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北京西路44号印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为贺耀祖,化名贺贵年,于1935在此购地1484.3平方米,并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2幢,西式三层楼房1幢,西式平房多间,计建筑面积817.9平方米,1946年11月至1950年4月租与印度大使馆。后该处由市房产局代管。目前,此处现有房屋仅有主楼1幢,其楼坐北朝南,中部三层,小平顶,青瓦,四周为二层平顶,黄色拉毛外墙,白色勒角,整幢建筑,造型新颖,为西方庭院式别墅,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现该处为公安厅干部住宅,房产权为鼓楼区房产经营公司。贺耀祖又名贺贵严、贺贵年(1889-1961年)湖南宁乡人,留学日本,与何应钦,谷正伦等为同学,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详细]
  郝柏村故居,盐都县葛武乡郝荣村,地处里下河合陇圩,与兴化市的大邹镇隔河相望。郝柏村先生的故居在北庄,有一幢大门朝东、前后两进,东、南两厢和天井组成的普通砖瓦结构民居,前进三间为客厅、书房,抱柱上有郑板桥写的一副对联:不过奢华不过俭,也知稼穑也知书。后进三间,为郝柏村父亲和母亲的卧室,郝氏兄妹就出生在这里。南厢房是储藏室和男仆卧室;东厢房是厨房和女佣卧室。天井有四个花池,分别种有春兰、秋菊、芍药、牡丹,还有一片竹林,环境十分幽雅如今的郝柏村故居,己成为盐城旅游的一个景点,每年都有不少港澳台和海外侨胞来此观光,受到好客的郝荣村村民的热情接侍,使他们留下了美好印象。郝柏村,江苏省盐城人,六岁由父亲送……[详细]
  吴晓邦旧居位于太仓市沙溪镇白云路。吴晓邦旧居为西洋式两层小楼,建造于1927年。1927年至1928年,吴晓邦回家乡太仓县立初级中学乙部任教时在此居住。2000年,吴晓邦旧居开放,有吴晓邦生平事迹展。吴晓邦(1906~1995),沙溪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实践者,舞蹈表演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第二、三、五、六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等职。吴晓邦青少年时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积极参加爱国进步活动。1938年1月在南昌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945年6月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任教,后在晋察冀军区、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队教授舞蹈。1949年6月加入中……[详细]
  章太炎故居位于苏州市锦帆路38号。章太炎1932年起多次来苏州讲学。1934年,购得锦帆路新式洋房一所,定居苏州,在此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章太炎居苏时,正值日本侵华日紧,他多次发表抗日声明,曾北上面见张学良,促其出兵抗日。1936年6月病逝于苏州寓所,灵柩暂放在章园的防空洞内。1955年4月灵柩迁葬于杭州西湖南屏山下。章太炎故居当年被称为“章园”,西式花园洋房,大门朝南在体育场路8号,后门朝西在锦帆路。南部前院为南北两幢西式楼房,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章太炎当年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外观立面是中西合璧式建筑,清水砖墙,青平瓦屋面,大门柱子仿罗马式,木门窗既有苏州传统建筑风味,……[详细]
  蔚文堂(范烟桥故居)位于漆字圩范家埭,坐西朝东。是范葵忱(范烟桥父亲)与范剑英的祖传房产。清代早期所建,共有房屋四进34间636平方米。蔚文堂是近代名人范烟桥出生、生活和学习之所,故也称为范烟桥故居。蔚文堂的四进房屋都是3开间,第一进中间是墙门间,方砖铺地,6扇竹丝墙门对外;第二进平房东面有轩,轩内用硬木弯椽,月梁及月梁下有花纹木雕;第三进是三楼三底两边带厢房,南厢房有楼,对天井是老式落地长窗或半窗;第三进也是三楼三底两边带厢房,北厢房有楼。在一、二进的南面还有小的二楼二底和2间平房。天井里用花岗石的石板铺成,天井东有普通门楼,门楼上未见文字和雕刻。不少窗可以看出制作时是用蛎壳透光的。在抗战前……[详细]
  马歇尔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5号。该建筑为南京金城银行于1936年兴建,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赵深、陈植等共同设计,1937年,美国代表人中央信记局南京分局曾在此办公,时称“金城银行别墅”,后曾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该建筑成为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公馆,一度成为国共两党和谈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坐北朝南,中式两层楼1幢20间,大屋顶歇山构架,砖混结构,内部为西式装修,房顶铺以琉璃黑瓦。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959),是一位誉满全球的传奇名将,在二战时享有“胜利组织者”的美誉,是美国历史上5位五星上将之一,被美国军界称为“最优秀的军人”。1924年,马歇……[详细]
  唐顺之故居在青果巷86号,原名保合堂,为唐顺之诞生地。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嘉靖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因受谗革职,在宜兴阳羡山中修文习武10余载,通晓天文、地理、历史、数学、兵法、乐律、五行的文武全才。52岁启用抗击倭寇,病死任上。明崇祯六年(1633年)荆川玄孙唐宇昭改为贞和堂,沿用至今。荆川故居有八桂、贞和、易书、筠星、四并、复始、松健、礼和等八堂,合称“唐氏八宅”,分布在青果巷中段今雪洞巷至西庙沟一带。八宅始建于明万历以前,历经兴废,今四并、复始二宅旧址已难觅,其余各堂尚存,部分已被改建,唯贞和堂、筠星堂基本保持原貌。贞和堂原名保合堂,唐荆川玄孙改名贞和,为唐荆……[详细]
