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季壮故居,位于新兴县六祖镇西睦居委会水湄村,建于清代,坐东向西,是岭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其“三间两廊”的建筑形制,充分体现出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务实的文化取向。故居是被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誉为“红管家”的叶季壮诞生之所,也是其童年生活和成长之地,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建筑研究价值和特殊的人文……[详细] |
![]() | 梁桂华故居,位于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鸡村村委会三坑村。还原了烈士当年生活环境,摆设着烈士当年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在原来的墙缝的位置,收藏着梁桂华烈士的黄埔军校农民学生军事训练教育修业证书和农民运动特派员委任状的复制件,供人们凭吊与怀念。整个故居较好地展示了烈士当年清贫如洗、居室简陋的艰苦生活环境。……[详细] |
![]() | 陈剑夫故居,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雄强村委会城头村。建于民国初年,青砖瓦木灰沙结构,坐东北向西南。陈剑夫出生于贫苦家庭,民国初期,跟随长兄到香港谋生,在外国轮船干活时,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苏兆征和林伟民等启发教育下,开始投身中国工人运动。此故居为研究近现代名人故居提供很好的实物资料。2022年7月,入选第十批广……[详细] |
![]() | 洪氏爱祖祠位于揭西县棉湖镇方围居委大巷下,始建于1922年,为棉湖镇以开侨汇批局称著的洪万兴号直系父辈所建,故俗称洪万兴祠,2022年7月被列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洪氏爱祖祠坐西向东,面阔5间28.599米,二进及后楼深30.211米,建筑面积879.77平方米,硬山顶土木结构。门楼凹形壁刻曾习经抄的诗四首,两侧……[详细] |
![]() | 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建于明代。墓面坐北向南,该墓有石碑、祭床、碑亭。碑亭为八柱三开间重檐石亭,宽7米,进深5米,碑高3.1米,宽1.1米。占地面积约496㎡,碑亭明间内额镌“璧翁化台”四字,碑文为“明石璧散人余公,顺助慈母林氏墓”。该墓风格独特,造型美观,至今墓亭,碑石保存完好,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7年1……[详细] |
![]() | 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风景区次峰石刻右下方,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50㎡,2009年迁墓重俢。为四柱三进坟墓建制,墓前立花岗岩石墓碑,碑高0.8m,宽0.42m,呈拱门形,碑额刻浮雕花纹,碑面直行,中行书:“陆军七十四军 炮兵团中校营长 余公云程衣冠佳城”,右行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卅二年完月常德抗战殉国烈士”,左行书:“三十三……[详细] |
![]() | 位于饶平县新圩镇潘段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2007年重修,为私家宅院。坐西向东,行偏门,内为“宇公宗祠”及从厝带后包构筑。总面阔42米,总进深38米,占地面积约1596㎡。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有壁画、木雕及嵌瓷装饰。偏门门额“大夫第”,宗祠门额为“宇公宗祠”。大夫第保存有清代壁画等遗存,是目前饶……[详细] |
![]() | 谢氏宗祠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东村,座北朝南。始建于明正统乙丑年(1445),清康熙癸酉年(1673)、清雍正癸卯年(1772),民国壬戍年(1922),共和甲申年(2004)重修。 驷马拖车格局、三进两院结构,长64米、宽46米、总建筑面积2944平方米。谢氏宗祠是传统古村落代表性的建筑,木雕石刻,嵌瓷彩绘、红桁蓝桷,颇……[详细] |
![]() | 和庆楼位于新丰镇溁东村,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 座西向东, 建筑面积约625㎡, 二进围屋, 前平房, 后二层半通廊式楼房 ,环环相绕, 全楼共20开间, 各开间有独立楼梯登楼,窗棂通雕精巧, 门楼正对众庁(祖祠) , 按传统礼制建造, 屋面檐口均悬挑, 公共水井一口, 石构门第, 门额阳刻“和庆楼”, 石墙基、墙体青砖……[详细] |
![]() | 饶平余氏大宗祠(敦本堂),位于饶平县黄冈镇西门居委丁未路北,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 淸乾隆十三年(1748)重修,2007年、2010年修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格局, 有照壁,歇山顶、桔红色琉璃瓦、木瓜抬梁构架,建筑面积902平方米。宗祠聚集了嵌瓷、石雕、木雕、彩画等潮州传统工艺的精华, 保留原建筑的风貌, 具……[详细] |
