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铜仁路史量才旧居位于铜仁路257号,年代为192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铜仁路257号一组优雅的花园住宅,该房屋的建筑面积2494平方米,园地面积2276平方米,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用房。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住宅高三层,二层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厅很宽敞,墙侧有壁炉,整幢房子的廊厅地面和楼梯及扶手都采用米色花纹的大理石。主楼洋房外体为浅黄色,屋顶铺设了红色瓦片,屋顶上有数个白色烟囱,门窗为红色漆木。红楼为一幢直排两层小楼,墙体也为浅黄色,红瓦屋顶,红色漆木。虽然初建时的小森……[详细]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美龄的陪嫁“爱庐”,现在属于Sasha’s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法式的花园住宅,又称“爱庐“,建于1932年,“爱庐”于1994年被列为本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当时由宋子文买下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座洋房属法国南部别墅类建筑风格,因临近地中海,天气较热,所以此类建筑的窗户都处理得大而敞。该楼为二层建筑,局部附以假三层;四坡法式红瓦屋顶棱角分明,其局部处理为孟沙式;墙面附着鹅卵石,石序肌理清晰;墙角隅石,一前一后,作成扇形棱角,与当时流行的宝瓶形不同;墙面附攀着蔓藤,随四季变幻色彩。 交通 公交02、15……[详细]
  丰子恺旧居坐落于陕西南路、新乐路口的“长乐邨”,这里以前是上海很有名气的西式洋房小区,其旧居“日月楼”是小区中一幢西班牙式的三层小楼,门前有一个小花园,颇有一番艺术气息。2008年前后,丰子恺后代在市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将故居修葺如旧,自2010年起展出丰子恺生平、绘画、文学、艺术、译作和书法等,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漫画、书法复制品,并陈列有其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类书籍。地址:上海市卢湾区陕西南路39弄93号(近百盛购物中心)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官方网站:http://www.fengzikai.com.cn/开放时间:每周二、四、六、日:10:00-16:30门票信息:免费……[详细]
  吴昌硕晚年(民国2~16年)寓居于1幢旧式五库门两层楼房,吴住2楼东厢房,卧室兼书房,画室设在2楼中间,陈设简朴.吴氏84岁高龄时,在此画室挥毫创作最后一幅杰作《兰花》.民国16年病故,家属他迁。1985年8月24日,经吴昌硕先生的弟子刘海粟、王个等大声疾呼,本市山西北路457弄一所普通房子门边,挂上了一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昌硕故居”的铜牌子。闸北区人大代表陆静源为此建议以吴昌硕故居为品牌中心,打造闸北区的文化特色区域。打造成历史风貌区,届时这一带将有望变成北上海的“景观名片”。乘车线路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山西北路457弄12号乘车线路:573路 申川专线 510路 25路 14路 41路……[详细]
  荣宗敬旧居,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靠近南京西路。陈椿江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18年建。折衷主义风格。形式丰富,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特征。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荣宗敬旧居采用砖混结构,座北朝南,屋顶局部为露台。平面形式复杂,立面整体以水平线条划分。南主入口有九级台阶,门廊上装饰精美山花。沿街侧立面作折线形,转角处作弧形外突,下设次入口,两旁由科林斯柱撑起门廊,上为半圆形小阳台。另一侧立面一、二层均有爱奥尼克柱饰,层间有腰线,窗下有涡卷花饰。建筑体量大,华贵典雅。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荣宗敬旧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详细]
  张闻天故居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西侧的川南奉公路与闻居路的交汇处。1900年8月30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诞生在这里,并渡过了其青年时期。2001年6月25日,张闻天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8月,张闻天故居西面修建了张闻天同志生平陈列室,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980平方米用于陈列展出张闻天同志的生平事迹。陈列分为“诞生•求学”、“投身新文化运动”、“踏上革命道路”、“在总书记的岗位上”、“在六届六中……[详细]
  黄炎培故居是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内阁中书、举人沈树镛所建,原名“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内史第”原是三进二院两厢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民宅,富有浓郁的清代江南民居特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民主战士黄竞武烈士、著名音乐家黄自等都诞生于此,文化名人胡适也曾在此居住。故居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凤戏牡丹”砖雕,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德厚春秋”四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上悬陈云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故居内设有黄炎培先生生平陈列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实物,展现了黄炎培光辉的一生: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曾创建中国民主……[详细]
  愚园路1315弄4号是伟大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1932年到1938年间在上海的寓所。这是一幢砖木水泥结构的三层西式楼房,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楼居室。路易·艾黎居住期间,底楼前为会客室和歺厅,后为厨房等辅助用房,当中还有一间工作室,内置一台车床和一些工具,底楼沿弄堂有汽车库,房前有小花园。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人,在上海时,他任英租界工部局工业科督察长。民国23年,他参加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和中共建立联系。由于他是任职租界工部局的洋人,住处幽静,因此,中共组织借此处开展秘密工作比较安全。他的愚园路寓所成为中共地下党的碰头地点和避难所。宋庆龄还借他的寓所三楼,架设秘密电台与江西苏区……[详细]
