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龙寺塔墓群(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黄龙寺僧浴池、黄龙寺上天梯古道)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黄龙村宋保护范围:1、慧南塔墓、祖心塔墓、死心塔墓(黄龙村黄龙寺周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向外延伸17.14米,南向外延伸2.34米,西向外延伸3.11米,北向外延伸0.66米.面积:50924平方米……[详细] |
![]() | 台庄会议旧址——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位于东港乡台庄村。1928年10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党代表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在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主持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县委和红五军党委领导人联席会议,正式恢复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彭德怀、李宗白、邱训民、王首道5人为特委常委,滕代远任书记。会上认真总结了……[详细] |
![]() | 纱笼村位于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纱笼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民风纯朴,纱笼桥闻名遐迩。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回坑村古建筑群(廊桥、绣花楼、龙王阁、泉塘古井)九江市修水县新湾乡回坑村清1、廊桥: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567米,东南延伸8.02米,南延伸5.67米,西南延伸8.02米,西延伸5.67米,西北延伸8.02米,北延伸5.67米,东北延伸8.02米.面积:521.42平方米;2、绣花楼:以文物本体为……[详细] |
![]() |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详细] |
![]() | 修水香火桥位于修水县渣津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修水湾里桥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灵源摩崖石刻包含“灵源”、“黄龙山”、“三关”、“法窟”石刻、观音井与明代石亭等。黄庭坚在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字,保存完好无损,可谓“海枯石不烂”,更是使此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前石壁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有力透石背之感。“灵源”二字,行书阴……[详细] |
![]() | 南山岩石刻包含黄庭坚书“佛”及咒语、明嘉庆年晏旗峯林春泽书“石门”、“藏龙洞”及“藏龙洞记”、九曲回廊碑刻。南山崖与修水县城一河相隔。山崖上古木参天,点缀着亭台楼阁,是个游览的好去处。更有“看点”的是,临河一块高2.68m,宽2.28m巨大平整的石壁上,刻有一个高1.84m,宽1.20m的“佛”字,该字历经千年风雨仍见……[详细] |
![]() |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陈家大屋由新旧两栋连成一体,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详细] |
![]() | 山背遗址位于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距县城63公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一种有段石锛和夹砂红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于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专家所说的山背文化遗址,是指在鄱阳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的总称。山背遗址主要分布于……[详细] |
![]() | 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该县东津水库到修河出境处的修河干流、滩涂地、溪流、泉眼和周边部分山林地等,总面积有4342.4公顷。于2011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是江西五大水系之一修河的源头水源涵养区,对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生态安全,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等水鸟的栖息地具有重要……[详细] |
![]() | 旌阳山,为濂溪书院旧址,原名秀峰,因其北看形-水大饣肖子,修水人也称其为饣肖子山。相传当年许仙真君许旌阳追逐孽龙至此,不见孽龙踪影,耽心妖孽入城危害众生,即登秀峰顶上察看,见州城上空风和日丽、祥云朵朵,知城中无恙;顺江往下一看,见神石脑处有股黑气,知孽龙藏于神石脑深潭之中,于是,急赴梅岭磨剑池磨好宝剑,以斩妖孽。后人为……[详细] |
![]() | 毛竹山林场是江西省八大林场之一,位于黄港镇,面积43.4k㎡,至今仍有万余亩原始次生林,被称为赣西北最后一块原始森林。……[详细] |
![]() | 马家洲湿地公园,位于修水县城南修河中央,四面环水,地形呈鲤鱼形,头东尾西,总面积430余亩。园内有市民休闲广场、茶楼,开辟有桃花园、梅花园、茶花园、桂花园、百竹园等植物群观赏空间。整个公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详细] |
![]() | 抱子石,高约20余米,呈圆锥状,底部直径约为10余米,三面临水。上部腰际处,一水石隆起,高约3米,酷似一位深情的慈母,怀抱爱子伫立河边。据说,修水人不肯离开家乡,盖因县境东南部有一岩石形如慈母抱子,伫立修河岸边,盼夫归来。民间有诗云:东南西北云为帐,春夏秋冬草作衣,终日不闻儿子哭,何时盼得丈夫归。……[详细] |
![]() | 布甲溶洞座落在修水布甲村,洞深400余米,分四关三厅,洞内两侧溶岩画廊,钟石满目、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特别是后厅三柱笋石如三尊菩萨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观音坐莲,满面慈容,迎接游客朝拜。相传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本乡洞上、画湾两村传道授业,故有“-不叫念书台”“黄雀不跳画湾地”的传说。……[详细] |
![]() | 始建于唐(公元800年)的文峰塔是修水县璀璨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千年县城的象征。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道光皇帝之师、本县汤桥人万承风为首等25名乡贤,各捐银三百两集资重建,嘉庆十一年(1806)七月塔成,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楼阁式石塔,底平呈六方形,七层,高二十余米,有门窗,可攀登观望。塔旁原建有文昌阁。文……[详细] |
![]() | 仙姑山位于县城中心位置,山顶的仙姑寺始建于唐朝,属佛教黄龙宗的-下院,至今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位于山腰的普济道院地处西面山麓,该道观雕梁画栋,做工精美,是修水道教核心场所,为三省九县道教信众斋醮法事活动中心。……[详细] |
![]() | 修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河流。修河栈道主要由南崖沿修河到马家洲浮桥的栈道组成,栈道两岸山势峻峭,景观奇特,沿着栈道,沿途可观赏修河、云岩禅寺、南山茶楼、洪坑河景观带和修河浮桥等景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