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堂图书馆始建于1922年,由爱国侨胞冯平山先生全额捐资兴办,为纪念其父冯景堂先生而命名。1925年馆舍落成,正式向公共免费开放,1967年交由新会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内仅有的侨资捐建、政府管理开放上百年的图书馆。也是新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代表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百年景堂,历经沧桑变迁,景堂人一脉相承、艰苦奋斗、爱书……[详细] |
![]() | 坐落于新会一中校园东侧的新会书院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记录着新会的文化脉络,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新会书院又名“阖邑书院”,是新会阖邑族群于民国初年筹建的合族祠堂。走进书院可以看到,书院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而且雕塑工艺十分精致,据说,其建筑规模之大,做工之精细,为当时全县建筑之冠。新会书院的装饰图案寓意吉庆,有历史人物、……[详细] |
![]() | 天禄抗战纪念塔建设于抗战胜利後的1946年。1939年9月17日,日伪军数百人侵入天禄境内,肆意焚烧劫掠,村民在叶桥焕、叶渠均等率领下,以土炮、-枪、机关枪等奋力抵抗,消灭侵略者百多人,俘获二十多人。随后,日本侵略者再次进攻天禄,乡政府组织自卫队拼命抵抗,直至弹尽粮绝。侵略者攻入天禄杀人放火,天禄顿成废墟。抗日战争胜利……[详细] |
![]() | 罗山咀贝丘遗址在新会环城都会村罗山南面的山坡上。占地约132平方米,距县城5公里。1957年夏,经省文物普查队探掘。1959-1963年前后,再经3次探掘和清理,出土文物有石器、骨、蚌器和陶(片),还发现墓葬1座。后因筑路,遗址已破坏无存。出土石器有石斧、石、砍硒器、石网坠、砺石,都是半磨制的,器物上留有很明显的打制痕……[详细] |
![]() | 下沙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三崖村下沙里。是距今3000-4000年以前的沙丘遗址,年代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于1998年发现。该遗址分布近3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时代文物,石器有石锛、砺石、网坠等器型,陶器有罐、釜等器型,多为夹砂灰褐陶,纺饰有绳纹、水波纹等。还夹杂有战国、秦汉、唐代等陶瓷。该遗址分布广……[详细] |
![]() | 慧龙寺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昆仑村凤岗里的一处土墩上,具体位置在凤岗村东面的一处山岗,三面环水。慧龙寺原称月华寺,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唐宪宗曾赐“月华寺”匾额。宋景祐年间(1034\~1038年),僧行宣重兴,后坐化于此,因而被称作“慧龙寺”。元至正年间(1335\~1340年),僧慧济重……[详细] |
![]() | 黄道娘墓位于都会村“螺山”(土名),因山像形螺而称,今多写作“罗山”,可能是“罗”、“螺”同音之故。此山古名“庄山”,大概因“圆明庄”而得名。道娘墓于2004年公布为新会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墓旁有新会区人民政府竖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石,其碑文如下:“黄道娘是都会村人,生于北宋,乐善好施。墓位于新会区会城镇都会村罗山,建于……[详细] |
![]() | 林玄辅墓,位于中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充美村。该墓是南宋琼州太守林玄辅及其两位夫人的合葬墓,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重修。林玄辅墓长约7米,宽约4米,是新会仅有的几座元代墓葬之一。林玄辅曾受宋室皇族赵必次托孤而隐居新会。为答谢林玄辅之恩,赵氏多有祭祀林墓。2004年,林玄辅墓被列入第五批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坐落在三江镇新江村土名烂面虎小山南麓的“赵建安郡王祠”,是三江新江、联和等村赵氏纪念始祖的祠堂,也是新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列入新会区公布的9个“祠堂文化示范工程”的古祠名单。“建安郡王祠”是赵氏子孙兴建的始祖(又俗称太祖)祠,正是反映这段独特历史的标志物,是宋元崖门海战历史的延伸,除作为氏族祖祠外,可展示崖门海……[详细] |
![]() | 见龙桥,位于新会区双水镇富美村,横跨沙富河。为沙富村通往邦龙贵美村的一座桥梁。始建于明代,原为木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邑人张钟沛等人倡议改成石桥,桥宽四尺五寸,长二十五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坍塌。翌年,监生张元、张仰龄等修复。乾隆四十年(1775年)再塌。由于石桥长达70多米,原来选择建桥的位置水流很……[详细] |
![]() | 宋宗室亲臣赵公祠(耿光堂)坐落在新会古井镇霞路村,是一座建于明末清初,具有皇族风范的典型的岭南厅堂式建筑,建成起,逾360多年历史。耿光堂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原为四进三天井,现存三进两天井,梁架及石构件雕刻工艺精湛,是现今保存得较为完好,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典型岭南厅堂式古祠堂建筑。耿光堂正门……[详细] |