  位于思南路87号的一幢坐北朝南一座四层西班牙式洋房就是梅兰芳的故居了。其中四楼是梅兰芳的岳母和女儿所住,他们夫妇则住在三楼,二楼是儿子们的卧室与厨房,底层为汽车间和佣人们的居室。当年,虽不豪华却颇为温馨的小楼前,总是栽有不少花卉草木,前庭则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透着悠闲与舒适。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87号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杨斯盛故居座落在浦东六里乡浦东中学校园内北侧,是1903年建造的一座中国晚清时代具有江南三合院风格的宅邸,至今已有近90年历史,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浦东中学80周年校庆时又修缮一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和摆设。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648号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交通 学校可免费接待学生团体参观,并为各校举行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提供活动场地(需提前一周预约)。……[详细]
  梅泉别墅弄堂建于1993年,离外国弄堂不远,内有2层砖木结构花园洋房20幢。里面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园内有2米见方水池,池中有喷泉,水池周边植梅花,寓意梅泉,也是别墅的名称由来。中国现代历史上,有过一个收复西沙群岛的海军老将军曾在这条弄堂里住过。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乘地铁3号线、地铁4号线至延安西路站下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景点位置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593弄1-20号……[详细]
  袁世钊故居位于枫泾镇南大街123号。袁世钊(1901-1931年),枫泾镇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与陆龙飞一起发起成立枫泾农民协会。1928年参加陈云领导的青浦“小蒸暴-动”。曾任镇江县委书记和松江县委书记。1930年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2月13日在江苏镇江北固山麓桃花坞殉难。其故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袁世钊在此生活及从事革命工作至1928年。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史量才故居,为报业巨子,爱国进步人士史量才抽隙居住之地。建于二十世纪初,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修复开放的史量才故居内现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报业春秋、魂系中华”四部分内容介绍和史量才使用过的部分原物陈列。 地址:泗泾镇开江路 邮编:201601电话:57621143开放时间:9:00~16:00……[详细]
  顾水如故居位于枫泾镇友好街228号。顾水如(1890—1971年),枫泾镇人。9岁学奕,16岁时棋艺在乡里已无敌手。1917年因击败武汉棋王、北京名手而被誉为“围棋圣手”。建国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围棋学校校长等职。故居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二层楼。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旭初宅位于朱泾镇新汇居委会东风街与仓桥街交汇口。始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其北临朱泾市河,坐北朝南,钢混结构三层,共9间,南北长15.26米,东西宽12.15米,占地面积185平方米。2012至2013年金山区人民政府出资予以修缮。2007年2月8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沈尹默旧居位于四平路西侧的海伦路504号。浙兴里北侧的海伦路东洋街上。当时日本人在该街东起狄思威路,西至邢家桥北路这一地段南北两面共建砖木结构双开间假三层典型的日式楼房33幢,南面8幢,北面25幢。以竹篱笆相隔,两头路口各留小门进出。中国人不得入内。当时习称为“东洋街”。1953年街道拓宽,篱笆拆除,遂成为今海伦路西段。楼房外观仍如旧,现为民宅。沈尹默故居就在其中的一座北朝南三层楼房。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详细]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婶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10岁丧父,从小由母亲抚养。刚5岁母亲就较他当时从上海澄衷学堂的《学课图识》和从《正蒙必读》上抄下来的《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使他自幼打下了较扎实的古文基础。在小学里茅盾写的作文为全校之冠。茅盾在湖洲、嘉兴、杭州读中学,后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1916年他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主编革新《小说月报》,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1920年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0后,下广州参加-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代部长是毛泽东)。1927年8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详细]
  冯雪峰生于1903年,浙东义乌赤岸镇神坛村人,出身农家,从小参加劳动,从而养成了坚韧、勤奋、质朴、毫犷的气质。1919年在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春,因带领同学反对学校-而被开除学籍,秋转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他参加该校的文化团体“晨光社”,开始写作新诗,与上海诗友应修人以“湖畔诗社”名义出版《湖畔》。1925年,冯雪峰到北大旁听并自学日语,其间曾多次聆听鲁迅讲话。1926年起,他从事日文翻译和诗歌、散文、小说创作。1927年6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和李大钊惨遭杀害的上海-形势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8年初来到上……[详细]
  陈望道旧居国顺路650号第9宿舍又名玖园,陈望道旧居位于第九宿舍的东边一隅,大门正朝国福路,门牌号为51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本是一位资本家的私家花园,周围一圈筑有围墙,围墙外是连片的农田。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任命陈望道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此时的复旦正处于一个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学校为了落实当时的知识分子政策,也为了接待外宾的需要,根据市里的安排,便将国福路51号买下来,装修后请陈望道入住。当时老校长身边的工作人员、学生及家属尊称他为“望老”。望老之子陈振新是复旦电子工程系教师,他向复旦青年记者回忆,这幢总面积约达3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大大小小的用房有十二间之多,内部装修多……[详细]
  史良才旧居位于铜仁路257号一组优雅的花园住宅,该房屋的建筑面积2494平方米,园地面积2276平方米,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住宅高三层,二层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厅很宽敞,墙侧有壁炉,整幢房子的廊厅地面和楼梯及扶手都采用米色花纹的大理石。主楼洋房外体为浅黄色,屋顶铺设了红色瓦片,屋顶上有数个白色烟囱,门窗为红色漆木。红楼为一幢直排两层小楼,墙体也为浅黄色,红瓦屋顶,红色漆木。虽然初建时的小森林、游泳池等设施已不复存在,但整幢建筑仍显得非常气派。2014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