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位于阳谷县城南寿张镇的沙河崖村,1947年,-司令员和-政委正是在这里,指挥着十二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黄河防线土崩瓦解,吹响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的号角。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共分为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渡河广场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三部分。指挥部旧址真实再现了当年刘邓两位-在沙河崖指挥作战和艰苦生活的场景。渡河广场设计为两阶式,代表着刘邓两位-曾来这里居住过两次,广场中央是按照1:1的比例采用花岗岩制作的人物雕像,展现的刘邓两位-站在船只上带领战士们渡河的情景,雕像连底座共高4.763米,代表着刘邓两位-在1947年6月30日率部队强渡黄河天险。纪念馆主要包括
阳谷县烈士祠位于阳谷县寿张镇北门村。烈士祠正门朝西,采用牌坊式建筑,宏伟壮观,正上方正楷横书“英烈千秋”四个金黄大字。迎壁牌坊上 书-写着毛泽东同志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北是通往纪念堂通道,中间拾级而上,两侧栽植有青柏、万年青等。纪念堂设在祠内北端至高点,坐北朝南,现代建筑,水泥结构,庄严肃穆。纪念堂门厅正上方横书“丹血照汗青”五个金光大字,门厅两侧分别书写“捐躯报国”、“鞠躬尽瘁”。纪念堂内,北侧矗立着17座纪念碑,上面用正楷铭刻着607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英名,其中,现属阳谷县籍烈士166名,台前、梁山两县籍烈士441名。堂内东侧安放着21名解放后牺牲的烈士骨灰。阳谷县烈士祠始建于1948年4月,19
沙河崖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位于阳谷县寿张镇,年代为1947年。2013年10月10日,沙河崖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庙龙山文化遗址位于阳谷县寿张镇八里庙村,年代为龙山文化,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八里庙龙山文化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台汉墓群遗址年代为汉,位于阳谷寿张镇南台村。1983年3月16日,南台汉墓群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公(大年)祠年代为明,位于阳谷寿张镇东街。2004.9.19,王公(大年)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殷云霄墓位于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1999年4月,殷云霄墓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庄古槐年代为明,位于阳谷四棚乡潘庄。2000年7月3日,潘庄古槐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代名将王彦章故里碑年代为五代,位于阳谷寿张镇寿张东关。1983年3月16日,五代名将王彦章故里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