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平遥县 > 卜宜乡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卜宜乡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梁家滩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平遥县城南19公里梁家滩村西宝峰山南麓,全称“白云禅院”,曾名“西域寺”。全寺依山势南向构建,层次叠上,别具一格。共计四进,衢道能上下,回廊可周旋。据现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十一月碑碣推断,白云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时有绅士侯伯威,汾州平遥县南良庄人,在当地口碑颇佳,“头畜旺盛,地产积粟俱有千万”。侯伯威在本庄南西峪有承粮山庄一处,为求神灵庇佑,侯独资在此建一“白云庵”,后又扩建为白云寺,并将该处庄田赠为寺产僧业,以供自养。白云寺初建时只有正殿和东西两庑,嘉靖十六年(1537),侯伯威之嫡曾孙侯迺再发虔诚,决心重修,并补盖南殿。由于所需资金庞大,侯迺除倾囊而出外,还得四处募化。当时,南峪地平沟有一座观音堂,是明弘治年间

先师庙戏台

东卜宜先师庙位于平遥县卜宜乡东卜宜村西,创建年代无考。明、清时期均有维修、补葺。2007年落架维修戏台。2008年村民集资整修罗汉殿、关帝楼及正殿。占地面积2714平方米。坐北向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影壁、戏台、过殿、正殿,两侧为经堂、罗汉殿、地藏殿、山门。戏台建在1.7米高的砖砌台基上,重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四周回廊,前檐明间出十字歇山顶抱厦台口,并施垂莲柱。砖雕一字影壁,施一斗三升斗栱,前壁面原有砖雕伎乐俑12尊,后壁面砖雕三组行龙、凤凰、麒麟祥瑞图案。经堂为两层,下层为砖券窑洞3孔,上建一间双坡硬山顶阁楼,称为关帝楼。庙内存古柏1株。2003年1月15日先师庙戏台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清凉寺

清凉寺在平遥县卜宜乡永城村北,因文殊菩萨设道场于清凉宝山(五台山)而得名。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载,清凉寺初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后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六年(1537)、隆庆五年(1571)重修或葺新,清雍正十三年(1735)又重妆佛像。清凉寺山门为砖拱窑洞五间,再往两旁为钟鼓楼残址,山门顶上原有关公阁,“0”中被毁。穿过中殿即达清凉寺正院,正殿称“七佛殿”,东西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早年供有“十八罗汉朝观音”和“十殿阎王拜地藏”,由此可推知中殿原为“四大天王拜弥勒”,显然是明清代佛教祀奉格局。七佛殿年久失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保0》刚刚颁布,大殿已岌岌可危,殿顶多处见天,后壁将倾,西半部

军寨风水寺

军寨风水寺位于平遥县卜宜乡军寨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胡财神庙

东胡财神庙位于平遥县卜宜乡东胡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家滩关帝庙

梁家滩关帝庙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梁家滩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村虸蝗庙

武村虸蝗庙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村李氏宗祠

武村李氏宗祠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卜宜西方寺遗址

西卜宜西方寺遗址位于平遥县卜宜乡西卜宜村,年代为隋,类别为古遗址。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泉增添寺

林泉增添寺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林泉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泉先师庙

林泉先师庙位于平遥县卜宜乡林泉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平遥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卜宜先师庙

东卜宜先师庙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卜宜乡东卜宜村,年代为明至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东卜宜先师庙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