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马埃谷地自然保护区
  马埃谷地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195公顷,是政府专门开辟的植物保护区。保护区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4000多棵海椰子树,高达数米,最高的有30米,树上生长的椰子每个重10~2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此外,这里生长着塞舌尔群岛特有的6种棕榈树,以及普拉斯林国家公园特有的30种植物,濒临灭绝的植物是塞舌尔落羽杉。在岩石和更开阔的地区生长着当地特有的苔草,河谷边缘较干旱的山区由于先前的毁林和森林火灾造成土壤侵蚀。这里还有很多动物,有些是专门寄生在棕榈树叶上的动物,如褐色蜗牛、黑蜗牛,其他还有绿壁虎、金壁虎、塞舌尔家养蛇、塞舌尔狼蛇、黑蛇、蓝鸽、金丝燕、蝙蝠等。最有名的鸟类有黑鹦鹉,只限于…[详细]
孟达自然保护区
  孟达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循化县孟达山区,地处自治县西倾山东端,黄河积石峡南岸。该山地属当蕊山——五台山区,恰好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陇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势基本呈南北走向。总面积17290公顷,海拔在1780——3356米之间,是一个山高沟深,树大林密,植物繁多,风景优美的原始自然林区。在海拔2504米的木厂沟中部,有一处奇特迷人,久负盛名的高原明珠——孟达天池。保护区素有高原“西双版纳”的美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温和湿润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壤条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根据1982年初步考察,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90科,占全省的80%;296属,占全省的65…[详细]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
  介 绍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1113hm²,其中核心区面积10543hm²,缓冲区面积10522hm²,实验区面积5548hm²。 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1994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区内有黑叶猴76群736只。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居全国之冠。 交 通 位于黔东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距县城仅24公里,可乘船前往,也可乘船经由乌江到思渠或供渡起岸。由…[详细]
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三市州的康乐、临潭、卓尼、渭源、临洮五县交界处,总面积1169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3.6%。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甘肃东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一级支流——洮河重要的水源林、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基地,也是陇上有名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的故乡。1983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3]350号文批准成立甘肃省莲花山风景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局实行…[详细]
达观山自然保护区
  拉拉山位于桃园县复兴乡东侧与新北市乌来区的交界地带,山间林木茂密高大,身临期间令人心胸开阔,有通达乐观的心境,于是在民国64年8月经台湾省政府易名为达观山。民国75年8月,林务局设立达观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400到1900公尺,面积广达6390公顷,以保护区内珍贵的红桧巨木、山毛榉纯林、青枫等珍贵林木,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北台湾最著名的国有生态旅游胜地之一。达观山森林保护区内动植物品种丰富,育有红桧群、扁柏、青枫、山毛榉、阔叶混合林以及天然林等树种,其中深受关注的是区内的22株神木,其树龄高达500至3000年不等,散布于全长3.7公里的景观步道旁。物种方面,诸如红桧、山毛榉、扁柏、台湾黑熊…[详细]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之一。它成立于1982年4月,占地面积大约1.7万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动物有野马、蒙古野驴、盘羊(盘羊也称马可波罗盘羊)、鹅喉羚等有蹄类野生动物。现有野驴约3000头、鹅喉羚约30000只。野生动物大多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成群结队出来采食饮水,运气好的话中午也可能碰上它们。 这里是我国蒙古野驴的唯一分布区。我国的野驴分蒙古野驴和藏野驴两种,蒙古野驴的体型比家驴大,比藏野驴小,身高约1米2,身长1米7至2米,每年六、七月份0,360天产仔。蒙古野驴有三个独特的习性,第一个是在0期每群野驴中只有一只公驴拥有0权,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其它打擂…[详细]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南面,距县城55公里,东经94度11分-94度15分,北纬39度05分-39度09分,面积8.5平方公里。小苏干湖与大苏干湖相距约20公里,是一个具有出口的淡水湖。海拔2807-2808米,水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1-0.6米,最深2米,蓄水0.24亿立方米。小苏干湖水通过齐力克河流向大苏干湖。本区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0.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7.6毫米。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境。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交通: 从酒泉火车站坐旅游公交车到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 10路…[详细]
科尔沁珍禽自然保护区
  科尔沁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科右中旗东部,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为12万公顷,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类保护珍禽白鹳、黑颧、丹顶鹤、白鹤、白鸩鹤、大鸨、金雕等7种;国家二类保护珍禽有27种。保护区内榆树天然次生林、西伯利亚杏灌丛化草原和低湿地草甸植被镶嵌分布,构成了典型的科尔沁草原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450余种,鸟类200余种。保护区北靠兴安盟突泉县,东与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以霍林河为边界,西距科尔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27公里。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科尔沁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栖息在这里的鹤类、鹳类等珍…[详细]
巴尔虎草原黄羊自然保护区
  巴尔虎草原黄羊保护区位于我旗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1′—117°34′,北纬47°40′—48°36′。总面积为6580.1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我国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羊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黄羊是栖息在欧亚大陆的一种特有野生物种,巴尔虎草原黄羊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属于干丘陵草原,是黄羊生存的最好的栖息地,是黄羊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分布数量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每到秋、冬季,在保护区内就可以看到一群群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黄羊群,是非常壮观的景色,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专家来此地游览、观赏。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十分优…[详细]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境内,总面积81800公顷。保护区于1985年经原灵武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自治区级,是一个以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本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的西南隅,南接黄土生陵区,地貌属于丘陵地带,分为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150-1650米之间。区内荒漠植被保存良好,尤其是中部核心区内分布的以柠条为主的1.7万公顷天然荒漠灌木群落,是国内面积最大最集中的特有类型,北部核心区内2万公顷以猫头刺为主的天然荒漠草原群落,也是国内已建保护区中最大的一处。区内已知高等植物有49科149属262种,已知脊椎动物有22目45科11…[详细]