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鹿岗桥又名河洛港桥、河落江桥,系清代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始建年代不祥。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重建,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清乾隆九年建造(1799),改名“河洛江桥”。该桥鱼跃龙门花岗岩石封盖。通长10米,矢高5米,净跨4.2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砌置法,拱券上方两侧各有素面桥耳一对,无护拱石(券眉),墙体以大小不……[详细] |
![]() | 古代练兵场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南山景区管委会的李家园村铜官岭锅底山北侧,位于半山腰。相传宋绍兴初年(1131年)“岳家军”始建,后为历代兵家沿用。该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米,下有岩石垒筑防护设施几十处。其东侧有长10米、宽1米、高3米的岩石垒筑墙体约100平方米的营房,东偏南45°北墙中央有一喇叭形了望孔,……[详细] |
![]() | 欧冶子铸剑场遗址位于社渚镇石屋山顶,系春秋时代。该遗址系春秋时代。据宋代《六朝事迹类编》记载:“欧冶子在溧阳铸剑场有三处,即石屋山、炉头和吴冶岭。“《景定建康志》:“建康府的境域,溧阳县宣城以湖东北岸为界,与广德以石屋山分流为界。”《水经注》载,“因以石屋命名……”。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正文载:“又石屋山,在……[详细] |
![]() | 神墩遗址位于溧阳市社渚镇孔村,这里虽然偏僻,却是苏皖两省通衢之地。几经辗转,记者终于看到神墩的真面目:外观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至2米的长条型土墩,东西约150多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在现场,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田名利告诉记者,神墩遗址的文化层平均厚度为1.5-2米之间,发现了距今7000-6000年……[详细] |
![]() | 蒙吉泉井,清代建造,位于市人民医院内。2001年7月18日被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老人回忆,蒙吉泉井,清代至民国初期为溧阳育婴堂内所用井,育婴堂大门坐西向东。抗日战争中被日寇飞机炸毁。解放后盖起民房,1949年建溧阳县人民医院时被划入范围之内。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育婴堂在跃龙关左。乾隆七年(1……[详细] |
![]() | 周城进士坊位于溧阳市周城镇炉头村,年代为明代。为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玛瑙竹叶依门石位于溧阳市别桥镇马家村马家祠堂大门内。依门石又称户对或门墩石,常武地区称之为抱鼓石或骑马石,大多用青石制作,内侧装饰狮子戏绣球之类的浮雕。2001年7月,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将玛瑙竹叶依门石重新安置于祠堂门前。这对明代依门石用淡红玛瑙色岩石加工而成,内有竹叶化石,表面虽无……[详细] |
![]() | 飞来石位于溧阳市竹箦镇西芮村委宋巷里村西南的飞来寺中。原系一块陨石,后经加工成长方形,石长1.5米,宽0.6米,高0.4米,重约800公斤。石色青黑,光滑细腻。石面有石筋,色白如玉,每逢风雨的时候,石纹隐隐约约地显出,形似梅枝,故志书称“月梅古石”。该石一直埋于飞来寺“大雄宝殿”佛像神台前,与地面持平,以拱朝拜者跪拜之……[详细] |
![]() | 高静石,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重达11.36吨,高2.53米,宽5.31米,厚0.95米,可谓一枚巨石,真乃形态奇特,洞壑怪异,能充分体现出太湖石之四大特征:通、透、皱、漏,是园林界的一块“宝石”。“高静御石”正对高静园大门,巍然屹立。高静园的园名就因“高静石”而得之。据溧阳地方志记载,相传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一生搜……[详细] |
![]() | 太白楼坐落于江苏省溧阳市的高静园内,掩映在园内花树绿草之中,气宇轩昂,把酒临风,可以俯赏河中往来船舶,近观街市繁华景象,令人云淡天远,遐思无限,也是赋诗作画,下棋品茗的好去处。江苏溧阳太白楼处高静园的最东端,曾是李白和张旭饮酒作别的地方。李太白对溧阳的山水情有独钟,曾多次来溧停留。写下了《望瓦屋山怀古》《猛虎行》等诗篇……[详细] |
