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许镇幅员面积88.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万亩。辖1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新新村于2016年7月更名为新新居委会),256个村民小组,3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65万户,总人口6.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1万人。全镇有中小学校5所,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省级敬老院1个,标准化卫生院1所,分院3所,卫生站17个。有德阳监狱、成铁轨枕厂、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0余个驻镇国营单位。各类中小企业243户。其中农业企业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108国道(广黄路)穿镇而过,成绵高速公路从镇区东面经过,并在黄许设有出口;绵远河贯镇而过,将黄许分为丘陵和平坝两个片区,形成丘陵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平坝优质粮油基地。 据《华阳国志校注》、《元和郡县图志》、《四川郡县志》等中国多部文史记载,黄许镇是东汉古绵竹城遗址所在地。2004年,考古专家对遗址进行调查、勘探、试掘,发现了遗址的南北城墙,发掘中出土有绳纹陶片、花边砖、铜器、陶俑、古钱、兽骨等。“绵竹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汉晋县一级建制沿革、布局、规模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离古绵竹城遗址约三里处,伫立着始建于汉代的上庸长阙。上庸长阙是时任上庸长的司马孟台死后,家乡百姓为其修建的功德碑,又叫司马孟台神道碑,清光绪九年修建砖龛保护阙身。上庸长阙座东朝西,原为石阙,阳面为阴刻隶书“上庸长”,阴面刻有虎头铺首、斗拱、负重力士等深浮雕,造型生动,雕刻精湛,汉上庸长阙于1956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始建于清朝的仙人桥、天后宫等都位于黄许,为研究清代石桥、寺庙等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老“德阳八景”之一“仙桥宿雾”中“仙桥”就是指仙人桥。传说仙人桥是秦代术士韩终和清代邱道张道师徒修炼得道飞升之处。仙人桥有邱仙观,观前有两株现有历史2200余年的黄桷树,相传为韩终所植。每天下午,仙人桥的雾就开始汇集,一团团、一抹抹凝止不动,一直要到第二天中午才渐渐散去。每天傍晚雾一起,在绵远河上觅食的成百只鹭鸶就成群结队从河上飞来仙人桥,它们啁啾着绕着黄桷树三匝后才投进树冠。洁白仙鹭的啁啾鸣叫,洁白雾霭的缭绕,将仙人桥置身于仙境中。“仙桥宿雾”之名由此而来。 为了发扬继承古蜀传统文化精神,我镇正通过省文博项目保众多的古建筑,包括修复兴建于清雍正初年、四川唯一现存的天后宫;重建明清两代陕商捐资建设的聚会、议事场所——陕西会馆;建立展示汉代陶器和陶俑艺术为主的汉陶博物馆;建立中华姓氏祖宗牌位博物馆。文博项目入驻黄许,不仅为黄许曾经的辉煌历史提供了实物支撑,更是为推动黄许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