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丹阳市旅游

丹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华甸庙位于开发区华甸社区北,现存建筑一进,硬山式砖木结构,五开间,面阔20.5米,九檩进深11.6米,为清代建筑。华甸店最早记录始建于宋代,为供奉道教北方大帝的一座道观。因传说求神灵验故香火很旺,久而久之形成了丹阳东效处的一处著名的庙会。现存这进建筑重建于清代,近年来因不合理使用几成废墟,后由当地一史沛英女士发起号召于……[详细]
  画院路46号古井位于丹阳市云阳镇画院路46号民房南。古井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井位青石质地,井栏外廓呈六角形,井栏高约38厘米、厚约8.5厘米、内径约34厘米、内圆,井栏内口留有多条绳索凹痕,井壁用青砖叠砌,现井仍使用中。该井是画院路明清时期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见证,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皇甫桥位于丹阳市导墅镇白庙行政村黄甫庄自然村西,横跨在南北流向的丁义河上。皇甫庄据光绪版清代县志记载为唐代著名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居住地。皇甫冉(717—770)全唐诗集录他多首诗,留有《皇甫冉诗集》3卷。皇甫曾(?——785年)留有《皇甫孝常集》2卷,全唐诗留诗48首,该桥为里人纪念皇甫兄弟而起名。桥为石板桥东西向……[详细]
  皇庄邹氏宅位于延陵镇麦溪皇庄行政村皇庄自然村中,该建筑建于民国20年,建筑分布面积200平方米,硬山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一进五开间二厢房,进深七檩,上下二层,后院内有古井一口,井栏青石质地,圆柱形。1988年,东面二间厢房拆除,东一开间前墙用红砖修建过。该建筑前墙木质结构,木雕有草叶牡丹、凤凰、人物故事等图案,木雕细……[详细]
  黄固庄遗址位于丹阳市延陵镇行宫行政村黄固庄自然村东。地处香草河西岸,墩体较大,东西长约74米,南北宽约56米,高出地面约6米,地表生长着树木。由于村民建房用地,修路取土,现仅存三分之二部分。在遭破坏断面土层中采集到软、硬陶片,夹砂红陶片,鬲足,泥质灰陶片等。纹饰有粗绳纹、回形纹、几何印纹、网格纹等。为周代聚落遗址。该遗……[详细]
  惠民桥位于丹阳市吕城镇运河留庄行政村张村自然村,该桥建于清代,为石板桥,花岗岩石质地,坐落在村前水塘上,南北向,桥身长10.5米,桥中宽约1.77米,桥两头基座由花岗岩石块砌成。桥面由三块长条形花岗岩石平铺,左右各有“惠民桥”三字。该桥对研究丹阳地区清代石梁桥的造型、工艺具有一定价值。……[详细]
  关帝庙位于丹阳市新桥镇镇中心地带。该建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座北朝南,原有两进,现仅存一进三间。原整体占地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戏台等建筑,十分壮观,庙前有照、扶引正门楼上刻有“关帝行宫”四个大字。抗日战争时期及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面阔13.6米,进深11.5米。关帝庙是丹阳极少……[详细]
  新河桥位于丹阳市云阳镇城河路东侧,该桥始建于清代,南北向,为单孔石拱桥,桥长约29.5米,宽约6.9米,高约1.5米,桥基座由花岗岩面砌成。桥两边刻有“新河桥”三字。桥面呈等腰梯形,桥栏为花岗石块单砌成约1米高,桥原跨越东西向的护城河上。九十年代初河道被废弃堵塞,今桥座落于平地之上。新河桥对研究丹阳清代城市布局以及清代……[详细]
  萧家祠堂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遗存,西晋时,丹阳萧姓始祖齐高帝萧道成的高祖父萧整由山东迁入丹阳,从此留有了丹阳萧氏。丹阳萧氏出了齐梁二代的皇帝声名显赫。今存房屋两栋,房屋主要为清代建筑遗存,两进房屋均面阔21米,进深九檩,12米,砖木结构,较为残破。该祠堂对研究丹阳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布局、工艺以及丹阳萧氏的族源研……[详细]
  夏霖烈士墓位于丹阳市司徒镇联观行政村寺基岗自然村东北约400米处农田中。该墓为一水泥混凝土坟包,墓前立碑,碑文:“烈士夏霖同志之墓”立于1954年,碑阴有烈士生平,夏霖(1895-1927)丹阳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丹阳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在无锡被捕,1927年11月13日英勇就……[详细]
