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武县志》和古碑文载是古汶水乃古菏水一支流,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创、党、吕三氏傍河建村,后成集,故名汶上集,有“先有创党二家,后有草坡吕家”的传说。
夏商时期本镇属三朡国古都所在地,周初属古郜国后入宋,汉属秺侯国,三国属魏,北宋属永昌郡,唐时属戴州,五代至金属单州成武,元代属曹州,明代属兖州府成武县,清代属济宁府曹州成武县。
1911年属山东济宁道成武所辖二十三集之一。
1935年属成武县第六区。
抗日战争时期,本镇被日伪占领,属伪山东省巨野县管辖。
1942年9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在此建立汶上集区,属巨野抗日县政府。
1946年3月属巨南县,1949年8月巨南县撤销,汶上集区划归成武,属成武县第六区管辖。
1950年在该集设平原省成武县汶上集乡。
1952年平原省撤销,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
1953年7月湖西专区撤销,改属菏泽专区成武县第六区,驻地汶上集,辖17个乡。
1958年菏泽专区撤销,划归济宁专区。
秋,初撤区并乡时,划出秦田庄、马海、等13个大队归玉帝庙。
撤区后,汶上集改为乡。
1958年秋,成立汶上集(七一)人民公社,辖35个大队,74个自然村。
1959年恢复菏泽专区,成武县汶上集镇随属。
1962年初至1978年底,汶上集是成武县10处公社之一,1979年公社体制变动时,将燕庄、邱海、孙庄、丁楼自然村划归宝峰公社。
1981年12月所有公社分别改为乡或镇。
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汶上集镇,又将本镇的徐庄、水路店等15个大队,24个自然村划归徐庄乡。
1988年5月,徐庄乡撤销,又并入本镇,大队改建成37个行政村。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宝峰乡划归汶上集镇,至此汶上集镇辖63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