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广州雕塑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飞鹅岭下塘西路西侧,与越秀山南北相望,面积46万平方米,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园景以雕塑为主体,有别于一般公园将雕塑作为点缀,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公园区域内山体连绵,地形起伏较大,强调文化型主题公园的个性,继承和运用中外造园艺术手法,因地制宜,保持原有的山林植被,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建设,把雕塑、园林、建筑等各种造景要素有机地结合,通过园林山水景物丰富园区的景观,创造出抒情写意的园林空间。广州雕塑公园是全国最大的主题式公园,雕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集历史、文化和社会于一体。尊尊塑像、丝丝神韵,令人……[详细]
  东莞市博物馆是东莞市属唯一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和国家二级博物馆,隶属于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莞市博物馆前身是竣工于1929年的东莞县博物图书馆,位于东莞人民公园内。1959年,县委拨款对旧馆进行大修,成立东莞县博物馆。1994年,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在莞城新芬路科书博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展览面积3300平方米。东莞市博物馆观众开放区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陈列区和临时展览区。一楼为临时展览区;二楼为专题陈列区,定期展出馆藏文物或引进各种精品展览;三楼为《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再现了东莞五千年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重要基地。……[详细]
  高州冼太庙位于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园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间先后重修。主体建建筑共三进,总进深49.5米,总面阔13.4米,建筑面积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正殿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顶脊灰塑双龙戏珠等饰物。庙内《冼夫人记》碑、《恭谒冼夫人庙书》碑等碑刻,保存完好。解放后,该庙曾一度被改作幼儿园,冼夫人像被毁,物资散失。八十年代以来,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各界人士踊跃捐资修葺,该庙得以重光。庙内雕造于清同治年间的玉香炉,亦已由私藏居民完璧归庙。两尊冼夫人塑像,一大一小,大者由雕塑师与机械师仿原像设计,施以巧艺,使之能……[详细]
  增城博物馆新馆位于增城城区中心核心地段,是我区现代化、综合性的文化场馆之一,是我区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增城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旧址在增城凤凰山,是广州市首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满足我区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2009年增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科技文化场馆(现增城城市馆),博物馆新馆即为其一,同年12月奠基兴建,2017年7月竣工,并于2017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整体建筑层高5层,建筑面积6544平方米,现有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63件,一般文物3500多件(套)。目前,新馆基本陈列由“领海澳区山川会汇-增城文明史展(上)”、“领海澳区山川会汇-增城文明史展……[详细]
  增城区增城广场位于荔城街新城市中心,是2002年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占地600亩,有永久舞台广场、艺术长廊、乐湖、雕塑广场和大面积生态广场园林及健身区域,整个广场的绿地率达55%,绿化覆盖率68%,是市民文化娱乐、晨运、饭后休闲的最佳去处。广场自北往南依次为市政广场、历史文化长廊、雕塑广场。其中市政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人举行大型活动;历史文化长廊两侧为绿化休闲活动区。2006年7月,增城广场在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文化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特色文化”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从入口进入增城广场,仿佛进入一个文化迷宫:无限创意的雕塑广场,青青绿草中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详细]
  国家AAA景区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大布村官禄布,位于新华镇西北面8公里处,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建筑为泥砖瓦木结构,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为“五龙过脊”;坐北向南,东西宽16.5米、南北深5.5米,每间房子约13平方米。西端第一间为洪秀全夫妇住房,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仿客家样式的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间房子正面挂洪秀全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画像有洪秀全的亲笔题诗……[详细]
  广州艺术博物院坐落在广州市北面的白云山脚,麓湖之畔,占地面积2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0平方米。本院前身是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广州美术馆,1995年,广州市政府重新选址立项兴建广州艺术博物院,2000年秋完成第一期工程,并于2000年9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完成第二期工程。本院是华南地区大型的艺术类博物馆,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和休闲于一体。现有展馆(厅)19个,并设有多功能报告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艺术鉴赏室等,专业功能齐全,设备配套完善,艺术氛围浓厚。2015年,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本院的收藏以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特别是以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为重点,兼顾……[详细]
  邓世昌纪念馆落址于广州市海珠区邓氏宗祠内。轩昂气派的岭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平方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庭院呈船台状,三路两进三院的格局风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换景。有石额楹联、通花木雕点缀,更兼重门纳画、木石风神,端庄肃穆,古朴洗练。花园存有邓世昌手植苹婆树一株,枯木逢春的灵芝两枚,古树婆娑数棵。“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养育着中华民族无数风流人物之人格襟怀,激浊扬清,重塑民族大义。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英勇殉国后,其族人用清廷抚银扩建为现今规模。19民族英雄邓世昌94年建馆,经全面修葺,旧貌新颜,昔日风采重现。邓氏宗祠已被列为广州市……[详细]
  潘鹤雕塑艺术园座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后滘西大街,由占地38亩的户外雕塑艺术园林和2000余平方米室内雕塑艺术馆两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约40亩。潘鹤雕塑艺术园是广州市城区文化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同时被海珠区委宣传部定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艺术园除长期展出潘鹤大师从艺70年来为各地及博物馆创作,已分布近70个城市,不同题材的城市雕塑艺术作品外,将以户外雕塑展览为重点,不定期的举办各不同雕塑艺术团体和个人的作品展览,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国外不同国家和城市的雕塑家保持联系与沟通,互换学者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包括举办个展、联展)和生活体验,营造了一个独特的雕塑人文景观,一个雕塑家与……[详细]
