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旅游景点介绍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详细]
  兰州老街位于兰州市中心,东起南关大街,西至友谊桥路,北起庆阳路,南至中山桥。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一处展现兰州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标。走进兰州老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兰州城。古朴的砖木结构、老式门窗和红墙绿瓦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老街内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文化景点,比如……[详细]
  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位于白银市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核心区域。白银区投入550万元用于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提升。完成凤园花海100万株草花育苗和种植工作的同时,在花海内增设风车、热气球、--小品等网红娱乐项目,提升景区的娱乐性。打造一个花海特色开心牧场,以田园、花海为核心产品体系,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于一……[详细]
  临夏州康乐县草长沟景区草长沟位于八松乡纳沟村东南端,距康乐县城30公里,海拔2400多米,紧邻太子山保护区。整个村庄依山傍水,自然景色优美,交通条件便利。春夏的草长沟,满眼都是绿色。山峦叠翠、绿树成荫、清水环绕,松树四季常青,还有随遇而安、随意绽放的无名小花,如同素颜的少女一般,朴实无华。目前草长沟建成的配套设施有人工……[详细]
  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新港城张家滩1号,筹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0平方米,三木自行车博物馆,2007年动议,2009年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历时十年,完成了立项、开工建设、布展,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博物馆总投资2.4亿,收藏品价值约1.6亿。收藏品从70年代开始,历经40……[详细]
  胭脂湖公园位于康乐县城北,公园广场广阔平坦,沿胭脂湖岸而建,华丽的灯柱包绕广场四周。碧绿的湖水从公园中逶迤穿行。一条条绿萌小道在公园内无限延伸,一座座半园形大理石墙上浮雕凸现,给游客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画卷:五干年帝王将相文明史,朝代更迭。近百年共产党人奋斗史,艰苦卓绝。二十四节气的变更,蕴涵着宇宙的无穷变化。兰亭阁序的……[详细]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玉门油田于1939年正式开发,到1957年10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玉门油田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民族工业发展之路。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奠基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详细]
  临夏州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1月,属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兰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文科实践教育基地,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新馆位于甘肃省临夏市东区,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详细]
  茅道岭坪遗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陆家沟村南80米。属马家窑类型。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1960年试掘发现房址、窑址、灰坑等。出土陶器有盆、壶、罐、碗等,彩陶纹样多见螺旋纹、宽带纹、弧线三角纹;石器有刀、斧、锛;另有陶刀、陶环。……[详细]
  大沙沟遗址位于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西北约800米,庄浪河西岸二级台地,北临大沙沟,西依将军山。地表东高西低,北部地势下凹,整个台地地势较为平缓。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有一条贯通遗址南北的水渠,水渠南端东侧断面上可见文化堆积,文化层长约18米,文化层厚0.18—0.45米,距地表……[详细]
  兰州府文庙又称兰州孔庙、圣庙。清乾隆三年设立兰州府,为此,兰州孔庙又称“府文庙”。府文庙坐落于兰州城的南门内,西临酒泉路,南临城墙根文庙巷,东临曹家巷,北临武都路,也就是现在兰州二中的校园内,占地达30亩。于兰州府文庙,在《甘肃新通志》中记录了它的建立年代——文庙在府治东南,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知州姚谅建,为州学……[详细]
  圆嘴山遗址位于泾川县窑店乡西门村南,是一处仰韶、齐家和周文化共存的古遗址,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约500米,文化层厚1米~1.5米,灰层可见白灰面以及丰富的夹砂陶、素面陶片等。纹饰为粗细绳纹、篮纹、蓖纹、蜂窝纹。主要器型为罐。1987年平整土地时曾挖出铜鼎一件,重15.5斤,……[详细]
  大族坪遗址位于甘南州卓尼县纳浪乡,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古遗址。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余家塬遗址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村余家塬东南100米处。余家塬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涵汉文化、宋文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出土遗物有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钵、尖底瓶、罐及汉瓦、汉灰陶罐、宋碗、豆青瓷残片和白瓷残片。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泾川隍庙位于泾川县城安定街泾川县博物馆内,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咸丰八年(1858年)进行两次修缮。199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泾川县博物馆管理和使用。泾川隍庙为院落式布局,中轴线上现存前殿和后殿,其中后殿已被改建作它用,原貌无存。前殿坐北向南,单檐歇山……[详细]
  瓦岗川遗址位于合水县板桥乡柳沟行政村柳沟自然村309国道南侧瓦岗川口台地一带。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有-叶纹彩陶罐、盆,鱼纹彩陶钵、泥质红陶杯口尖底瓶及夹砂红陶绳纹罐等器物残片。……[详细]
  石阳墓群位于庄浪县南湖镇高房村北800米。汉代。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现圆丘形土堆6座,高4—7米,底径9—17米,底边周长8—25米,封土为夯土堆筑,夯层厚0.08—0.1米,地表暴露砖室墓1座,为券顶子母砖室墓,早期被盗,仅出土少量灰陶明器。……[详细]
  王家遗址位于康乐县虎关乡下王家村东北400米。属齐家文化。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篮纹、绳纹、划纹,可辨器形有鬲、盆和单、双耳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张罗遗址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二十里铺乡张罗村罗家沟阶地上,高出河床约20米,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文化层厚0.5—1米,遗存红陶片、灰陶片等。1964年发掘,为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咀庄白塔位于甘肃省岷县梅川镇山咀村西200米处,东为山咀村民居,南北为耕地,西临洮河,占地100平方米。据《西天佛子源流录》记载:白塔建于明代正统年(公元1439),是大崇教寺附属建筑。白塔系砖砌覆钵式喇嘛塔,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是:基座:为方形,采用须弥座式建造。塔基座为实心结构。塔身为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