![]() | 大坟埔墓葬群为黃冈镇霞绕乡张氏明代祖墓群, 位于黄冈镇霞绕乡中岭大道东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1992年8月重修。坐乾向巽兼亥巳,占地面积约21333平方米。该墓葬群内共有五座墓茔: 主墓为霞绕乡张氏开基祖松冈孝妣之墓;东侧为敬斋公孝妣之墓;乡进士南阳公墓; 东侧边墓茔明寿官, 云冈张公、 柔婉周氏墓; 西侧……[详细] |
![]() | 陈塘桥,位于饶平县钱东镇钱塘村东北面,始建于宋未淳佑六年(1246),由潮州府知州陈圭捐建,是古代潮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必经的桥梁。6墩5孔梁式石板桥,桥系花岗岩条石叠砌而成, 长28米、宽1.6米、孔距跨径4.5米, 是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6年11月11日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详细] |
![]() | 林梅江夫妇合葬墓位于饶平县联饶镇葛口村葛藤自然村猴地,墓葬于元至顺元年(1332),葬于福建乌山。明洪武十五年(1382),移葬于葛藤村猴地,墓面为灰沙结构,有墓包、墓碑、祭床、石香炉及墓前埕等,墓碑刻有“宋始祖,梅江林公,宜人陈氏墓” 石香炉刻有“兵马司裔孙敬立,壬戌年建造”,墓莹左右侧尚遗存古时候金猴眨眼基座,该墓……[详细] |
![]() | 翁云叟墓位于饶平县高堂镇塘南村尖峰山腰,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墓面为灰沙结构,有墓包、墓亭、祭床、墓埕、墓道碑和部分摆手,墓道碑高185厘米,宽55厘米,内刻有“大明敕封文林郎监察御史翁公之墓,弘治十二年岁次戌年冬十二月吉立,孝子莹理昱旭吉奇立石”,墓后壁还塑有麒麟画。墓葬庞大,占地宽广,构筑精致,型制美观,为……[详细] |
![]() | 中共饶和埔诏第一区委旧址位于饶平县黄冈镇龙眼城村,成立于1931年春,下辖二个党支部,一个是黄冈理发店党支部,另一个是龙眼城党支部,当年第一区委书记为邱月波。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区委领导机关,组织了黄冈龙眼城、李厝乡、田墘、诏安丁洋埔和深湖一带的党员及乡民进行革命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积……[详细] |
![]() | 邱成实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在城居委南关外。邱成实,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由福建莆田迁居海阳县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是宋代邱氏入饶始祖,茔墓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墓碑刻“宋始祖枢密院使光禄大夫成实邱公墓”,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后官拜龙图阁学士)旅饶时,曾为之作墓志铭。墓……[详细] |
![]() | 隆南朱氏宗祠位于饶平县海山镇隆南村南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清光绪年间重建,1980年及1991年重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格局,有照壁。通面阔13米,进深22米,占地总面积约481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有木雕、石雕和嵌瓷装饰,门额“朱氏宗祠”。至今祠内保存有一定的历史文物,有较高……[详细] |
![]() | 旗头山炮台遗址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下岱村东面旗头山山峰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坐西北向东南,朝向东南大海。营寨墙高约4米,厚2米,由灰沙混合筑成,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正座分成三格,前格是炮位,设炮台8座,整座炮台宽24米,长40米,大部分破损,中格是大厅,为厨房食厅连接正座的北面,后格是营房,设营房26……[详细] |
![]() | 汉忠义庙位于饶平县柘林镇柘中居委,为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1994年再次重修。坐北向南,二进带拜亭,辟有龙虎井。通面宽12米,进深16米,面积约19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装饰较为丰富。门额“汉忠义庙”正楷阳刻,背镌“万世人极”正楷……[详细] |
![]() | 柘北天后宫位于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西北侧凤山南麓,建于明代,于清康熙年间及1986年二次重修,现遗存主体为清代建筑。坐东向西,二进二廊格局,门前石牌坊1座。通面宽10米,进深16米,占地总面积约24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枱樑构架。前埕正中建造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柱联分别用正楷、草、棣、行四种字体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