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凉山州 > 会理市 > 小黑箐镇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小黑箐镇概况

[移动版]

小黑箐镇由原小黑箐乡、矮郎乡、白鸡乡撤并组建,镇政府驻地茶花村。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情况。全镇辖茨竹、白沙、大梁、红凉、矿山、大凹、茶花、车林、老营盘、白鸡、天桥、岔河12 个行政村、1 个社区,89 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 200.47平方公里,共3779户、14578人,其中汉族人口7853人,占总人口的 54%;彝族人口6725人,占总人口的 46%,是典型的彝汉杂居区,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蜀韵滇风特色明显。

(二)地理区位及交通情况。小黑箐镇位于会理县城西南面,坐标东经 102º04",北纬 26º36",区位条件优越。东面、南面与鹿厂镇接壤,西面、西南面、北面与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米易县毗邻;经洪小路(洪川桥-小黑箐)26.6 公里与国道 108 线相连,距离县城42公里;经矿山公路(小黑箐镇茨竹村-盐边县新九乡垭口镇)约30公里与成昆铁路和G5京昆高速相连,经矿山公路(小黑箐镇茶花村、老营盘村-盐边县和爱彝族乡)约10公里与省道 310 线相连,经矿山公路(小黑箐镇茶花村、大梁村-米易县丙谷镇新开田村)约35 公里与成昆铁路、G5 京昆高速和省道 214 线相连,距离攀枝花市区约 41.6 公里、盐边县城约 45.8 公里、米易县城约 51.4 公里;此外,村村通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即将开工建设的宜(宾)攀(枝花)高速公路在镇境内天桥村设置出入匝道口,至攀枝花市区以及连接航空、铁路、高速的车程仅40分钟左右,交通更为便捷,区位更为优越。 (三)自然资源及产业情况。小黑箐镇最高海拔2539米(大黑山),最低海拔1740 米(天桥村印家坝),平均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000-1200 毫米,年日照2380小时,无霜期241天;境内生态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可达 60-65%;矮郎河从西北流向东南,纵贯全境,全长约30.6公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矮郎河流域两岸青山翠绿、村庄依山傍水、田园瓜果飘香、河流波光潋滟的自然风光。

全镇有耕地 23545亩(其中田4202亩,地19343亩),人均耕地1.62亩;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杂粮,经济林作物有核桃、板栗、花椒、柿子、梨子、烤烟、茭白、油菜、侧耳根等,畜牧业以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钒、钛、铁矿,目前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储量达 3.5 亿吨,居凉山州首位,是县境内重要的矿产基地,对小黑箐镇工业发展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全镇有商业网点 229 个,从业人员 802 人,年商品零售总额 3609 万元。2018年,全镇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2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80元。 (四)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情况。良好的生态植被涵养了较好的水资源,历届党委、政府已修建农用小二型水库4座、山塘 8 座,防渗硬化引水沟渠 80千米,水利设施基本满足现有农业灌溉之用; 引山泉为主的自来水入户率98%。

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村、组、户通电率 100%。日开通农村客运汽车4班次,客运量 150 余人次。全镇实现电信、移动光缆(信号)全覆盖,户手机普及率 99%,广播电视入户率 96%。全镇有小学 5 所,专任教师 59 名,在校学生1143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 100%。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12个,床位26张,乡村医生16 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 80%、96%。历史和传统农耕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人文基础相对较好,设立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训中心 1 个,彝族刺绣、银饰、服饰展销馆各1个,建有民俗文化坝子4个、文化站(农家书屋)15个、党员远程教育站点12 个,定期举办有祭龙节和火把节等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