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位于合江县西北部,属浅丘地区,面积77平方公里,辖10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5.3万。白沙是历史悠久古镇,曾作为合江县治长达2个世纪,是合江县四大古镇之一,龙顶山寺庙、北寨山寺庙、白沙老街、白沙码头等代表性地标蕴含深厚历史底蕴,芦稿村被载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白沙是区域中心集镇,距县城25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东邻望龙镇,西接神臂城镇与泸县,北连重庆永川区朱沱镇,南与大桥镇隔江相望,处于大桥循环工业园区、黄舣酒业园区、朱沱港桥工业园区半小时经济圈内。水路交通便捷,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5公里,S438线贯通覆盖,是江北物资流通的主要中转站。白沙是农业生产大镇,耕地面积6.5万亩,常年粮食产量达到3.6万吨,是全县粮食生产大镇。“麻哥”牌花椒、忠孝佛手等产销两旺,是全县最早熟荔枝主要产区。2023年创建为泸州市乡村振兴先进镇
【环境、资源与人口】
自然环境与资源白沙镇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合江县江北地区最高的北寨山,长江流经镇境5公里是江北地区最早的水运码头。合牛路贯穿镇境,农村道路基本实现社社通。
人口 2015年全镇总人口23522人,流动人口6900人。
【经济发展】201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2.4万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8亿元,同比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4 %。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同比增长14.6%。全年用于民生投入达到1305万元,约占全镇总财力的45%。
白沙镇工业以白酒、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导,是合江县粮食、黑山羊、生猪、禽类产品、淡水鱼、优质水果的主产区之一。
【社会状况】
乡镇建设截止2015年累计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硬化道路40余公里;修建便民道12公里;争取小农水项目资金800万元,整治山坪塘42口,维修渠道5公里,新建渠道8公里,新建蓄水池52口,为灵丹村、岐山村争取新村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完成全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用电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社会民生持续实施教育强镇工程,每年补贴学校、边远地区教师30余万元。积极为白沙中心校和燕坪小学争取项目资金累计达1000余万元,镇中心校成功创建泸州市乡村示范学校。与参宝镇共同投资150余万睦沓。痪俳饩隽死虐咨痴虺て谠诔そ咔愕估奈侍狻M度�200余万元对场镇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整合交管、城管、治安、食药监等力量,探索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城镇秩序井然。投入近400万元新建燕坪敬老院,60余名“五保”老人迁入新居。.
文化体育建成了500平方米的法治教育基地和禁毒基地,建成了400平方米的文化站,为每个中心村、聚居点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教育白沙镇现有白沙中学、白沙中心校、高洞小学、燕坪小学等中小学校,在校师生近8000余人。
医疗卫生镇中心卫生院有80张床位,达到了一级乙等综合性卫生院标准。新建民营医院一所,有70张床位。
【名胜古迹】白沙镇现有市级文物保护点2个(白沙老街、仙泉酒窖池群),县级文物保护点4个(北寨山庙遗址、道化岩土地庙、刘柄墓、候腾科秦氏墓)。
白沙老街白沙老街保存较为完整,街区的明清古建筑保存率达80%以上,具有原生性、真实性,是长江上游明清滨江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明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
北寨山老庙北寨山的老庙最早建于汉代末,其规模不断发展,到唐代时已蔚为大观,后来发展到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东皇大雄宝殿、佛祖殿、代朝殿、逍遥殿四大正殿,两厢有观音殿、地藏王殿、十二殿等,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历来香火旺盛、远近闻名。1000多年间,因天灾-,老庙历尽劫难,曾几度毁于火灾后几度重建,“文革”期间几乎全部被毁,被办成村小多年,现在能看到气势恢弘的庙宇为最近一两年内在原址基础上按照原来的布局和规模重新修建,仅存少量残破的柱基和石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保留着真正的古迹。
禹王庙禹王庙是为纪念大禹治水、祈求风调雨顺而建。相传从前白沙年年遇干旱,民间有“白沙乱石滩,十年就有九年干”的说法,百姓常年缺雨少水,庄稼欠收,后来百姓筹资修建了禹王庙。
2019年,撤销参宝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白沙镇管辖,白沙镇人民政府驻人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