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盐故城位于东平街道无盐村南。西周、春秋时为宿国地,战国时置无盐邑;秦至北魏为无盐县治。历史上这里养育了著名的女政治家钟离春,而著名的汉代战争“无盐大捷”也发生在此地。故城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00米。钟离春是齐国无盐邑人,相貌丑陋,但她素有大志,胸有良谋。当时赵国入侵齐国,而齐国朝政腐败,国势日渐衰退,钟离春看……[详细] |
![]() | 须昌故城须昌为商周至宋时故城。唐代称郓州,后唐称须城,位于东平县的西部。金山东南,土山以东,埠子村旧址以西。现位于东平湖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商代,须昌曾为东平境内须句国的国都,秦时置须昌县属薛郡。西汉属东郡,东汉属东平国。西晋,东平国都由寿张迁至须昌,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南北朝北齐时,废东平郡,须昌县移治宿城。隋开皇十……[详细] |
![]() |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街道宿城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00米。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特别是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宽15米,现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为研究汉代城池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详细] |
![]() | 千年古城—州城位于东平湖畔,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时因黄河决口,水淹郓州城(今东平埠子坡),知州姚铉奉旨移建于今址。这里地处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汇的地区,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北通燕赵、南控江淮,风物繁华,商贾云集。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元为东平路城,明清为东平州城,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详细] |
![]() | 龙山书院始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址在府治东三十公里处龙山。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东平知州普尔泰重修书院,并将书院移建于州城牌坊街路西马公祠旧址。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移建于书院街路北(今东平一中校址),规模宏敞,有讲堂、斋室、伙房、宿舍、办公房、藏书阁等房舍百余间。光绪二年(1876年),又在书……[详细] |
![]() | 旧县三村遗址位于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南的霸王墓周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山坡台形地,长80米,宽150米。土质为粘土、冲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从南面东西向大山水沟冲刷断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6米,南部被山水冲刷比较严重,暴露物十分丰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残片和其它陶片。东侧有一土建民房,墙壁上布满许多蚌片和陶片。……[详细] |
![]() | 屯村铺遗址位于旧县乡屯村铺村东北1.5公里、洪顶山之间的东风水库内。其范围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至200米不等,基本为呈扇形的台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三面环山,长年经受山水冲刷,遗留文化层很少,暴露物十分丰富,大部分都被冲到西大坝内。特别是当时东风水库及拦水大坝的修筑,对遗址占压,破坏较为严重,因而使遗址面积……[详细] |
![]() | 朱桥遗址位于老湖镇朱桥村东侧。整个遗址座落在土坡岗上,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形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确定为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1961年《考古》杂志第二期)。该遗址由于靠近村庄,村民整地建房对其破坏比较严重,文化层已暴露出地面,其范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详细] |
![]() | 丁坞遗址位于大羊镇丁坞村西北处,是东平县比较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厚约1米-2.5米。土灰褐色,内包含有红烧土块。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地表露出物主要有夹沙红陶鬲足、夹沙灰陶瓮罐残片和灰黑陶罐残片等。从捡……[详细] |
![]() | 大宋不夜城夜回东京梦华,古城一眼万年说到古风街区,谁不喜欢山东的大宋不夜城。这里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宋朝的风雅气息,雕梁画栋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身着古装,轻抚古琴,定格一张古典美人的照片,让人一眼千年,梦回宋朝的烟雨江南。白天的东平大宋不夜城,褪去了夜晚的璀璨灯火,却在日光下展现出另一番温婉古朴的风貌。不夜城内还有……[详细] |
![]() | 泉灵农场AAA 东平县泉灵农场位于泰安市东平县梯门乡,背靠靈泉寺,面朝神鹭山,这里三面环山,平原与山坡紧紧相连,依山而建的泉灵农场根据地势发展独具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场占地面积1000余亩,樱桃种植面积约800亩,樱桃主要品种以红灯、萨米脱、早大果为主,种植果树有15000多棵,山羊、生猪养殖面积200余亩,山羊主要以波尔山羊为主……[详细] |
![]() | 棘梁山景区AAA 棘梁山景区位于东平县戴庙镇司里山村,西靠黄河,东临八百里水泊遗存流域——东平湖,北临银山镇,南与水泊梁山毗邻,国道220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棘梁山又名司里山曾是水浒英雄好汉晁盖、吴用、三阮等兄弟第一次聚义的根据地,山上水浒遗迹众多,有探海石、火并王伦的大山峪、七星演武场、聚义厅、宋江楼、宋江马道、粮仓、义军棋杆窝、义军……[详细] |
![]() | 千年宋城景区AAA 千年宋城景区位于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驻地,原址是始建于公元1000年的古代东平城,景区主要有宋城墙、城门,东平石刻博物馆、万里故居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鲁西南最大的明代建筑清真寺,宋代梁氏父子状元牌坊等一系列名胜古迹。景区类型:主题街区古城古镇城墙地址:泰安市东平县西南部营业时间:全天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价格描述:综合门……[详细] |
![]() | 昆山又名“困山”、“昆仑山”,传说周穆王狩猎至此,曾为寇所困,苦无水,马刨地得泉,故而山曰“困山”,泉曰“马跑泉”。隋末唐初,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曾在山上建有古老山寨。水浒英雄阮氏三兄弟和太平天国军都在此留有活动遗迹。昆山景区是山东省“水浒之旅”旅游带和东平湖风景名胜区格局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昆仑山景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详细] |
![]() | 东平戴庙闸位于戴庙镇戴庙村南,为220国道必经桥梁。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光绪五年《东平州志》载:“戴家庙闸,在州西40里,安山闸北30里,明景泰五年建,西邻安山湖,旧有进水二口,曰安济,曰私沟”。为运河上的重要漕闸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载,保障运河的畅通。原桥宽5米,1973年修建220国道……[详细] |
![]() | 东平安山闸位于商老庄乡东平湖南堤北侧、潘孟于村南,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光绪五年《东平州志》载:“安山闸,在州西12里,靳家口闸北30里,明成化十八年建,西邻安山湖”。为运河上的重要漕闸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载,保障运河的畅通。20世纪七八十年代增修该桥时在原桥基础上将桥面增高加宽成为石桥。……[详细] |
![]() | 前山西屯大队部位于东平县梯门镇,年代为1975年。2013年10月10日,前山西屯大队部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坐落于接山镇金马山南面,古民居以梯形依山势而建,向东西方向延伸。常庄现存传统建筑共30户500余间。村落三面有护城河与古寨墙环绕,如今依昔可见,传统古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为50%,基本保存了清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堪称“鲁西第一民居群”。2010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银山石刻位于东平县银山镇,年代为北朝、宋、清。2015年6月23日,银山石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蓆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蓆桥村村南的汇河故道上,因传说宋真宗过桥时以草席铺垫而得名。清光绪年间的《东平州志》称蓆桥的始建于宋代。公元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经过此处,据传宋真宗经过此桥时以草席铺垫,蓆桥因此得名。金代大定年间、明嘉靖年间蓆桥曾获重修。1921年、1934年蓆桥曾两次被维修。20世纪5……[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