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丹阳市旅游

丹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一都八图义谷记碑”位于龙城村南村道边,横卧于地面。碑材为石灰岩石质,碑高250cm,宽87cm,厚30cm。根据碑文及清丹阳县志分析,该碑原位于该村老同济庵前(俗称泄桥庵今已毁)。该地域也是丹阳清代练塘乡第一都八图所在地。碑文记载社会大众向同济庵捐献各种粮食钱财,由寺院安排救济饥民等事项、人名、数量等。该碑对于研究丹……[详细]
  朱家前院位于丹阳市埤城镇尧巷行政村朱家自然村中部。该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座北朝南,为二进四厢房砖木结构。分布面积为392平方米,为当地朱姓富商所建,共建有两处大型民居建筑,当地村民俗称“前七进”“后七进”。该建筑为“前七进”,原有七进规模,现存第四、五进。五开间,面阔18米,四厢房,进深6.6米,七檩,上下2层。第四进门……[详细]
  尧巷朱家后院位于丹阳市埤城镇尧巷行政村朱家自然村北。该建筑群建于清代中期,为当地朱姓富商所建,建有两处大型民居建筑,当地村民分别俗称为“前七进”、“后七进”。该建筑是“后七进”,坐向朝南。第一进为5开间,面阔18.9米,进深7.5米,七檩,上下两层,硬山顶,现存四间,东山墙已塌,穿斗式结构,隔扇砖墙完好。第三进门楣上有……[详细]
  洋西桥位于丹阳市导墅镇白庙行政村洋西桥自然村西,横跨在南北流向的丁义河上,该桥始建于元至正3年(1344)由里人王和建,现遗存桥为清代石板桥,东西向。桥两边基座由长方形青石错缝砌成。桥面由三组三块长条形花岗岩平铺成。桥墩由二组三块长条形花岗岩竖立,无桥栏。桥长15米,宽2.6米。现仍使用。该桥结构坚固,保存完好,对研究……[详细]
  该井位于埤城镇杨家村中,石质八角形井栏,内径35cm,外径50cm,下有石质基座,井壁下部由青砖砌成。该井是杨家村明清时期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例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该井位于埤城镇杨家村中,圆形石质井栏,内径30cm,外径60cm,井台两端有抱鼓石一对,井壁由青砖砌成。该井是杨家村明清时期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例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延陵丁氏宅位于丹阳市延陵镇延西庙巷。门牌号为21—25号。该建筑建于清代晚期,建筑面积约为246平方米。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二院,每进三开间,面阔8.8米,进深七檩7.4米,上下二层,院内青石铺地,现有人居住,保存完好。该民宅对研究丹阳地区晚清民居的建筑形制、布局、工艺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徐金顺民宅位于丹阳市后巷镇前巷行政村徐巷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清代。座北朝南,为二进一院,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为230平方米,第一进三间,进深七檩,第二进三间,进深七檩,上下2层,前后进由两厢房连接。该民宅对于研究丹阳地区清代民居风格、布局、建筑技艺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秀才楼位于延陵镇麦溪行政村麦溪自然村中,民宅的晚清房主人是一名秀才,该民宅一直被村民称为“秀才楼”,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分布面积155平方米,为一进三开间。进深七檩,6.7米,上下二层,门槛石上雕有吉祥物图案,东西山墙完好,西一间前檐及屋面坍塌,现无人居住。该民宅对研究丹阳地区晚清民居的建筑风格、形制、工艺有……[详细]
  该井位于埤城镇杏塘路自然村北农田之中,圆锥形石质井栏,内径30cm,外径52cm,井壁由青砖砌成。该井是杏塘村区域明清时期村民劳动、生产活动的直接例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颜家井位于丹阳市市区新桥西弄内。井栏为圆柱形,井栏高约38厘米,内径约35厘米,外径约为56厘米。井栏被市民抬高,井壁用红砖加砌过。井栏下半部用青砖叠砌成。该井原在新桥西清代颜姓大户宅院内,宅院毁于1937年侵华日军战火。该井是新桥西弄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居住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该井所在地原为吕姓宅院,位于丹阳市云阳镇新桥西街。1937年毁于日军战火,该井栏为圆柱形,井栏高约35厘米,井栏内径33厘米,外径为56厘米,青石质,井体为青砖叠砌成,附近村民2007年改建过,现仍使用。该井是新桥西弄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居住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新桥南17弄4号古井位于丹阳市区新桥南街,该井栏为圆柱形青石质,井壁改建过,上半部可见红砌加建过,下半部分为青砖砌成,井栏高0.38米,外径为0.49米,内径为0.32米,现井仍使用。该井是新桥南街区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该民宅位于丹阳市后巷镇新弄行政村倪陈家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座向朝南,为一进一院砖木结构,分布面积为292平方米。院墙壁上有三峰马头墙两组。房屋为五开间,面阔20米,中一间为明堂。另四间进深七檩7.3米,上下两层,左右厢房,梁柱细小。该民宅具有典型民国民居风格,对研究丹阳东部地区民国民居的风格、构成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新南陆氏宅位于丹阳市新桥镇新南行政村陆家村自然村西。该建筑建于清代末期,座北朝南,为一进2厢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门楼正面有砖刻“河南世泽”四字,门楼背后面有精致砖雕,砖刻有“鱼耀于飞”四字,但被文革期间损毁,其字隐约可见。房屋为为硬山顶,五开间面阔26.5米,门窗、隔扇有木雕花卉纹饰,有精美木雕牛腿……[详细]
  该井位于丹阳市云阳镇新民中路37弄7号民房东侧。井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井栏为青石质地,井栏外廊呈圆鼓形,高约43厘米,厚约14厘米,内径为40厘米,内圆留有24条绳素凹槽,井壁用青砖砌成。该井对于丹阳明清时城市布局、人民生活习俗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古井位于丹阳市云阳镇新民西路167号民房西侧。井栏为青石质地,井栏外廓呈八角形,厚约7.5米、井栏高约40厘米、内径约44厘米、内圆,留有多条绳索凹痕。井壁用青砖砌城,井水清澈,现使用中。该井是所在地区明清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新建南门闸西门桥记碑”,位于老西门大桥东8米处,碑文刻有“丹阳县知县”五字,右上方刻“新建南门闸西门桥记碑”,左方为“万历年四十三年六月 日”,碑正面朝西,青石质地,方形,高120厘米,宽110厘米,厚40厘米,现保存较好。主要记载明万历43年官府修建“宝成桥”(老西门桥)以及南门闸的情况,对明清丹阳城市布局 ,桥……[详细]
  晓星罗氏宅位于丹阳市晓星行政村罗家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座向朝东,二进一院,分布面积约255平方米,第一进为三开间,面阔12.6米,进深七檩,7.3米,上下2层,硬山顶,砖木结构走马楼式住宅。第二进三开间进深七檩上下2层,厢房左右2间,第一进内厢房连楼,楼上有走廊一圈,院内天井有方形井台由青砖铺成。该民宅具有典型……[详细]
  该宅位于丹阳市开发区晓星行政村步家自然村中。该建筑建于清末,座向朝东,硬山式砖木结构,为2进一院2厢房。建筑分布面积约为323平方米。第一进五开间,面阔17.5米,上下2层,进深七檩,7.3米,第二进五开间上下2层,进深七檩。厢房2间完整,东西一间现有人居住。该民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