![]() | 娑陀庙石刻位于南渡镇永丰村,为纪念大禹治水有功而建娑陀庙。据传明代初年即有该庙,至清康熙、咸丰二度重修。1944年被日伪军拆毁。2001年7月18日市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现仅存清乾隆辛亥年(公元1791年)碑刻一通:碑长1.36米,碑宽1.05米,碑厚0.29米;清咸丰岁次壬子年(公元1852年)碑刻一通:碑长2.1……[详细] |
![]() | 黄山观石刻,位于南渡镇黄山村与东区村接壤处。据《金陵志》记载:三国孙权赤乌年间,有个叫淳千的人,避居小茅山,学习葛李先生的秘诀,到西晋时,修--成,骑黄鹤而去,就是在黄山观。是历史上最早的道家教地。唐朝天宝九年(750),始在这里创建道观,因山命名,是为黄山观。太平天国期间,被太平军拆毁,1864年再次重建。抗战期间,……[详细] |
![]() | 唐石刻井栏现存溧阳城区凤凰公园内。蘑菇石质,扁园形,内径0.85米,沿口宽0.11米,井口肩部有鼎足式三孔,直径为0.055米。井栏外侧阴刻楷书铭文共91字: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乡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造井阑,留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详细] |
![]() | 东野堂,又名狄氏宗祠、狄家小公堂,位于溧城镇胥渚村508号。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野堂(又名狄氏宗祠、狄家小公堂),位于溧城镇胥渚村508号,原为五间三进式宅院。现存正厅面阔三间,面阔20米,进深16米,通高12米,建筑面积320平米,砖木结构。8棵金柱均用筒木包裹再用纤维、桐油石灰整体装饰,后用黑漆涂面。柱础直径0.……[详细] |
![]() | 周氏佳城遗址位于戴埠镇新桥村颜巷里村北,现地表仅存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考中进士,授太平县教授周珽(字霞屏)宅前遗物,青石三开间冲天式牌坊一座。周珽(生卒年不详),字霞屏,他的父亲周尔鼎教训很严,他恭谨地承受。清顺治十二年(1655)考中进士,授太平县教授,每月初一、十五日,召集诸生,进行教育。他讲经义必定尊奉……[详细] |
![]() | 一龙井又称方井,建于明嘉靖戍申年(1547),井栏外方内园,青石质,栏长0.74米,栏宽0.54米,井高0.54米,井口直径0.34米,南侧有阴刻草书体马一龙手迹,约60字,介绍凿井的时间和意义,井壁平砖圈砌。据说,该井原位于马一龙宅前。2000年7月6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马一龙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农学……[详细] |
![]() | 任兰枝墓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洙漕村委大岕村,墓坐东向西,早年曾被盗,今存墓周围砖墙墙基,直径13米,墓前尚存青石龟趺一件和残断墓碑额一件。任兰枝(?—1746年),字香谷,号随斋,溧阳茶亭水东人,任文炜的儿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考中进士,廷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雍正时,历任詹事府中允、庶子,翰林院讲读,……[详细] |
![]() | 《甘露禅院碑记》石刻,位于溧阳市昆仑南路西丁园内,为原甘露寺遗址中仅存的一通碑刻,系青石质材。2000年7月6日该石刻被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碑高2.6米,碑宽0.95米,碑厚0.27米,清康熙36年(1697)3月由翰林院侍讲国子监司业翰林院编修清庶吉士彭会淇撰并书,住持僧寂昭立。碑额浮雕双龙游珠,……[详细] |
![]() | 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位于溧阳市市民政局大楼旁,年代为民国。为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刻置于1935年,塔体为一烛台型,通高4.4米,边宽0.36米,四面均为竖式篆书“溧阳旱灾赈济纪念塔”。塔座南侧刻文记载民国23年溧阳大旱情况,对研究民国时期溧阳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详细] |
![]() | 陈氏宗祠常州位于溧阳市溧城镇长富亭36-1号。1999年4月21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因城建需要,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陈氏宗祠迁移溧阳市溧城镇凤凰街11号凤凰公园内。陈氏宗祠迁移工程于2005年3月开工,同年6月15日竣工。现祠堂仅存大厅,系清式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