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亭江炮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主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包顶,三合土结构,半圆……[详细] |
![]() | 2004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底,马尾区共投入1.05亿元,组织实施船政文物修缮一期工程:规划船政文化遗址保护开发范围,完成船政遗址修复保护和场馆建设;完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马江海战纪念馆等处的展览展示;整治船政文化景点周边环境。船政文化遗址群被列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据了解,船政文化遗址群是整合了马尾造……[详细] |
![]() |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老城区西南部。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建于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筑罗城时,现存明清建筑约三百座。户院深三至五进,多至十一进,为封火墙建筑,俗称马鞍墙。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型,翘角伸……[详细] |
![]() | 灵秀山《铺路目录记》碑刻位于灵秀镇灵峰村,北宋元符元年(1098)刻、崇宁二年(1103)续刻,高1.35、宽1米。记录两次修造通往金相院道路的起因、捐资人等史事。该石刻保存完好,是研究宋代石狮社会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保护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20年3月15日,灵秀山《铺路目录记》碑刻被公布为石狮市第三……[详细] |
![]() | 永宁天后宫石刻位于永宁镇第四社区,明代始建,近年重建。坐北朝南,单落单开间带拜亭,面阔4.6、进深7.5米。宫内后壁保存石刻1座,花岗岩质,长方体,高0.4、宽0.2米。浮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双手合十,头戴披巾,佛像面目简约,雕刻手法具有元代风格,具有重要文物价值。保护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20年3月15日,永宁天……[详细] |
![]() | 龟湖蔡氏祖祠位于宝盖镇郑厝村,建于清代,民国重修。坐东北朝西南,两落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由大门、前厅、中厅和后厅等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石雕、木雕制作精美,保存清代构件和闽南宗祠建筑风格,是北宋名臣蔡襄及其后人开发、建设龟湖塘的重要历史见证。保护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详细] |
![]() | 玉浦寿昌宫碑刻位于宝盖镇玉浦村,始建于明中期,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二落三开间,面阔18、进深25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两侧墙上嵌有清代及民国期间重修宫庙及兴修水利等内容的碑记4方,是闽台关系及水利建设的重要见证。保护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15日,玉浦寿昌宫碑刻被公布为石狮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详细] |
![]() | 院东吴景重宅位于永宁镇院东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称“东璧古厝”,坐北朝南,两落五开间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该建筑保存较好,石雕、砖雕、木雕等装饰较为精美。保护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15日,院东吴景重宅被公布为石狮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古浮蔡松柏宅位于祥芝镇古浮村,建于民国初期,坐南朝北,呈三落五开间带左护厝格局,由石埕、门厅、榉头、正厅、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该建筑保存较好,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装饰精美,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保护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15日,古浮蔡松柏宅……[详细] |
![]() | 曾坑四端堂位于湖滨街道曾坑社区,始建于清代,民国重修,近年重建。由对面厝、边祖厝、正祖厝、后新厝4座大厝组成,南北总长69.67米,东西总长38.02米,总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4座大厝均为砖石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系典型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对面厝保存清代建筑构件。该建筑基本保留闽南地区典型的家族聚居格局。保……[详细] |
![]() | 玉湖王起沃宅,始建于1900年,坐北朝南,呈二落五开间带护厝格局,护厝带二层梳妆楼及四倒水亭,由石埕、门厅、榉头、正厅、厢房、后轩、学堂和花园等组成,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传统民居。该建筑整体布局巧妙,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装饰精美,雕刻细腻,名人题刻、楹联等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保护类别为古……[详细] |
![]() | 东云寺位于秀屿区东峤镇魏厝村,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坐西南朝东北,二进廊院式。通面阔28.6米,通进深49.8米。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山门、紫云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大雄宝殿面阔六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寺中尚存清代诸名书家手迹多处,外大门额为邑人书法家陈唐彬于清末……[详细] |
![]() | 西温戏台位于秀屿区东庄镇西温村西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明末,清代重建,1932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外形呈“T”字形。面阔10米,进深7.8米。石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台基条石构筑。前台面阔一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件;梁架构件雕刻精美,梁头、垂筒、雀替等处雕刻有龙、莲花、凤凰等图案。后台面阔三间,山墙搁檩式结构。……[详细] |
![]() | 水仙宫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后温村后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为单体建筑。面阔11.2米,进深17.1米。由前殿和大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石木结构,悬山顶。主祀妈祖。留存有清代妈祖神像和聊板等。水仙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
![]() | 中一堂位于秀屿区埭头镇英田村西埔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中一堂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东北至建筑外墙外延9米,东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西南至建筑外墙外延9米。……[详细] |
![]() | 合一宗祠位于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寨外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二进合院式。通面阔15米,通进深31米。石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院门、前天井、前殿、后天井、大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带前廊。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主祀“三一教主”林龙江、玄天上帝、四宫大帝。合一宗祠为莆田市市级……[详细] |
![]() | 瑶岛祠位于涵江区涵东街道后度居委会,类别为古建筑。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一教”嫡传弟子卢文辉创建,明、清多次扩建,1999年异地迁建至今址。坐西朝东,三进合院式。通面阔20.8米,通进深75.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中殿、天井、大殿、后院、五子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式木构架……[详细] |
![]() | 洞庭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洞庭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北朝南偏西10°,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1.3米,通进深56.4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埕、拜亭、前殿、大殿,右有中军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昊天弟子……[详细] |
![]() | 会庆堂位于涵江区国欢镇后洋村西湖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代重建,20世纪80年代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4.1米,通进深46.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围墙、戏台、砖埕、前殿、天井、大殿。前殿面阔七间带左右宫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式木构架,……[详细] |
![]() | 玉林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林柄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9米,通进深2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刘公元帅。存清嘉庆庚午年(1810……[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