  导游沙头角中英街是特区中的特区。进入中英街,不论内地来深旅客还是深圳居民(沙头角居民除外),都要办理-门签发的“特许通行证”。消费警示:一、免税区域,价格自由。中英街是一个价格开放的市场,里面的商品并不因未征关税而便宜,一些商品标价甚至比别的地方高。购物时请注意货比三家,心里有数。特别提醒:购物看清标价签。摄像机注意区分数码与非数码;首饰品注意区分普通饰品(不含金银)和含金饰品。二、电器出关,需缴关税。数码摄像机需征关税人民币1000元,非数码征关税400元。特别提醒:若有商家允诺不用缴税或代为出关,小心欺骗陷阱。三、“导游”导购,购物小心。游客参加旅行团注意分清是否由合法旅行社组团,小心不法……[详细]
  十香园纪念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怀德大街3号,建于清道年前后,是晚清广东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及作画之所。因院内曾植有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居廉在此设账授徒,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美术人才,当中以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和陈树人为代表,因此十香园又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2007年,十香园纪念馆依托十香园成立,现分为遗址区域和美术展览区域,总站地面积为3879平方米。遗址区域包括今夕庵、啸月琴馆、紫梨花馆三座主体建筑,以《居巢、居廉与十香园》为固定展,介绍二居的艺术成就及十香园的历史沿革。美术展览区包括两层美术展馆及艺术家交流厅和园林水榭、……[详细]
  雷州市博物馆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三元塔公园内。该馆于1983年2月成立。新馆于1986年7月建成开放。馆会为二层琉璃瓦盖顶仿古楼房,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原建筑面积850平方米,1999年扩建藏珍楼一座600平方米,现共有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全馆一间序言厅、七间展室,还有办公室、值班室、文物仓库等。馆址设在明代三元启秀塔畔,周围有亭台长廊,环境幽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馆门额“雷州市博物馆”六个大字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胡绳题写。该馆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共藏有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石刻、古书画、钱币等项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动物化石约3000件。经全国及本省著名专……[详细]
  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隅的澳头镇,集惠州海景之大成,风景变化多端、优美婉转。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其海岸线纯净洁白而又不失大气磅礴,岛屿与山岭大都呈现出奇形怪状、无法一概而论的鲜明特征。游人每每被大亚湾的纯美吸引得不能自已,在体验原汁原味的渔家风情的同时,沿着52公里长的海岸线闲庭信步般地徜徉,心无旁骛地静观日出日落,便是悠哉至极的海滨享受。受地理位置影响,大亚湾水下地形平坦,常年风平浪静,是天然的避风良港。主要景点有:大亚湾游乐场、清泉寺、辣甲岛、岩前万年庵、螺岭、小桂湾、铁炉峰、老虎洲等。大亚湾内盛产高级海产品,其中有饮誉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水桂尤鱼”、“三门龙虾”。大亚湾地处惠州市……[详细]
  圆明新园于公元1997年2月2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州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它以其浓厚的清文化、精雅别致的亭、台、楼、阁和气势磅礴的大型舞蹈表演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圆明新园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为游客再显了清朝盛世风华。圆明新园于公元一九九七年二月二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详细]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陵园是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详细]
  湛江市博物馆位于赤坎美丽的月影湖畔西山上,大楼建筑仿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外貌,楼顶为尖塔红星,高大雄伟。展馆占地3万平方米,周围桄榔参天,古榕婆娑,倨山临水,环境优美。博物馆于1960年建成开放。馆内设陈列室6个,用于举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和临时专题展览。目前基本陈列有: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馆藏古代铜鼓陈列、馆藏陶瓷精品展览等。抗法斗争陈列以文物、文献、辅助展品展示了1898-1899年湛江遂溪人民抵抗法国强划广州湾租界的斗争过程,主题突出,气氛感人。长期以来,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古代铜鼓陈列运用了光电、场景等效果,展示了粤西地区出土的汉至隋唐时期的北流型、灵山型等铜鼓20多面,介绍其族……[详细]
  邓演达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三栋镇鹿颈村,总用地52.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1.8公顷,核心区用地12.9公顷。邓演达纪念园由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区委、区政府共同建造。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分两期建设。现一期基本建设完成。第一期的主要项目包括邓演达陈列馆、农工广场、黄埔广场、立志壁、牌坊、故居、两亭(萨波塞亭、愚园坊亭)、双桥(武昌桥、保定桥)等邓演达生前革命经历中的重要场景。整个园区为一心、一轴、三区的布局结构。一心,指邓演达故居、邓演达陈列馆和演达学校为中心的邓演达纪念园核心区。建有陈列馆、励志壁、双桥等,其中邓演达陈列馆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平方米,设……[详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东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广东中医药博物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同时还是广州市……[详细]
  梁启超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茶坑村,坐落在美丽苍郁的凤山下,鱼塘、水网、沃野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往来皆村野乡民,真淳古朴,这里便是梁启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梁启超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落在农舍之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一正厅、一便厅、一饭厅、二耳房组成,占地155平方米。故居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悉心保护,近20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多次拨划专项经费,由文物部门遵照“不改变原状”原则进行修缮,恢复原貌,1996年国务院公布梁启超故居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视点一:茶坑村的“护村符民国四年(1915年),梁启超回乡……[详细]
  韶关市博物馆成立于1961年,原馆址在市区中心风采楼上。1998年,韶关市政府投资2300多万元,在市区工业西路兴建新的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3月竣工。馆区占地17300平方米,是韶关市政府近年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点文化设施,也是韶关的标志性建筑。该馆主体建筑是一座7500平方米的四层院落式现代建筑。一至三楼共有展室11间,计3188.75平方米,馆舍西区是办公室及各类功能用房,共计36间。馆舍前门墙镶嵌有二幅颇具地方特色的红砂岩浮雕,左边浮雕反映的是远古时期“舜帝登韶石奏韶乐”的传说故事;右边浮雕反映的是十多万年前“马坝人”的生活情景。门墙上方“韶关市博物馆”馆名是中国著名书画家张仃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