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原名“兆伦铸钱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王街道兆伦村一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北纬34°12`,北近西宝公路,南跨眉坞岭高地,东至苍龙河故道,西至兆伦村和梧村间,距今2100多年,属汉代文化遗存。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总面积近90万平方米,……[详细] |
![]() | 户县化羊庙东岳献殿,古建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化羊庙东岳献殿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庞光街办化羊峪口,建于元代,已有700余年历史,为西安地区现存少有的元代建筑之一,五间六楹,单檐庑殿顶,捏花琉璃脊,青布瓦屋面,檐下施平身出两跳五彩斗拱,室内由彻上明造,遍施彩画,梁柱斗拱等主要构件构成,保持着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化羊庙留……[详细] |
![]() | 遇仙桥及石造像·元、明·户县甘河乡甘河村。保护范围:遇仙桥桥体东、北外延40米,西、南外延30米;石造像小院东西10米,南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米。2003年,遇仙桥及石造像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户县王氏宗祠时代:清地点:户县县城北街保护范围:祠堂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鄠邑王氏宗祠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罗汉寺时代:明地点:户县秦渡镇南、北庞村之间保护范围:寺院院墙以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秦渡罗汉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杨砺墓时代:北宋地点:户县庞光镇杨家堡村保护范围:墓冢四周各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米。2008年,杨砺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龙窝酒作坊 时代:清—现代 地址:西安市户县涝店镇龙窝村 保护范围:以古井为界向西南外延150米,东西外延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现龙窝酒厂院内。2014年,龙窝酒作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紫阁峪宋明摩崖石刻群位于户县太平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紫阁峪村南约2公里、紫阁峪河两岸的岩石上,在约1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宋、明时期摩崖石刻20处。石刻的字数从3字至45字不等,内容主要为宋明时期游人在紫阁峪中郊游,题名留念。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所见年款对于确认题刻的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 摩崖石刻大部分……[详细] |
![]() | 五凤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蒋村镇五凤村村北。遗址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多在3米左右,个别地点深度达4米,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最丰富,暴露的遗迹有房址、灰坑、陶窑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地面经过火烤或拍打,平整坚硬;灰坑形制有筒状、袋状、锅底状;陶窑……[详细] |
![]() | 真守村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渭丰街道真守村南堡东北、西南侧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鄠邑区渭丰街道真守村南的断崖上,北为鄘坞岭,东南有涝河故道流过。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70米,是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的遗址。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调查,发掘高、宽均……[详细] |
![]() | 新石器时代—周古遗址户县甘亭镇连丰村西南1957年5月31日第二批位于户县城外西北角,涝河故道经其西侧。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60米,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至1990年,陆续出土石、陶、骨器和蚌壳等,尤以石笄、骨锥、骨针最为典型。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宋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宋村东北隅,太平河由东南流过。包含了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2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1.48米。多年来,群众取土不时发现周的遗迹遗物,出土有石质的斧、刀、凿、蚌刀和铜……[详细] |
![]() | 黄堆村遗址位于户县草堂镇北堡,东南距宋村二公里,沧浪河流经西侧。包含了仰韶文化和东周、秦、汉、新莽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50米,文化层厚2.5米。出土有石质的斧、刀、镰、凿、锛、笄等,以石斧为最多;陶质的豆、……[详细] |
![]() | 崔家堡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西关崔家堡村西南,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涝河湾一带。遗址地处涝河东岸二级台地上,东西1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度约0.8-1.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被村庄覆盖,南部为耕地,中心区地表为耕地,地势平坦,西侧南侧部分地段有断崖,是一处西周聚落遗址。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详细] |
![]() | 北丈八寺遗址位于户县天桥乡丈八寺村北堡一带,与丈南遗址一脉相连,东有涝河流过。上限为周代,下限在汉代,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米,文化层厚2.1米。从遗迹看,东为先民居住区,西为墓葬区。在南北3号路面靠村附近发现有大量的灰坑……[详细] |
![]() | 户县钟楼位于县城四街中心。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仿西安钟楼格式。原名文昌阁。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乾隆十年(1745)重修后称大观楼。又以位居四街中心,群众习惯称中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1957年大修,亮椽揭瓦并油漆;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1981年彩绘外部。大观楼基座一层……[详细] |
![]() | 户县文庙位于户县东街近钟楼处路北。现为户县图书馆、文管会等机关驻地。创建于明洪武(1368~1398年)初年,以后屡有修茸或扩建。户县文庙现坐北面南,进深168.5米、前宽36米、后宽38.5米。旧有建筑照壁、牌楼、棂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两庑、训导宅等均已拆除改建,现大门内图书馆系用西街武庙及原县署大堂的材料改……[详细] |
![]() | 太史桥位于户县县城西郊甘亭镇西街村涝河上。桥为花岗石条砌筑,东西走向,十孔拱桥,长75米,桥面宽7.5米。桥建于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导主持修建。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雩县(今陕西户县)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曾任吏部郎中。每当夏秋之季,涝河河水泛滥成灾,王九思倡议筹划资金,费时两年建成……[详细] |
![]() | 陈平墓位于鄠邑区石井乡曹家堡西北。俗称“陈丞相墓”。墓冢呈覆斗形,南北长30米、东西宽25米、高17米。墓前原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曲逆侯陈平墓”碑一通,现移入曹家堡学校内保存。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王季陵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玉蝉乡陂头村西南,东距渼陂湖约500米,传说为周文王之父季历之墓。季历系后稷13世孙,太王古公亶父第三子,时周族渐兴,向东发展,季历之兄太伯、虞仲逃躲至荆蛮,文身断发,让出首领地位。季历继位后,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归顺,周族强盛,号称“西伯”。后季历为殷王文丁所杀。武王灭殷建周后,追封季历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