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梁赞故居在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梁赞原名梁德荣,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是建于清代的传统广府式院落,故居分“拜师堂”、“传承堂”、“荣生堂”以及梁赞曾经居住过的寑室等,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工艺有木雕、灰塑、彩绘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梁赞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座古式平房度过。古劳水乡的恬静柔和,塑造了他温文尔雅、洒脱悠闲的性格。……[详细]
  陈可钰故居位于广东省清新县石潭镇新民街,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由藏书阁、景瑗图书馆和家属住所组成。景瑗图书馆占地76.4平方米,单层平房。后来,在景瑗图书馆右侧建筑了一座两层的藏书阁,内设藏书室、办公室、寝室、警卫室和地下室。在景瑗图书馆后院增建环山亭和家属住所,共占地500平方米。国民革命时期,陈可钰将军曾任孙中山总统大本营警卫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代军长、广东省军事厅厅长等职。“景瑗图书馆”是陈济棠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倡议并捐资在陈可钰将军故乡白石潭建立,以旌勋德。馆的前院、东西两边倚墙各建半园型小亭,西亭镶嵌着建馆石刻序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详细]
  瀛洲堂,位于木棉村侧的木棉小学(原蔚南小学)内。瀛洲堂是一座用近代建筑材料构建,欧洲风格糅合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近代建筑。瀛洲堂是谢瀛洲在法国留学回国后修建,其时他参照西欧 近现代建筑风格,亲自设计,并从法国运回所需的建筑材料营造。现存的瀛洲堂除了主体两层半建筑外,还有楼前一四柱中式廊亭,为四柱歇山顶形制,柱上身和梁架雕饰瑞图案,屋顶铺素瓦。过廊亭,及其右侧一两层盖瓦顶小楼。铺绿色琉璃瓦的中式亭台在主体建筑大门之后,并与主体建筑相连,主体建筑大门上挂“瀛洲堂”石匾。建筑外观为八根粗大且高壮的柱子骨架,内四根高伸过了二楼楼顶,既稳重,又典雅,呈左右对称。一层中间为厅堂,堂前设神堂,两侧房间有道廊,……[详细]
  陈济棠别墅,位于温泉镇河东荔园路50号。从化温泉不但山水绮丽,风景优美,而且神话传说、古迹繁多,素有“神仙洞府”之称,是著名的风景区,流溪河由北至南蜿蜒其间,河两岸山清谷翠,高山天湖银波荡漾。各具特色的三级瀑布雄伟壮观,自然美景绚丽多姿。加上有祛病健身的天然温泉水,令中外宾客络绎不绝,陈济棠早已心驰神往。传说、古迹繁多,素有“神仙洞府”之称,是著名的风景区,流溪河由北至南蜿蜒其间,河两岸山清谷翠,高山天湖银波荡漾。各具特色的三级瀑布雄伟壮观,自然美景绚丽多姿。加上有祛病健身的天然温泉水,令中外宾客络绎不绝,陈济棠早已心驰神往。1936年,正值从化温泉大规模开发,陈济棠选址荔林丛中的青龙头山,在……[详细]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立“潮汕七日红”政权。后任0广东省委特派员、巡视员等职。同年……[详细]
  蔡如平故居位于长安镇霄边社区正大街南社五巷3号,GPS坐标:北纬22°4819.1,东经113°4838.9,海拔高程10米。该建筑始建于清末,后被国民党烧毁,1974年在原址上重建,为一座二层楼房和单间两进建筑围成的小院。蔡如平(1888-1948),原名祖荫,字锡蕃,号葛民,1888年生于长安霄边村。1923年到广州当工人。1924年初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回乡开展农-动。1924年秋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东莞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5月任东莞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1926年1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委员,分管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运工作。同年5月被选为广东省第二届农……[详细]
  张荫垣故居在市莲花路沙塘坊13号,是佛山仅存的两座大型府第式建筑群之一。张荫桓佛山人,字皓峦,号樵野,光绪年间充总理衙门大臣,曾任出使美、西班牙、秘大臣,官至户部左侍郎,因支持维新变法,遭遣戍新疆,后更诬以通俄而被杀。骈散文诗皆卓然成家。画亦超轶,佛山家中置“铁画楼”,著有《铁画楼诗抄》诸集。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大兴土木,不惜耗资巨万建此宅第,以至建筑规模相当体面,整齐美观,不仅右侧有小巷纵贯首尾,而且在左右两旁还配置二厅、厨房、储物房以及佣人杂役居室等。主体建筑头进门房、二进大厅、三进内厅和四五六进住宅从西向东排列,为六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各建筑均硬山顶配锅耳式封火山墙,三开间通面宽10米,总……[详细]
  贵庐,就是张发奎故居(包含贵庐、竹溪桥、向华泉),位于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风度村村民委员会张屋自然村。旧居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面阔19.437米、进深19.66米、二层高9.276米。门楣“贵庐”,砖瓦木构筑。由厅堂、住房、厨房、饭厅、花园等组成,中西结合颇具特色。贵庐是张发奎的故居,他在这里生活了15年。张发奎祖辈务农,父名居之,字竹溪,充县衙小吏。张发奎8岁入私塾,光绪三十三年就读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夏,张发奎与同学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张发奎惧牵连出走广州,先当学徒习染织,后从军当兵。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详细]