  薛暮桥故居在无锡惠山区礼舍古街的西街,距孙冶方故居仅百步之遥。该建筑占地405平方米,取名“慎修堂”。修葺一新,粉墙黛瓦,乌漆大门。门旁一块石碑,文字内容与孙冶方故居前一模一样。旁边还有一块小石碑,镌刻这样一段文字:薛暮桥故居建于1884年,由薛暮桥的祖母主持建造,原有主体建筑为三间四进砖木结构,第三进为楼房。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出生,2005年7月22日逝世,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故居以图片形式展示了薛暮桥波澜壮阔的一生,一幅幅照片记载了薛暮桥为党的事业作出不朽贡献的生平历程。在展出的图片资料中,翔尽而具体地介绍了薛暮桥笔耕一生、著作丰硕的内容,列出了长长一大串的经济理论的著作。其中又以……[详细]
  南京吴敬梓故居 吴敬梓故居陈列馆位于南京清溪河与秦淮交界处,毗邻古桃叶渡,名为秦淮水亭。该馆共占地80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遗址,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而得名,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吟诗赋词、幽思怀古,留下许多优美诗句和生动民间传说;北半部分为吴敬梓故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反映了吴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成为研究吴学的又一阵地。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岁的吴敬梓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随着接触面的广泛,进一……[详细]
  位于大马元巷18号。盛宣怀,字杏荪,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故居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来到旧鼓楼大街的小石桥胡同东口看到,金碧辉煌的牌楼在胡同口赫然屹立,而匾额上的“盛园”二字已改为“竹园”,原本刻有“盛园坐落在小石桥胡同24号,清朝末年邮传尚书盛宣怀府第”的石碑也被移走。它原是清朝末年邮政大臣盛宣怀的私邸,又曾是大太监李连英的花园,是一座中国庭园式建筑。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他在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型民用航运业轮船招商局后,主持创办多家企业、学校。他通过办洋务大事而成为全国首富,有人估称他的财产达白银200……[详细]
  从胡厢使巷东首的仓街向西,行不足百米,就是唐纳故居。苏州人从来不这么称呼唐纳故居或者叫唐宅,而是叫马家墙门里的马家少爷。唐纳,其实并不姓唐,大名骥(季)良,1914年出生在胡厢使巷的“马家墙门”内。这位20世纪早期的苏州才子,因三十年代在上海报界撰写影剧评论而蜚声文坛。今天我们知道的更多的,是他与当年中国政坛上生杀予夺的“红都女皇”一段生死恋情。可能唐纳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叫蓝苹的青岛女子,会如此强烈的影响他的一生,遮盖了他一生其它有光彩的部分,以至于后来他只能去国离乡,客死异域。今天的故居是2003年10月,由苏州市文管办正式挂牌的。而此前,故居一直散住着各色居民。老宅中路主轴线前有石库门墙……[详细]
  曾静毅故居位于秦淮区荷花塘12号,时代为清。曾国葆祠堂位于原荷花塘小学内,是供奉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的祠堂。曾国葆,字干,封静毅公,所以又称曾静毅公祠。曾国藩兄弟五人依次为曾国藩、曾国荃、曾国蕐、曾国潢、曾国葆,曾国葆曾经在曾国藩攻打太平军的湘军中任职效力,其后人在城南置业,建造房舍祠堂,此处院落就是曾国葆的儿子曾广泰为自己和家人所建。曾广泰,又名曾弼师,为当时的房屋主人,曾国葆的不少后人现在依然居住在南京。此处原有建筑四进,前两进已经在解放后建学校时拆除,现留下的第三进为大厅式建筑,大厅和左右厢房阔28米,坐北朝南,硬山顶,整体呈凹字形,为曾国葆祭祀祖先的地方,过去里面摆放祖先牌位。大厅左右为……[详细]
  黄景仁(仲则)故居在马山埠神仙观弄35号。前门在马山埠86号(现为62号),故居为一封闭式四合院,存轿厅2间,楠木厅3间,花厅后屋及东西两侧厢房。西厢房即诗人的书斋“两当轩”,明代建筑,檐下原为落地明瓦长窗,现已改为玻璃窗。大厅及天井均已废。市政府已把残存的“两当轩”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书法家刘海粟挥毫题写两当轩匾额。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又字仲泽,别号西蠡,自号鹿菲子,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内2卷补遗)、《竹眠词》4卷、《如无录》2卷、《西蠡印稿》若干卷。黄景仁与同里孙渊如、洪亮吉、赵味辛齐名,世称“孙洪黄赵”。……[详细]
  朱东润故居系1937年先生与邹莲舫夫妇辛勤劳动撙节所置,位于泰兴城南东鞠家巷东首,占地943平方米,前后两进,西侧厢房,青砖黛瓦,古色古香,两面城河相拥,尽显人文灵气。朱东润先生赤子情真,1982年将全部24间房产及4000余册藏书捐献给家乡政府,倡办图书馆,敷扬文教,泽溥乡梓。1988年2月10日,朱东润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是年10月,泰兴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朱东润故居”,将先生骨灰迎回安放于内,并刻石纪念。2003年5月,朱东润故居被列为泰兴市文物保护单位。泰兴市人民政府多次修缮先生故居。2004年再次拨款200万元,维修老宅,征地1.2亩,扩建一进8间呼应原貌的仿古建筑。故居新貌……[详细]
