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天仙戏园旧址位于河北区建国道121号,年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天津工商学院旧址建筑群位于河西区马场道117~119号,年代为1921至1939年。位于五大道地区边缘的天津工商学院旧址,也就是现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所在地.实际筹创年代为1920年,1921年由当时献县教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天津创办,并选定当时英租界马场道对面为建校地址。张绍祖介绍,1923年秋学校成立预科正式开学,此前……[详细] |
![]() | 紫竹禅林寺位于武清区河西务镇孝力村村西,年代为清代。据说在禅林寺座落之处,原为一个尼姑庵,后来颓废成墟,被北京广济寺改建为庙。所以乡间一直传说孝力禅林寺是北京广济寺的分寺,它的根在北京。此庙建成若干年后,逐渐变得破败不堪。后因住持方丈为皇家治病得愈,皇上受僧所请,遂拨帑银重修此庙。新庙竣工后,又御笔亲题敕赐慈航禅林匾额……[详细] |
![]() | 大扈驾庄石桥位于蓟州区杨津庄镇大扈驾庄村东,年代不详。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邦均关帝庙戏台位于蓟州区邦均镇大街村,年代为明代。坐落在今蓟县邦均东门外,大约在明末清初时落成。戏台为方形,长、宽各3丈。为酬神及民间戏班演戏时用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万松寺太平禅师宝塔位于蓟州区官庄镇莲花岭村北盘山西麓,年代为明代。万松寺前有太平禅师宝塔,砖体,六角三层。前後有假门,其它四面为十八格假窗。一层六转角各嵌一五层小塔。塔座嵌动物花卉浮雕十一块,浮雕上有雕花护栏。塔顶上长一颗松树,饶有奇趣。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万松寺普照禅师塔位于蓟州区官庄镇莲花岭村北盘山西麓,年代为明代。普照禅师宝塔在蓟县盘山万松寺,清康熙年间建造,由基座、塔身、五层密檐和塔刹组成,须弥座和出檐均以砖枋木斗拱承托,塔身转角均有浮雕幢塔,门窗砖雕十分精美。明代万历四年,普照禅师来此庵住持,念四字佛经,导人为善。明神宗朱翊钧,曾为此庵写了“清心”二字。清康熙皇……[详细] |
![]() | 朝阳庵位于蓟州区官庄镇东后子峪村内,年代为明代。朝阳庵传说是清康熙年间的僧人通道所建。原有前殿3间,后殿3间及配房数间,其柱为石材,别具一格。因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开山结庐奉观士音于此。故名朝阳庵。至今已有约七百余年的历史了。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小刘村宋元墓葬群位于静海区子牙镇小刘村,年代为宋、元、明、清代。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张官屯窑址位于静海区陈官屯镇张官屯村南,年代为明代。2020年5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崔庄古枣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崔庄村,年代为明代。古枣园位于崔庄村,原整个村庄座落在枣园内,由于六七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期,砍伐了部分古枣树,现只有村西北枣园没有古枣树。古枣园现存1500亩。枣园南临娘娘河,北接津港公路,西临津汕高速(津汕高速与荣乌高速在大港段为同一条高速)。现存古枣树:600年的枣树168棵、4……[详细] |
![]() | 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位于天津市蓟县下营镇青山岭村,年代为1966年。位于青山岭旅游度假区东山山腰处,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出资建设(4708部队建设),于1966年12月开始动工,4年后完成全部工程。作为天津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战备洞由部队负责保卫。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央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旧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洼。中央文化部静海“五七干校,由八个协会和戏曲研究室、电影剧本创研室、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所等十二个文艺单位的七百余人组成。970年9月由宝坻迁至静海团泊洼。当时有学员627名,知识青年57名。学员均是享誉全国,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均被定为政治或历史问题。这些著……[详细] |
![]() | 唐官屯铁桥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烧窑盆村南8里,年代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元年(1909)建,架于马厂减河上游,是津浦铁路旁的人行桥(疑始为津浦铁路上的铁路桥,后因铁路改道而废弃成为人行桥)。钢架,桥面铺木板,全长40米,宽4米。桥两端为水泥桥墩,平架两根钢梁,两侧立高4米的三角形钢架,构成方形框架。2013……[详细] |
![]() | 唐官屯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沧州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唐官屯站站场规模为2台6线,1个侧式站台,1个岛式站台(两个站台均有柱雨棚),3条到发线,3条正线。……[详细] |
![]() | 孙氏宗祠,是静海县台头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历经八十多年的风吹雨淋,目前仍保存完好。据孙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始祖孙显义从襄阳府泗水县大理村迁至黄岔村定居以来,至今已600多年,传32世。目前有800余户、3000多人。孙氏宗祠始建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供销社所借用。……[详细] |
![]() | 九宣闸,位于天津市静海区靳官屯马厂减河首端,主要分泄南运河洪水,经马厂减河导洪入海。同时,作为引黄济津入津的第一站,承担着引黄应急调水的重要任务。为解决天津市用水,该闸曾多次在引黄济津中担负引黄输水任务。该闸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曾多次进行改造。是天津水利史上较早建筑的水闸,除闸门和启闭设备做了更新换代以外,其它……[详细] |
![]() | 静海火车站始建于1910年。静海站的百年铁路工业遗存建筑群落、静海站站史室会同正在使用中的现代化铁路装备,构成了一个正在运营之中的“铁道博物馆”,记述着静海站的前世与今生。1907年12月,清廷与英德银行签订了津浦铁路借款合同。1908年6月,津浦铁路开工修建。同年,津浦铁路展筑至静海,修建了静海站。静海站由德国工程师……[详细] |
![]() | 运河上唯一老木桥:独流木桥这座桥位于静海区独流镇兴业大街,是运河上唯一一座老木桥。这里的老居民说,几十年前的南运河是一条很宽的河流,河面上每天都有船只来来往往,独流镇也因此变得热闹。这座桥建于民国时期,长31.8米,宽5米,为木质结构。桥两侧有19根护栏,材质均为黄花松。桥面铺有沥青路面,下面有5个桥墩。由于年代久远,……[详细] |
![]() | 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旧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三槐路86号,年代为1915年。建于1915年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是英国、荷兰两国在中国石油产品贸易的专门转运经营机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近代天津被迫开埠的产物及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渗透和掠夺的历史见证,为塘沽近代重要历史遗存。资料显示,1903年6月29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