  荔荫园(蒋光鼐故居)位于虎门镇南行5公里的南栅管理区新基村,背靠三台山。该园以广植荔枝而名,初创于清道咸年间,是一代抗日名将蒋光鼐将军祖父蒋理祥手创。蒋理祥字议寰,号吉云,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上,为翰林院编修。1887年,蒋光鼐在园边祖屋出生并度过少年时期,青年从军,跟随孙中山革命,战功显赫。1931年升为陆军上将,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指挥了“—·二八”淞沪抗战,大挫日寇锐气,大振国威,震动了中外。1930年,蒋光鼐在祖园辟建一座西方别墅式楼房,基座特别,为拱形涵洞式垫托底层地面,通风防潮。花岗岩石砌台阶,石雕栏杆精致,前廊后室,内建一厅两厢,一式二层,红墙围护国林,内有荔枝、龙眼、黄……[详细]
  容克故居位于莞城街道炉街124号,GPS坐标:北纬23°0312.4,东经113°4438.5,海拔高程21米。容克(1925-2001),原名熊伯烈。1940年8月参加工作,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东莞县立中学学生支部干事、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45年初任中共东莞水乡区委书记,后调到东莞新一区,先后任中共东莞新一区区委组织部长、书记。1945年9月任中共路西县委组织部干事。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后,留在东莞坚持隐蔽斗争,任中共东(莞)宝(安)县副指导员。1947年初任中共东宝县指导员,负责山区恢复武装斗争的工作。1948年4月任中共东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1949年初任中国人民解放……[详细]
  尢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位于广东顺德杏坛镇北水村。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占地351平方米二进三间布局的砖木结构居民建筑,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尢家大宅始建于1837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以前尤家大宅占地几十亩,有新旧两个花园。1895年尤列与陆皓东、周昭岳等人回北水创办兴利蚕种公司,以经营优良蚕种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串联活动。孙中山多次在此议事,并为书问榜兴利在我,利归于农,陆皓东也在此绘出青天白日旗的初样。据当地老人介绍,孙中山、尤列等人在这里还差点出了事,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尤列与孙中山等人正……[详细]
  赖成基故居位于万江街道新村社区仁凤坊二巷8号,GPS坐标:北纬23°0212.1,东经113°4102.4,海拔高程5米。赖成基1907年生于万江新村村。幼时读了几年私塾,后在其父开办的莞城“广昌隆”打锡店做工。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东莞各行业纷纷组织工会,被选为莞城铜铁锡工会委员长,兼任莞城糖果酱园工会委员长。1925年秋,在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期间,发动工人帮助东征军运送物资。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任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莞城工人支部书记。1927年1月当选为东莞县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4月15日,广州发生--大屠杀,--笼罩东莞,赖成基留在莞城广昌隆隐蔽,坚持……[详细]
  薛岳故居,位于广东省韶关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和乐城西石岩两地,为薛岳所建别墅。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包括薛岳故居、薛岳家居、薛氏家祠、伯陵堂四处,其中薛岳故居308平方米,薛岳家居面积468平方米,薛氏家祠414平方米,伯陵堂面积889平方米。薛岳故居、薛岳家居、薛氏家祠、伯陵堂,都体现建筑学上的中西合璧。薛岳故居不但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抗战教育基地。对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时期涉台文物的保护工作,促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薛氏家祠位于薛岳故居后右侧,两者相隔约5米。为周围廊式歇山建筑,占地面积414平方米。薛氏家祠的整体平面结构为长方……[详细]
  秦牧故居位于广东汕头市澄海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9号,是一座“四点金”(潮汕传统民居称法)四合院,有近百年历史,旧民居占地387.5平方米,内有天井、正厅、厢房、居室、书斋等16间,民居门口嵌上了“秦牧故居”牌匾。这是一座古老的庭院,经受了百年风雨,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故。推开陈旧的大门,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厅房,两边是侧房。进入左边侧房,里面的房间是秦牧父母的卧室,陈列着秦牧的手迹及其一家的照片。侧房外面还有一间小房,秦牧当年就和哥哥住在这房间里狭小的0上。穿过侧房便是他的书斋。房间的陈设十分简单,但秦牧在此却博览群书,勤奋学习。在家乡读高小时,因老师喜爱新文学,秦牧开始接触了鲁迅、巴金……[详细]
