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鹗故居,系刘鹗父亲刘成忠所购买,在淮安城内勺湖东南的高公桥西街上,东临金刚社巷,西界地藏寺巷,屋北原是荒地。由东边的花园、当中的正宅,以及西边三个可以自成院落的部分(按刘德馨的说法,为西宅南部、西宅中部和后宅)所组成,共有房屋一百四十余间。 据刘氏后人所见之契约,此房的原主姓廖。刘成忠于同治五年(1866)叫自己女婿、淮安人高维之托“中人”和“官牙”以“歌风堂”的名义,先买了廖姓的花园。同治十年(1870)又买下了廖姓其余的房屋。光绪三年(1877),刘成忠退休后,就来此屋定居。……[详细] |
![]() | 言子故里亭 俗称十里亭,其址原在距城南5千米之莫城元和塘东岸。清乾隆初知县陈■(上荀下大)纕立言子故里碑,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亭。知县刘沅题“邑里崇名迹,东南钟大贤”楹联。1994年, 亭迁建于城区人民桥、元和桥之间沿河绿化区。为花岗石筑,方形,单檐歇山顶,高约4米,宽深各3米,亭柱上镌刻刘沅所题楹联,亭中竖青石碑一通,上镌“先贤言子故里”六个大字,旁镌小字“赐进士出身知常熟县事滇南陈■■乾隆乙丑岁次仲夏月吉立”(乾隆乙丑为1745年)。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接楼屋。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详细] |
![]() | 刘少奇旧居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为抗日战争时期旧居。1942年6月17日至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1959年当选为国家主席)在这里住了25天,指导抗日革命斗争。现存当年刘少奇同志住过的草房五间,1942年至今,旧居保存完好,2003年曾修复过。2006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熊传明、熊正波家西墙,西至松树林,南至熊方军家北墙,北至熊方柱家南墙。……[详细] |
![]() | 吴振声故居位于西百花巷,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吴振声(华镛),苏州人,民国时期苏州画家,工山水,原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旲振声行五,与其兄吴子深(华源)、吴秉彝(华德)、弟兄似兰(华馨)均为苏、沪一带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是吴于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并称“三吴一冯”。宅为吴氏兄弟自行设计,由香山帮匠人姚子琴之姚琴记营造厂建造,1931年完工。二层民国建筑,清水砖外墙,引飞檐中式屋顶,屋脊镂空设计,楼装饰精致,门窗、石栏、外墙多处饰以各式雕花。……[详细] |
![]() | 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东台市明清街8号,始建于清末民初,由黄逸峰父亲黄仰塘所建。故居坐北朝南,原有48间,现存两进10间,砖木结构。整个院落结构紧凑,用料考究,朴实无华而又古色古香。1999年,东台市旧城改造三期工程期间,东台市人民政府修葺了“黄逸峰故居”,并在故居周边近170平方米的空地上,兴建了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逸峰园”,园前建有“将军门”,黄逸峰将军的青铜像安放在流芳亭中供人瞻仰,内有《文武将军黄逸峰生平业绩展》详细介绍黄逸峰革命的一生。2003年12月,黄逸峰故居正式对外开放。……[详细] |
![]() | 杨沂孙故居 位于城区紫金街29至39号。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顶。布局上29号和39号东西并列二路,均存二进,其第一进单层与第二进两层小楼与其左右两层厢楼构成四合院式结构。37号现存一进,并列于29号、39号之中。现存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杨沂孙(1813——1881),字咏春,号子舆,晚署濠叟。常熟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擅书法,尤爱“篆镏之学”,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于2009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沈德潜故居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26号,坐北朝南,东邻古典园林网师园,建成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之前,原有七进,200多年来几易其主,轿厅及后进楼厅、花园先后废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德潜故居仅留存照墙、门厅、大厅及贯穿前后的东备弄,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其中大厅教忠堂面阔三间10.8米,纵深11.6米,梁架扁作,前置鹤颈轩,柱子为楠木柱,属清代前期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5—1996年,我市对沈德潜故居进行了整修。1998年11月被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北京西路52号葡萄牙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建于1937年前,其院落占地面积1533.3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其主楼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欧阳悦。欧阳悦:上海新新公司经理(其余资料暂未查实)。解放前该处曾一度出租给葡萄牙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使用,解放后该处由政府代管。目前,该处现有主楼及平房各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三层,北侧部分三层,黄色外墙,四坡顶、青瓦带壁炉,另有锅炉房,东侧西侧北侧均有门,南侧二楼,三楼东侧带露天阳台。……[详细] |
