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菏泽市 > 鄄城县 > 彭楼镇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概况

[移动版]

彭楼镇位于鄄城县之南,居雷泽湖畔,是中国绿色药都。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7.2万亩耕地,7.1万人。近年来,彭楼镇坚持以“开放、超前、创新、务实”的思维谋划全局,全镇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彭楼镇历史悠久。汉、西晋、北魏为济阴郡成阳县地,隋、唐、宋为雷泽县地,金为大名府雷泽县地,金贞元二年(786年)降雷泽为镇,并入濮州鄄城县。明洪武年间由于氏建村,因是濮州第五个有围寨的村庄,故名第五寨。清乾隆年间,彭氏三世祖兄弟2人自濮州城内移居此地,营建庐舍楼台100座,遂改村名为彭楼。1928年为濮县彭楼区,1949年先后为十二区、十区,1978年建立彭楼公社,1983年社改乡,2002年10月撤乡设镇。

彭楼镇是虞舜诞生之地。舜生之姚墟在今彭楼镇舜城集附近一带。虞舜诞生地,首见于《孟子?离娄章》:“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战国时期《竹书纪年》载:“生舜于姚墟。”东汉应劭在《地理志》注释中说:“姚墟与雷泽近,后世称为姚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生舜于姚墟。”唐李泰《括地志》指出:“姚墟在濮州雷泽东十三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姚城在雷泽东十三里,即姚墟。”明高士英修《濮州志》载:“今濮州历山下有姚城。”清宣统《濮州志》亦标出姚墟在濮州东南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认为,伏羲族是东夷民族,活动的中心在今山东和豫东一带。当时山东还是水乡,泰山、沂蒙山如水中岛屿,菏泽位于鲁西南,与豫东为邻,应为东夷之腹地。《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人也。”又指出舜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历山、雷泽及其周围。舜是孝子,这些地点不会离家太远。《隋书?地理志》:“兖州于《禹贡》为河、济之地,淮之星次,本冀州之域。”与范文澜东夷之说吻合,即孟轲、司马迁所指为同一区域(今菏泽一带)。唐苏鹗《苏氏演义》:“舜生于诸冯之姚墟。”清乾隆《曹州府志》:“生舜于诸冯之姚墟,在濮州。”其图考并标出姚墟在曹州东北境,在濮州东南境,在历山、雷泽附近,正是今鄄城彭楼镇一带。

全镇标准畜存栏量达10万头,蛋鸡、肉鸡、鲁西南黄牛等各类养殖专业村22个,专业户2000余户,年创产值近亿元。木材蓄积量16万立方米,是全县重要的桐粮间作基地。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壮大。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主要地产优质品种有黄芪、红花、白芷、板兰根、金银花、丹参、白芍、半夏等30余个,其中鄄白芍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和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水利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沟渠纵横且拥有十余公里长、500米宽、环境优美的天然河——大沙河。全镇水产开发总面积6000亩,其中,占地4000余亩的王集村雷泽湖水库,现已成为鄄城县旅游开发景区之一,每逢夏季,一望无际的王集村雷泽湖水库,长堤绵绵,碧水粼粼,霞光普照,浮光跃金,成为旅游、游泳、垂钓等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