  李小龙祖居位于均安镇鹤峰社区上村,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小龙1940年出生,1959年定居美国,其后在西雅图大学修读哲学,先后出版《基本中国拳法》和创立截拳道拳法。李小龙曾获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武术电影巨星奖、《时代》杂志的“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是唯一入选的华人。关于李小龙祖籍何处,祖居又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纷,近年来,顺德市政府办公室经过两年多的考证,终于揭开历史之谜——李小龙的祖籍和祖居均在广东省顺德市均安镇上村乡。在上村村口,一座高大的祠堂,这便是李氏宗祠了。正堂上供奉着李氏列祖列宗的灵位。整座祠堂显得宽敞整洁而有肃穆之气。李小……[详细]
  刘永福沙河故居———刘氏家庙,位于广州市沙河大州地2号(现为广州大道北2号),刘氏家庙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在广州做官时的住所。刘氏家庙建于1900年,为青砖石脚、两进三间南方祖祠式建筑,左右有衬祠,与主体建筑连成一体。通进深约38米,通宽约36.7米。头门面阔三间,宽15米;进深三间;博古脊上有凤凰牡丹灰雕;硬山顶,碌灰筒瓦;挡檐板有精致木雕花卉。墀头有4重花卉砖雕,下有蝙蝠兽面。头门花岗岩石额上镌刻阳文“刘氏家庙”4个楷书大字,无上下款。门口三级花岗岩石台阶,两边有包台,台基正面有百合花石雕。包台各有2条每边长30厘米的四方花岗石檐柱,虾公梁下有梁衬,梁上有石麒麟口叼云状书简梁托;4檐柱均有柱衬……[详细]
  李荣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葛藤村下坑二队。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三进二横,正屋上五下五布局。现存横屋八间,左横前四间。面宽32.3米,进深29米,建筑面积936.7平方米。李荣(1875—1949),又名观妹,号华亭,外号李亚奀,龙川通衢镇葛藤村人。童年仅念过私塾,因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前往广州谋生,后转入香港英国“厄瓜尔”号远洋轮船当海员。其性憨直,敢抱不平,曾入香港海外联义社,并被推选为孙中山宣传革命筹饷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此,与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1896年孙中山遭清朝廷通缉-英国,被清驻英使馆诱禁,欲将孙装于大木箱运回中国后加以杀害。李荣闻讯,万分焦急奔走求援营救。得到孙……[详细]
  袁振英故居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GPS坐标:北纬23°0257.3,东经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笔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岁随父母到香港,并进入香港的英文学堂读书。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0年任《香港晨报》及广州《民号报》《新民国报》。在此期间,为声援广东学生反对“二十一条”、-日货的斗争,组织广东游东记者团赴日本、朝鲜等地进行宣传活动。同年7月回国途经上海时,应陈独秀之邀,担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的主编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详细]
  周汝钧故居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南岗东路东周8巷2号,坐西向东,为三间两廊建筑。长11.30米、宽10.10米、高7.50米。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红砂岩石脚高1.80米),硬山顶,锅耳封火山墙,灰砂硬脊、碌筒瓦,陶瓦剪边。周汝钧故居,是周汝钧太公周日新进士的祖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由此推算,已有近500年历史。故居两廊有门口通街巷。从东周8巷2号街门进入故居,映入眼帘的是头门壁画,落款“贰品高冠图”,绘于光绪庚子年(1900)。首先是左边廊占地面积3.05米×3.8米(11.59平方米),方砖铺地;第二是天井4米×2.4米(9.6平方米),红砂岩石板铺地;之后是右边廊3.05米×3.8……[详细]
  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杰出领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苏兆征故居为青砖瓦平房一座两间,带一小厨房。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淇澳村,距市中心十七公里。是苏兆征出生和少年时期的旧居。原屋濒临崩塌,1983年按原貌重修。旧居内陈列苏兆征生平简介和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照片及省港大罢工的一些文物如苏兆征曾用过的写字台、磨米机等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十二件,苏兆征与妻子、子女及革命志士历史照片29张,文物、遗物等一批。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故居又进行维修后对外开放,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