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旅游景点介绍

  旧村北帝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新宁社区旧村,占地面积166.6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 [1-3]。旧村北帝庙坐西北向东南,面阔进深各三间,砖木结构,单檐布瓦歇山顶,博古脊,人字形垂脊,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旧村北帝庙梁架结构与柱网排列,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是岭南古建筑的……[详细]
  忠良第一泉位于德庆县莫村镇平岗村委会平岗村村口,建于1092年。井后面立石一块,刻有“忠良第一泉”以及“元祐七年”等字。井水清澈,村民过去一直用作日常饮用水,现仍做洗衣等生活用水。该井是德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井,更入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对研究宋代古村落形成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方式有重要历史价值。……[详细]
  韶山南村天后宫坐北向南,始建于宋末,历经修葺 ,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山门、拜厅连接大殿为二进,楹联曰: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砖石柱木梁架斗拱结构,硬山顶,脊上灰塑如意缠枝花卉、八卦图纹、麒麟锦华等,墙际灰塑卷草龙纹、海兽、狮子、锦竹梅花等,檐雕如意、四象九狮、二兔、三羊、五鹤等富贵牡丹缠枝花果纹。该宫灰塑、檐……[详细]
  泰安堡是塘口古堡群中的之一,位于我省第二批省定“红色村”的塘口镇横山村委会,与横山学校同为一体。始建于1807的清嘉庆年间,由刘振槐筹款兴建,坐东北朝西南,长73.05米,宽84.04米,占地面积6139.1平方米,灰沙夯土围墙,墙厚1米,高6米,围墙上用花岗岩条石铺筑跑道,各墙体设有多处枪孔、外窄内宽。该建筑体现了当……[详细]
  节度陈公祠,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碌灰瓦筒,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彩绘、壁画、陶塑工艺精美。公祠首进外置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大门两侧的对联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详细]
  子轩范公祠,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官田村高地村民小组。 子轩范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前晒坪和半月形水塘,后有风水林。建筑由三路组成,中路与东西两路之间以青云巷相隔,通面阔55.15米、通进深33.78米,建筑占地面积1863.3平方米。中路现为祭祀空间,三进(门堂-中堂……[详细]
  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山下村八角楼,建于1843年,建成于1860年,耗时17年才竣工,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6308平方米,是河源少有的一座带护城河的八角楼。……[详细]
  西水暴-动-旧址青水塘农军炮楼旧址位于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青水塘村西南角。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龙虎隘古道(含龙虎隘古道、龙虎隘、古亭)位于湖南省汝城县井坡乡界头村-乐昌市五山镇青岭隘口子-地前坳-岭背-青岭村,支线为地前坳-江西排-塘坳-松子岭村,通往五山、廊田、乐昌。是“湘粤古道”的重要通道。……[详细]
  刚健中正围楼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角田村村民委员会贺坪自然村。该围楼坐东向西,门楣“刚健中正”,清光绪五年建(1878),整座围楼青砖瓦木构筑。……[详细]
  红三、红五军团驻地、红军长征宿营地旧址位于南雄市界址镇赵屋村委会洋街村雪梅祖祠。水口战役结束后,1932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奉命在南雄东部的乌迳、界址一带进行休整。在十多天时间里,红军一面组织集结训练,一面广泛发动群众起来分配地主的粮食和财产,帮助农民抢收夏粮。红军在新汤村等村庄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详细]
  赣粤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团部旧址位于南雄市乌迳镇孔江村委会枫坑村,建于清代,坐西向东,砖木结构,硬山顶盖灰瓦,青砖和土砖混砌,面宽四间19.6米,进深8.1米,占地面积159平方米,二层。20世纪30年代初,在粤赣边活动的赣粤边红军独立师第三团转战南雄乌迳孔江村一带,在枫坑村王先耀住屋楼上设立团部,红军在枫坑村驻扎了一个……[详细]
  大岭下会议旧址位于南雄市油山镇大兰村委会大岭下村彭屋。旧址房舍为农村传统砖木结构,由祠堂和厢房组成。祠堂位于中心位置,两侧建厢房,为清末民初时期村落房舍状貌,一直由村民居住至今。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1935年3月,项英、陈毅率部从中央苏区突围来到油山,当时部队思想十分混乱,于是决定在4月初,在大岭下村彭屋召开一次特委、……[详细]
  国坪塔又称葛坪塔,风景塔。据称,曾有位贪婪的仙人用扁担挑二塔,其中一塔落在大夏,“文革”时被炸毁。静蹲于南雄市西北隅近30千米的澜河镇葛坪塔下村西南端。建于宋代的塔,坐东南向西北,南依翠竹韵溢的帽子峰余脉龙华山(宝塔背)北麓,北俯视垄垄梯田构造的袖珍山间橄形盆地,有澜河水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平面5层6角楼阁式砖塔,残高1……[详细]
  七甫陈氏宗祠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七甫村。南海官窑七甫铁网坊南侧。祠堂前以石栏杆拦挡,俗称栏杆祠。明弘治十二年(1499)始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进院落式布局,总面阔11.6米,总进深36.4米,建筑占地面积472平方米。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镶耳山墙硕大,明间耸立明式恩荣牌楼,以斗拱重……[详细]
  邹特夫墓,原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社区,1997年迁至后海长青墓园;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邹特夫(1819—1869),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南海区)人;精通天文历算,成果颇多,代表作品有《甲寅恒星表》《赤道星图》《黄道星图》《乘方捷术》等;其家族主导中国舆地学200余年。……[详细]
  陈宁墓,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豸厦村;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宁(937—1032),广东路英州(今广东英德)人,五代南汉大宝三年(960年)迁居南海,为里水麻奢村开村始祖;先后在南汉和北宋为官,官至佥都御史、朝议大夫;致仕回乡后多有善举,为民所敬。……[详细]
  叶颙(叶正简)墓,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颜峰村葫芦岗;现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叶颙(1107-1195),兴华军仙游县(今福建仙游)人;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宰相);为人清正耿直,知人善任,善处大事;卒后谥号正简。……[详细]
  孺子牛雕塑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中共深圳市委大院门前。孺子牛雕塑于1984年落成,1999年,雕塑由市委大院内迁至大门外花坛,见证了深圳特区30年多来的创业历程。雕塑高2米,长5.6米,重4吨,由孺子牛和树根两部分组成,形态为一开荒牛头抵向地面,四脚用力后蹬,呈竭尽全力状往前拉身后一腐朽树根。主体为铜材质,底座为花岗……[详细]
  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1940年至1945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到乐昌分散在武江两岸办学,理学院在肖家湾村委会塘口村、文学院在陈家坪村委会罗家头村、校本部、研究院、先修班在老街居委会,工学院在三星坪村委会、法学院在武阳司村委会等地。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包含塘口村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朱氏宗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