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韩村,位于南位镇西北,西邻南市镇余村,东倚固显村,北与店张街道办事处陈阡村接壤,南和南韩村连畔,村由(北韩村、北韩寨子)两个自然村组成,辖4个村民小组,285户,1134人,村民以张、王、刘、冯姓居多。土地1905亩。该村以养殖业、粮食种植、果业生产业为主导产业。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据村中老人回忆,村北原有一庙,称三司庙或三清庙,1953年被拆毁,在拆毁佛像时,从佛像肚子里发现历书一本,上面明确记载,三司庙建于明万历三年。在历史的更迭、时代变迁中,北韩村和县境其它村落一样,历经了历朝历代的起始兴衰,天灾人祸。先后经受了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十二日的华州大地震,烈度11度。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兴平大旱,和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关中“年馑”特大旱灾,当时本县灾民13万有余,占全县总人口的73.7%,饿死者有3万,逃荒异乡者甚多。北韩村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关中“年馑”之后,全村人口锐减,仅余400多人。
解放后,北韩村同县域其它村庄一样,历经了土改,拉牛建社,农业合作化,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兴修水利,一平三端,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包产到户,直至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956年合作化时,南市镇的余村、杨村、申都村、北韩村合并为三韩余杨生产大队,1961年分队时,建南位乡北韩生产大队,1968年,文化革命中,更名为南位公社北韩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北韩村。
村民以张姓为主,有个别人姓王、刘、南。其中张氏是山西大槐树移居而来,其余姓氏来源不详。
行政隶属演变:1961年以前北韩村与余村、阳村、申都村合称为三韩乡余阳大队。1961年北韩村称为北韩大队归南位乡人民政府管辖,1973年北韩大队撤销大队称谓,更名为北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