壁用青砖侧砌。该井是西茆村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
![]() | 西来泉位于丹阳市埤城镇祁钦行政村夏墅自然村西南。井栏为圆锥形,花岗岩石质。井栏内径40厘米,外径为60厘米,井栏厚8厘米。井壁用青砖竖砌而成。据清代光绪丹阳县志记载:“大同寺有古井三,南斗井,北斗井,西来泉”。该井原位于大同寺中,大同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西来泉在丹阳清代县志中有明确记载,是西晋始建的大同寺历史的旁证,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