  夏霖故居位于丹阳市市区新民中路百合苑小区内,故居原有三进,现仅存一进四间,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坐北朝南,进深七檩,面阔14.2米,进深7.3米,东西山墙完好。夏霖(1895.11—1927.11),字雨人,化名,林雨人,余仁,宋时雨,丹阳人,1925年4月恽代英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任中共丹阳独立支部……[详细]
  胡家住宅位于丹阳市西门城脚巷2号,该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为三进六厢,上下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所有正房厢房均能互通,二院青石铺地,有精美砖雕。建筑分布面积为317平方米。每进面阔11.6米,每进进深7.2米。该民居具有典型清代民居风格,对研究丹阳地区清代民居的风格、布局、技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务本堂位落于埤城镇城南村老街,为清代官宦王玉石私宅。建于清代中期,规模为三进三院,第一进五开间,七檩进深,西墙坍塌,第二进为明间大厅,面阔21米,进深10.4米,有门楼,精美砖雕、石雕,房内方形水磨砖地面,抬梁式柱梁结构粗大宏伟,有卷蓬轩廊结构木雕精美。第三间五开间,七檩进深上下两层。务本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详细]
  望褚桥位于丹阳市皇塘镇下琴行政村绕云岸自然村西。横跨在南北流向的越渎河上。桥为石板板,花岗岩石质地,桥东西向,桥两边基座上由青石块叠砌成。桥柱为二组三块长条花岗岩石竖立成。桥面由三组三块长条形大理石平铺成。桥两边有“望褚桥”三字。桥两边基座倾倒塌陷。桥长12.4米,宽1.8米。据光绪年丹阳县志介绍,“望褚桥”桥名为里人……[详细]
  陀罗尼石经幢又称尊胜石幢。建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经幢原在云阳桥(贤桥)高陵寺放生池前,民国时移至丹阳老公园,1972年又移至市文化馆内,2004年移入博物馆门前。经幢为青石质,高2.5米,围长1.6米,呈八角形,每面宽0.20米,阳刻陀罗尼--,各面上端浮雕佛像装饰,浮雕佛称已模糊不清。陀罗尼经幢是丹阳唐代大型……[详细]
  通泰桥又名永泰桥,俗称麻巷门桥。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为花岗岩质地单孔石拱桥。坐落在市区新民东路,南北面的护城河上。桥东西向,桥高8米,桥宽为8.7米,桥基座下半部由青石砌成,上半部为花岗岩石,桥面由花岗岩石台阶形铺成。桥面中心有左右两条条石独轮车道,桥栏用花岗岩石砌成,约5……[详细]
  锁翠桥位于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内,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年间(1846年)重修建过。桥为青石单孔石拱桥,座落在泮池的西面,南北向,连接文庙前泮池通往笔架山,桥长约13米,宽3.6米,桥柱高1.8米,桥面由青石平铺。锁翠桥对于丹阳明清时期文庙建筑的研究以及明清石拱桥的建筑形制、工艺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孙方墓座落于西山东侧俗称后巷湾土山上,依山而筑,在小山最高处。墓高约3米,直径5米,墓前神随地势渐升。墓本体向东约100余米依次有神道柱1只,石牌坊1座, 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头部已残,南北排列,墓近处有龟趺1只,另一只已毁,孙方丹阳建山人。明弘治年间举人,正德初年进士,官居监察御史。孙方是明代高等级官员,该墓葬以……[详细]
  眭氏节孝坊位于丹阳市延陵镇柳茹自然村中,牌坊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为表彰柳茹村贡荫三之妻眭氏而建。节孝坊东西向,为四柱三门式,高6.6米,宽7.4米,由青石、花岗岩两种石质组成,三门呈品字。坊柱间、青石坊上雕有花纹图案。节孝坊上层嵌竖“圣旨”牌,中层为“节孝坊”,下层字牌直行刻书“旌表处士贡荫三妻眭氏之坊”。沿边……[详细]
  束锡琦民宅位于丹阳市埤城镇门楼村下门楼自然村。该建筑建于清代咸丰2年。座向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12.5米,分布面积为505平方米。房屋为4进。第一进三平小间,进深6檩,方形水磨砖铺地,第二进三开间,进深七檩,东西山墙,保存较好。方形水磨砖铺地,天井地面为长方形青石块铺地。第三进进深七檩,上下2层,中间明间大门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