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王麒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塔巷简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25平方米,由西边的主落与东侧花厅组成。驼峰、斗拱、悬钟、雀替均雕刻精细,墙头灰塑图案精美,园林采用象形的假山石和灰塑等塑造。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王麒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衍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文儒坊大光里简介:原有四个区,现仅存老屋五间、东面二层的楼房和厨房等。陈衍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为刘铭传在台湾开疆拓域及管理、建筑等贡献了很大力量;一生著作众多,主要有《石遗室诗话》、《福建通志》等。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陈衍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侯德榜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宁化新村二里简介:清代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侯德榜出生及青少年时期居住于此。侯德榜(1890~1974),福州人,著名化学家,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6%,对制碱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侯德榜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化成故居位于思明区草埔巷9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建筑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之外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区嘉庚路149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18年。保护范围:建筑物四周向外延10米。保护范围四周至外延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庄银安旧居位于海沧区祥露东片165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28年。保护范围:北至旧居后围墙,南至故居前围墙,东、西向以建筑山墙向外延10米。……[详细]
  陈胜元故居位于湖里区殿前街道神山社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乾隆年间。保护范围:东、北面以殿前6号路为界,西侧由围墙外延10米,南侧由围墙外延5米。……[详细]
  吴必达故居位于同安区大同街道溪边街175号,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保护范围:故居前外延12米,后墙、右左墙外延8米。。……[详细]
  陈贵芳故居位于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中央巷,时代为1933。陈贵芳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练氏夫人故里位于浦城县仙阳镇练村村,时代为五代。练氏夫人故里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根旺故居位于顺昌县郑坊乡郑坊村,时代为清代。张根旺故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港林森故居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林森高祖林国仕(字用厂)修建,瓦椽架于七星壑上。“据村里的乡贤说,林森出生时老屋已基本濒临倒塌,林森之后曾经多次回乡,但是他每次回乡,都以关抚民生为先,不但修道铺路,还兴办了4所中小学,编修了淘江林氏族谱,却无暇顾及修葺自家陈年老宅,以至老宅年久失修,于20世纪50年代故居毁坏。”上世纪90年代,乡亲自发筹资,在原址附近依照原貌建成故居。1989年,林森故居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蔡清故居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孝感巷24号,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省提学副使蔡清的府第,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蔡文庄公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故居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五间,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东墙壁上嵌有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一方。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详细]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简介: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坐北向南,由门亭、大厅、观鱼池及花园组成,四面筑以夯土墙,占地面积373平方米。主厅两层,穿斗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任台湾总兵期间,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小梨洋甘国宝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长庚故居又称“伯府”,位于马巷镇后滨村27号,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10平方米。两进,砖木结构,悬山顶,前进门厅面阔3间,进深2间,后进厝面阔3间,进深2间,原为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两侧有护厝,现仅存南侧一列,面阔五间,进深1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此建筑为闽南红砖民居样式,土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朴实。……[详细]
  丘复旧居位于蓝溪镇蓝溪村坝里下路23号,丘复建于1914年,二层围楼式建筑,坐西向东,砖、土、木混合结构,占地约900平方米,以大天井为中心,三侧起二层楼房,一层开五厅八间。丘复(1874年7月-1950年11月),原名馥,谱名柰芳,字果园,又字瘦樵,号荷生。辛亥革命后改馥为复,并改字荷公,自称“念庐居士”,清末举人,1906年1月在丘逢甲创导下,在上杭城丘氏总祠创办县第一所师范传习所(民主师范),自任监督,一生著作极丰,主篡长汀、上杭、武平等多县县志。保护范围:东向外延伸8米至外坪边沿,南向外延伸2米至小道南侧,西向外延伸3米至外坪东侧,北向外延伸3.8米至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东侧自保护范围……[详细]
  丁甘如故居位于白砂镇碧沙村碧沙路31号,又名崇德堂,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主座坐南向北,外大门坐西向东,外大门额阴刻“山水含辉”,正大门额阴刻“山辉川媚”。丁甘如(1917-1995),福建省上杭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详细]
  卢衍豪院士故居(绳德堂)位于坎市镇坎市街,年代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坎市“绳德堂”,俗称“允庒楼”,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卢衍豪的故居,位于坎市镇坎市街溪园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十六世公太卢允庄(名宏,号临斋)在四川做条丝烟生意发达后,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从原楼主“炮碗”手中购买整栋大楼,经精心整修改造而成的“五凤楼”。宽敞壮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楼内专门设有“学堂”。该楼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原为三进四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建筑,现仅存门厅和正厅及左横屋。歇山顶,山墙搁檩。楼内尚存大量木雕、石雕、彩绘等。保护范……[详细]
  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6。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南朝西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带雨坪围墙和右横屋,通面阔12.49米,通进深34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围墙、天井、前厅、天井、正楼。正楼高2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双联式房间布局。每层设6间1厅1楼梯。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设大门,木质门框,门楣上方彩绘边框内墨书“寿德楼”三个大字。1929年6月,在寿德堂建立共青团太平区委员会,从此使西陂乡青年有了团结的核心,对建党工作起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西陂一大批青年人如林德富、林丽洪、林清盛、林元芳等在共青团的领导……[详细]
  张元干故居位于城关镇登高路。张元干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因张家世代屡中科举,遂名世科里。现保存明、清不同时期的三落建筑。该组建筑木雕构件精美,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建筑价值。2007年4月,张元干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旧厝,西至照墙,南至赛芳民房,北至国信民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