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介绍

  辽松山州城位于赤峰郊区治所西30公里城子乡城子村,筑于半支箭河上游北岸。城址建筑分东、西两部分,平面呈“”字形。两城大小相同,每面城墙长500米,周长合6华里。城墙残存宽15米、高3—5米,夯筑。在城址西南角、西北角、东南角分别保存有直径约15米的角楼遗存,城内布局遗迹较明显。西城宫殿立体建筑位于城正中,方形台基残高1……[详细]
  姜家营子山城位于赤峰郊区姜家营子乡前平顶山,当地俗称“摩天岭”。山城独峰突兀,远望象一座圆形天台。西、北、东北三面均有大山环抱。山顶地势较平,西面有人工垒砌的石墙。城内有圆形石砌房址基40余座,最大的直径8米,小的2—3米,一般为5—6米。西城内尚有古井一口,今已干枯。城内东南角似有一门址,宽6米,两侧均为自然立石。外……[详细]
  石博园。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总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展示赤峰区域内的石文化,再现赤峰地区独特的冰臼、冰石林、冰石台、角峰等冰川遗迹的石自然博物园,还展示了赤峰地区从远古到现代使用石头的历史文脉,使游人在欣赏过程中能走近历史、走近文化,增强对本市文化的认识。……[详细]
  辽高州城位于元宝山区丰水沟镇兴隆坡村,建筑于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北为丘陵坡地。城内已辟为耕地,城垣遗迹周长约2500米。城内地表散见大量砖瓦、瓷片,包括辽、金、元时期的遗物。辽高州领三韩县。据云,辽圣宗伐高丽、迁(辰韩)掳扶余、(弁韩)新罗、(马韩)高丽之民置县。……[详细]
  辽怀州城是辽朝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的奉陵邑,城址在今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境内,筑于床金河、后朴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其东南可通上京,西北可达庆州,地处联系北部草原的古代交通要道上。城为方形,正南北向,周长4华里。城墙夯筑,除西墙被河水冲刷外,其余保存较好,残高2—4米。城设南北二门,四角建有角楼。城内西部尚存二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详细]
  辽庆州城位于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查干木伦河北岸冲积平原上,是辽圣宗、兴宗、道宗三代皇陵的奉陵邑,北距庆云山辽庆陵30华里,庆州为辽极盛时期的重要城市。庆州城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外城南北长1700米,东西宽1550米,城墙夯筑。内城在外城中心,保存较好。南北长1150米,东西宽950米,城墙残高4—4.25米……[详细]
  那斯台聚落遗址位于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斯台嘎查。该遗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周围有壕沟遗迹。出土丰富的陶器、石器、玉雕和骨器。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还有不少彩陶。器形有罐、瓮、杯、钵、纺轮、纺瓜等。器表多素面,有的饰以“之”字纹、指甲纹、网格纹、回字纹及器底的编织纹。彩陶花纹多为菱形、三角形、三角涡纹、平行……[详细]
  辽上京博物馆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部,占地面积达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是自治区一流的辽代皇都博物馆。博物馆外形设计由赤峰市原市长高延青绘制草图并亲笔题写馆名、赤峰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博物馆的外形是以辽祖州石房子为原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正厅8根汉白玉柱子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浮雕……[详细]
  罕山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175公里。该区总面积146.8万亩,属大兴安岭岭南山地与科尔沁沙地缘的交汇地带,是天然次生林区,也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旅游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而丰富,有山地、森林、裸岩、湿地、河流、草原等多种……[详细]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旅游区。位于敖汉旗东南100公里处,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140平方米,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还发现世界最早的玉器,出现世界最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及人猪合葬,首次发现中国最早的服饰——蚌裙,并出土数千件珍贵的文……[详细]
  美林谷滑雪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距赤峰110公里,坐落于宁城县、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交汇之处。旅游项目分为滑雪场、度假酒店等,其中,一期项目于2009年12月25日开业并投入运营。滑雪场以打造“欧式滑雪小镇”为开发理念,由著名的法国团队操刀设计。整个雪道工程预计分三期开发完成,全部建成后雪道总长度达到70公里以上……[详细]
  汉钱范作坊汉代新莽时期铸钱范作坊遗址位于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南。1976年,由市文物工作站试掘清理出一批新莽时期“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的陶范母,范母大多数经过室内烘干,质地较坚硬,呈红褐色,亦有少量制好后尚未烘干的,质地疏松易碎,呈红土色。两种范母均为规整的长方形,前端中央有圆形漏斗状浇口,浇口两侧设有排气沟槽。“大……[详细]
  哈达英格窑址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苏木境内,是辽上京附近重要窑址之一,长、宽各百米左右,窑室用耐火砖垒砌,地表散布稠密的瓷片,堆积厚达1米有余。发现的窑具有匣钵、三岔形支钉、垫、垫环等。此窑以烧造粗瓷为主,胎质粗厚,釉色多灰或褐色,质地坚硬。黑釉器以瓮、罐为主,间有碗、注、盂、钵;茶末釉以牛腿瓶、缸、罐为多。此外还有马、……[详细]
  白音高洛窑址位于巴林左旗东白音高洛屯,为辽代上京地区着名的窑址之一。面积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0米。地表散布大量的瓷片,品类以黑釉、茶绿釉器为主。窑室平面多呈马蹄形,窑壁为土坯所筑。窑址中除窑室外,尚发现有选料场,堆积有10公分厚的紫色碎石料。窑具中有匣钵、支、钉、垫等。……[详细]
  猴头沟窑址位于赤峰市西南45公里猴头沟乡缸瓦窑村。窑址地处丘陵起伏的山区,中间为一狭长缓平地带,山下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河,窑址分布在河套的北岸至水泉沟屯的南坡。这里地下有煤矿资源和大量的优质瓷土,水位较高,为烧制瓷器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窑址在村东、南处分布密集。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200—300米。文化层堆积厚达1……[详细]
  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2006年3月,玉泉区提出建设大盛魁文化产业园设想。随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期投资立项。从2006年起,呼和浩特市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至3000万元支持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截至现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北区块旧址复原及影视基地建设……[详细]
  深藏于闹市中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被誉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古街两侧排满了起脊的青砖青瓦建筑,宽檐翘角,别有古时气韵;浮雕壁画、穹……[详细]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该寺俗称“迈德尔格根庙”,又称“那顺之都吉勒呼里特”,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1920年。寿因寺现存大殿为汉藏结合风格建筑,二层三顶式。正面前出3间抱厦,4根石雕明柱支擎第一、二层建筑。前檐斗拱作木雕虎头、象头。屋顶前部为卷栅式,中部、后部为单檐歇山式。大殿内有彩绘,并且供……[详细]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清真北大寺建于1739年,历经200余年不衰,保留了原有的古朴风格,这里是穆斯林聚礼朝拜之处。寺院的建筑由正殿、配殿、望月亭、沐浴室等组成。正殿又分为宝刹、大殿、瑶殿3部分。其中宝刹是教徒礼拜时整衣、脱鞋处;大殿是礼拜场所;瑶殿则直通望月亭。望月亭高30米,顶部为铜质,俗称金宝顶。……[详细]
  时代:清地址: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麓乌兰察布高原这是唯一幸存的清代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郡王府。辛亥革命以后,四子王旗扎萨克被袁世凯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分别封为亲王,随后被称为“四子部落扎萨克多罗达尔汗卓力克图双亲王旗”,名声传遍漠南漠北大草原。该王府座落在四子王旗所在地乌兰花镇东北24公里处的查干宝力格苏木,紧靠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