![]() | 陆定一故居位于无锡市西河头28号,为清末民初建筑,房屋前后三进,有数十间房屋,第三进为转盘楼结构,带有后花园。陆定一同志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无锡西漳,在1925年“五卅运动”的波涛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后,他先后历任团中央、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的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陆定一故居清末民初无锡市崇安区……[详细] |
![]() | 刘国钧故居在青果巷82~84号。刘国钧(1887~1978),靖江人,定居常州,现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文物收藏家。故居原为“唐氏八宅”中八桂堂旧址,共有门屋、大厅、客堂、经楼(天香楼)四进,均硬山造木结构。大厅面阔3间,明间宽3.75米,进深8檩,后有翻轩。三进宽度与大厅相同,进深9檩,左右通道有砖雕门框。两侧有走廊贯穿前后,每进隔有天井,植以桂花。全宅以垣墙围成院落。三进假山后即经楼(天香楼),上下各3间。1987年1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详细] |
![]() | 顾景舟故居,位于丁蜀镇陶机东区16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顾景舟故居面南坐北,面阔三间12.35米,进深11.30米,其中东面的一间缩进4.30米。整个建筑是一幢二层小楼,东南面紧临小河,对岸是风景优美的龙溪公园。顾景舟曾在蜀山南街78号居住过,此屋为吴同苟家,还曾在毛振声家居住过。1954年建立蜀山陶业合作社至今搬过16次家。现在位于龙溪公园旁的顾景舟故居,是顾景舟1990年直1996年去世居住的地方,是其晚年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详细] |
![]() | 翁心存故居 位于城区翁家巷门2号。原为明弘治、正德间桑姓住宅,后数易其主。道光十三年(1833)翁同龢之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购下,作孝养母亲之所,称“綵衣堂”。后经修扩,建成具有江南建筑风格的官绅宅第。建筑分东、中、西三大部分,沿中轴线共七进,正厅“綵衣堂”为第三进。现存大小房屋约百余间,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1991年11月,以綵衣堂为中心建成“翁同龢纪念馆”对外开放。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刘伯承旧居位于鼓楼区中山北路178号院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荷兰在此建大使馆,建成后因故没有启用,后被民国首都饭店当作办公用房。该建筑为“隐形双拼别墅”,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院落约3亩,院内树木众多。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后,南下部队接管了这座建筑。刘伯承作为南京首任市长,曾一度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并在这里种下了许多树木。刘伯承在南京工作和生活的近7年间,为军队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为改善地方民生、促进南京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
![]() |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故居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黄金坝西北。朱良钧(1910-1926年),1926年北平“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原籍扬州,自幼随父去北平就读。1926年在天安门前参加反帝--,与刘和珍等烈士同时牺牲。1928年棺柩运回扬州安葬于此。墓地占地20平方米,四周原有砖砌围墙,东向开月洞门。墓冢筑于小平台上,高1米,前立墓碑,上刻隶书“三•一八烈士朱良钧”墓,上款“戊辰年仲冬”,下款“江邑乡人公立”。……[详细] |
![]() | 言子故居及墨井位于城区东言子巷13至17号。系清代建筑,坐北面南,存东西二组平房。东组属17号,有四进,头进与第二进为三开间,第三进厅通面阔5间17.5米,通进深9架梁8.8米,厅后天井东侧为言子墨井。第四进在天井围墙之外;西组属15号,仅存第三进后堂。靠东组陪弄内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兵部侍郎珂兴阿所立御祭碑一通。堂后天井围墙上嵌砌乾隆及光绪间镌碑刻三块,分别为一松山房四止图、言子墓图、言子像等。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曾朴故居位于城区山塘泾岸94号,即曾之撰、曾朴故居。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二进,建筑面积为400余平方米。第一进为两层小楼,通面阔18.1米,通进深8.8米,其后之砖雕门楼,技艺精湛。 第二进为单层,通面阔12米,通进深11.8米。整体建筑结构保存基本完好。曾朴(1872—1935),号小木,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等,晚清文学家,翻译家,著有《孽海花》等书,并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于2004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鲍氏旧居,位于丁蜀镇西东庄村61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鲍氏旧居,建于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通面阔9间25.40米,进深48米。第一进进深7.45米,后有砖雕墙门,一二进天井进深15.40米,天井间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建的平房;第二进进深9.40米,二三进天井进深5.50米;第三进进深10.20米,为二层楼房。鲍氏旧居现为居民住宅,有多户居民分住,所有权情况复杂。房屋总体结构尚保持原有格局,但改建较多。……[详细] |
![]() | 汤贻汾故居位于常州市和平南路97号。汤贻汾故居在青果巷东口北侧,此为汤氏旧宅,坐北朝南,南临青果巷,东邻阳湖县城隍庙,西、北以庙巷为界。占地近1.28亩。今存平屋2进,均为清代硬山造砖木结构建筑。大门存砖雕门一座,后进堂屋即可对堂,尚遗存可对堂匾额一方,传为明末清初爱国将领史可法手书。另存有汤贻汾所撰《忠孝祠记》长条形石碑2方。1987年1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