  刘钦差故居刘钦差是指清代大臣刘瑞芬,他的故居在殷高巷14号。刘钦差故居,传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胡大海府宅,清光绪年间为刘瑞芬购得,现为他的重孙刘怀居住。故居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回廊曲折,错落有致,稚子人内,如进迷宫。现存六个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其中两个院落保存尚好。大门原样无损,门槛高几盈尺,两扇大门高大厚实。轿厅宽敞,改为国营粮站售粮油处,堆有设备和粮油,不见局促。14号之一,原为花厅,现为民居。14号之二,为五开间跑马楼,结构完整。14号之三、之四,为三开间楼房,成色已旧。:14号之五,已改建为新房。这里已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宅主刘瑞芬,字芝田,安徽贵池……[详细]
  柳亚子纪念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镇黎里古镇上,东邻上海,北接苏州,南连浙江,太浦河穿过古镇,东西两头连接着巨浸分湖与京杭大运河,“318”国道及“苏同黎”公路纵横交错,“苏嘉杭”、“-沪”高速在黎里均设有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柳亚子纪念馆,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备弄深达92.9米,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101个自然间。现存的三座砖刻门楼,高大气派、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22年,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详细]
  彭祖故里位于铜山大彭镇大彭村。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景点。彭祖庙建于东汉时期,唐代、明代、清代曾三次修复。原彭祖庙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内立有彭祖像,光头、赤脚,高约4米。左右两边有一男一女,桃花和周伍站班。东西山墙有瘟、刘、马、赵(均为周朝时期的人物)四尊神像。东配殿立有观音神像。庙门前60米处有传说彭祖亲手所挖的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彭祖井一直是大彭村人世代饮水之源。庙的东北角有彭祖墓和残碑一块。凸显乡风民俗的彭祖庙会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三月三,十里八乡的人便来赶会,场面很大,热闹非凡。每个村都有会头带领,举着龙凤大旗,有组织的前来烧香奠拜彭祖。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以及各式各样的摊……[详细]
  李香君是秦淮一颗璀灿的明珠,后人有访媚香楼遗址者经几代而不绝。这个出身秦淮名0的下层妇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爱国心和高尚的情操,愤世嫉俗,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眷怀故国,秦淮区人民政府以文学巨著《桃花扇》内容为基础,修复了李香君故居――媚香楼。香君故居位于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是三进两院式宅院。全院尽现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壁画挂灯等艺术精品,供游人观赏。李香君故居座落在夫子庙钞库街38号,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从开放后,访香君故居者络绎不绝,这里接待了许多文化名人,留下众多墨宝手迹。有个回宁……[详细]
  李公朴故居坐北朝南,共3进,砖木结构,均硬山式。头进为门楼,二进平房花厅,三进为二层起居楼。面宽均3间。周围有围墙,主体建筑维持民国初年建筑的传统风格,前檐下有沿廊,厅屋南向为木格落地长窗,两侧次房为半墙半窗,房屋东西山墙上端建有封火墙。现故居占地面积3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李公朴故居坐北朝南,共3进,砖木结构,均硬山式。头进为门楼,二进平房花厅,三进为二层起居楼。面宽均3间。周围有围墙,主体建筑维持民国初年建筑的传统风格,前檐下有沿廊,厅屋南向为木格落地长窗,两侧次房为半墙半窗,房屋东西山墙上端建有封火墙。现故居占地面积34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故居现辟作“李公朴生平事……[详细]
  张闻天旧居位于无锡市汤巷45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仿西班牙式红色小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庭院内植有龙柏、石榴、芭蕉等花木。楼前塑有张闻天汉白玉半身塑像,主楼大门上方悬挂着薄一波题写的“张闻天旧居”匾额。楼内设有“张闻天生平图片展”,分“探索革命道路;在党中央负总责,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耕耘在东北的土地上;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坚持真理,奋斗终身”五个部分,陈列着张闻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200多幅(件)。同时按原貌恢复了张闻天卧室兼书房,张闻天在这里增补、定稿了最后一篇关于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光辉文献《无产阶级-下的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