![]() | 新会步行街,升级打造新会的“葵城印象、城市名片”,人文气息浓郁的葵城文化街区。新会步行街由大新路和仁寿路组成,全长约453米,现有商铺约130间。商圈成熟,人流鼎盛,与周边商业相辅相成,形成智慧商圈、文化展示等体验式商业优势。新会步行街正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新的时尚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一步一景,皆是源源不断的惊喜,其中……[详细] |
![]() | 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AAAA 新会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城区南部,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历史人文、生态保育、科普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景区由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和小鸟天堂两大部分组成,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鸟天堂为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不可多得的人文和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深厚。景区策划源于1933年巴金先生到梁启……[详细] |
![]() | 仙涌寺碑刻,即“仙涌寺地藏院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罗坑医院仙涌寺遗址。仙涌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僧法迎建,宋庆历年间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僧真光重建,毁于20世纪50年代,仅存此碑。北宋庆历年间重修该寺地藏院时刻下《仙涌山地藏院碑记》,现立于仙涌寺遗址,建有碑亭保护。碑高1.95米,宽1.……[详细] |
![]() | 奇石遗址,又称“奇石”、“宋帝昺与陆秀夫殉国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海军基地。南宋末年,宋元崖门海战中宋军失败,祥兴帝赵昺与丞相陆秀夫在崖海边奇石附近跳船投海殉国,元将张弘范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刻于其中一块巨石,成为宋元崖门海战的标志物。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命人铲去奇石上的刻……[详细] |
![]() | 杨太后陵,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永安里。葬于宋末,为杨太后的陵墓。杨太后(1244-2279),名巨良,宋度宗的皇妃、宋端宗的生母,宋端宗即时尊为皇太后,被后世誉为国母。南宋行朝在新会崖山建行朝草市、行宫30间,杨太后在慈元殿主持政事。宋元崖门决战中宋朝灭亡,杨太后赴海殉国,太傅张世杰仓促之间将其葬此。坐西……[详细] |
![]() | 慈元庙碑刻,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崖山祠。刻于明、清时期,记述南宋覆灭经过和历代重修的历史、赞颂宋末民族英雄,现供人参观。古碑共有12块,分别有明湛若水撰的“修复崖山慈元殿大忠祠记碑”、明成化罗伦撰的“大忠祠记碑”、明嘉靖的“重修崖山全节庙大忠祠碑”、明弘治张诩撰的“全节庙碑”、明弘治陈献章撰的“慈元庙碑”……[详细] |
![]() | 白石塔,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圭峰山玉台寺内。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被日伪军拆毁,1956年修复。塔东南向,平面六角,为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以白色汉白玉雕造,中间空心,通高5.84米。塔基须弥座施仰覆莲瓣,基周4.6米,六面分雕龙、凤、熊、象、狮、独角兽、麒麟等动物图案。第一层塔身每面设有……[详细] |
![]() | 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室,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冈州大道中58号。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现出租作灯饰店使用。1958年7月1-7日,周恩来(1898-1976)总理视察新会时在此中共新会县委机关办公楼居住,在这里接见江门、新会的干部、群众、归侨。该楼坐西北向东南,由前楼、后楼、花园等组成,通宽13米,通深47.9米……[详细] |
![]() | 松山炮楼,即“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白庙村松山里。炮楼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由村民梁世荣等兴建。1944年中共新鹤县委组建的人民武装——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此成立,1945年在炮楼上抗击日伪军的进攻,安全撤退。1994年维修,现已空置。炮楼坐西向东,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55.8平方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